红楼之林氏有好女+番外(146)

作者:叶鹂声 阅读记录

能够供得起这样大的用量,贾琏觉得,还是因为这个地方有一个小铜矿。

至于偷工减料的原因也很简单,一是平安州的技术不够,二是王子腾刚来过没多久,那些铸造钱范的人也不能弄出太大动静来,开采时不敢声张,就只能在用料上找补回来了。

贾琏也曾经派人去打探过,摸准了铜矿和钱厂的位置,也没声张,偷偷写了信给上头递过去了,他现在有时候还帮平安州节度使联络一下京里的勋贵,时不时还帮人家打探些消息,因此平安州节度使也不太管他跟京里的书信往来。

不过这些事,上皇就无从得知了,他也只能看着眼面前这点东西发愁。

好在,很快就有别的事来解救他了。

“启禀皇上,慎刑司那边给了答复,说甄嫔已经招了,那西洋钟是京里甄家拆碎了之后,夹带在孝敬甄嫔的玩意儿里送进去的,甄嫔手里的如蓝对西洋玩意儿很有一套,是她接到零件之后,在甄嫔宫里重新组装起来的。”

皇上听了这个禀告,倒是点了点头:“朕猜也得是这么回事,西洋钟那么大的玩意儿,要说是整个儿夹带进来的,宫里的守备也未免太废物了些。”

上皇沉吟片刻,眉头深锁:“甄家,何时有了这么多懂西洋玩意儿的人了?”

如蓝是甄嫔十几年前入宫时就带在身边的人,而甄家竟还有懂西洋器械的人,提到西洋玩意儿,上皇就不由得想到西洋的手铳,虽然本朝也有枪炮一类的火器,可是西洋火铳的大小和威力还是让上皇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如果甄家精通西洋器械的人已经多到甄嫔带进宫都不可惜的地步,那么他们私下里又能造出些什么来?

而平安州这边,已经按捺不住自己的小心思了,现在的铜矿虽然还只是在铸钱,但只要有心,铸些别的什么出来,也不是不可能吧!

虽然注意的地方不同,但皇上和上皇此时的心思倒是难得重合了———甄家,怕是不能再留了!

话虽如此,一时间也不知道从哪里下手。

甄嫔只是甄家的一个小角色,真正重要的人,甄家是不会送进宫里来的,十几年前义忠亲王的事,算是给了甄家一记沉重的打击。

身为甄老太太嫡出独女的甄王妃,非但没能成功劝动义忠亲王造反,反而在义忠亲王被逼自尽后殉情而亡了。

自那以后,甄家就再没送过嫡系一脉的姑娘进宫,无论是宫里的甄嫔,还是王子腾的夫人甄氏,其实都是旁支的姑娘。

这样做,一方面是嫡系怀着死道友不死贫道的心思,另一方面也是为了避祸,旁支犯了错,没有牵连到主家的道理,大不了把旁支逐出族谱就是了。

也正因如此,皇上对甄家一时间还真无从下手,迟迟没有将林如海调回京城也是因为这个———京城倒是不缺可用的人,但在江淮一代,能够守住自己手底下一亩三分地的,也就一个林如海罢了。

甄家当初是真打算跟皇族划江而治的,江南这一带不说是铁桶江山,也不是京城势力能随便插手的,若非如此,就凭甄家如今的实力和做过的那些荒唐事,皇上也不可能容得下他们。

……

在家里过了半个月,林如海的身体已经基本痊愈了,他本来就是突然听说了有个王太医要来,急匆匆扎了自己一刀应付,伤口不深,自然恢复得很快。

至于刺客那边,扬州知府在甄家和林如海的双重压力下,不得已找了个飞贼认罪,林如海也知道以扬州知府的能耐,也只能是这样两不得罪,便也顺水推舟,了结此案。

眼看着林如海身体已经复原了,林黛玉也安下了心来,准备与林家兄妹一道出发回京城了。

虽然此时林家姐妹已经不缺长辈教养,但有林如海的重托在身,姐妹俩还是得启程回京城去。

林如海与扬州知府商量过之后,以护送如帝姬为由,从知府衙门和盐政衙门各派了十个人,护送林家兄妹回京城。

如此大的阵仗,甄家不可能没有收到消息,林如海和林家兄妹也很清楚。

此次出扬州之路,不啻于龙门天堑,但倘若信上说的都是真的,那么这件虎皮就关系到天下大势,绝对不能让甄家再得了去。

中秋一过,林家兄妹便出发回京了,而与此同时,收到消息的甄家也早已在出扬州的官道上设卡拦截,如此一来,林家的车马自然在出扬州州界的地方被拦住了。

林彦玉对此早有准备,厉声道:“你们好大的胆子,连如帝姬的车马都敢拦截,没瞧见两边护送的都是官兵吗!”

甄家为首的人叫甄应孝,也是一个旁支的长子,和现任家主甄应嘉乃是平辈,见林彦玉小小年纪,自然不放在眼里,冷笑道:“我们也是奉甄大人的命令查案,还请如帝姬下车配合公务,不要妨碍官差办案!”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