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和摄政王没有关系(63)

作者:老树青藤 阅读记录

萧锦年当时好奇“滩晒法”,想不通取个盐后果怎么会那么严重。

查了一下后才发现,这种方法取盐,当真是一本万利。产量高,成本低。对在极度缺盐,甚至不靠海和没有盐石地区,只能喝兽类的血和生吃兽类的肉来汲取盐分的原始社会来说,相当于饱受磨难快饿死的了,下一秒突然变成了世界首富。

这步子迈的实在太大了。

萧锦年仔细回忆一下当初查看的资料,按照此法取盐,商屯十分的可行。

在未来,世家会以盐,油,粮等物资做要挟,操控百姓,暗中促使□□,因□□丧命的人丝毫不比因天灾丧命的少。

要是有了足够的盐,世家便没办法再用盐做要挟,还能带动经济,也能让边关将士们有充足的粮食吃……

萧锦年笔尖悬停于纸上,两年的时间可能开垦荒地种不了多少粮食,但两年足够盐商凑出不少的粮食运往边关,有钱能使鬼推磨这话丝毫不假。

而且,海安府若是有了盐业,百姓的日子也会好过一些。

若是朝廷再与盐商合作,在海安府增设码头开通漕运,水路运输发达,相信用不了多久,海安府不会再是人们口中的不毛之地。

萧锦年回过神时,早已把穿越守则忘一边去,满脑子都是在构思着如何弄出海盐,启用盐商行商屯一事。

大瑜靠海的州府不是只有海安府,只是世界线中出现了海安府的长寿县,萧锦年变想着若是能拉一把就好了。而且,他即便是在别的沿海城池晒盐,海安府也是迟早会开始。

可若是如此,那姓王的定不会离开海安府。世家对盐的把持,反而会更进一步。

到那时,他就像是怀着珍宝过闹市的小儿,世家们就是盯着他的豺狼虎豹。

萧锦年揉着太阳穴,心下感叹,这皇帝做的当真是憋屈。

王泗水如今没有犯什么错,萧锦年也找不到借口调任对方。若是等对方任期满离开,要至少一年后。

时间不等人,萧锦年无意识的啃着指甲,有些急躁。他目光落在钱松岳的奏折上,他总算是明白那位前辈为什么在明知不可为时,依旧选择改变。也总算知道,为什么局里会如此严格的要求他们熟记守则,并且每个员工穿越做任务都必须配有系统。

因为人不是机器,哪怕看过许多生死,也不会变成冷漠的机器。系统不仅是他们的“金手指”,更是用来监督他们,不准他们因为感情而犯错的。

萧锦年想明白系统存在的真正意义之后,他已经提笔开始写屯田的一应事由,还有滩晒法的整个过程都详细回忆书写。

天灾他没办法阻挡,人祸他可以预防。

世界线里钱松岳赴死时不屈不折的背影,长寿县饿殍遍野官逼民反的惨剧,在萧锦年精神松懈下来,对这个世界产生了动容的一瞬,尽数浮现脑海。

钱松岳的奏折,那句诚心诚意的祝福,是让萧锦年理性崩塌的稻草。他每天能吃能喝,又玩又闹,让自己不要总是想着世界线里的惨剧,告诉自己那些还没有发生,也和他一个外人没关系。

可看过的东西怎么会那么快遗忘,更别说他为了找寻关于霍烬的消息,有时候每天都要翻看一遍世界线。

终归还是年轻,阅历太少,坚持两个月已经是极限。

作为一个人,萧锦年没办法在明知两年后会爆发各种天灾时,依旧这么眼睁睁的看着,无动于衷,静等天灾来临。

他现在没有系统,等于没有约束。天灾也不是他弄些盐屯些粮食就不会发生的,所以他这也不算改变位面发展。至于皇位,他到时候直接给霍烬,避免位面崩塌。

萧锦年在心里一通乱想,成功的为自己找好借口。

就是这王泗水太过碍眼,得想个办法把人从海安府调走。

一门心思准备搞事的萧锦年一下子忘了时间,小福子来通传的时候,他还在想着怎么把王泗水弄走。

“陛下,您要小人请的几位大人都已经来了。”

萧锦年一愣,这么快!他奏折还没批完呢!面前小山一样的奏折才下去一点尖角。

霍烬要他看的书和练的字还有那十道有的字都看不懂,更不明白问的是什么意思的策问,他动都没动。

天大地大吃饭最大,他就算不吃这顿饭,也完成不了霍烬要他完成的那些事。

萧锦年很快想通,也不再纠结,反正霍烬罚他也就是藏书阁面壁思过罢了。

御花园的凉亭中,摆着一张圆桌。桌子面积不小,能坐七八人,上面摆着一个铜锅。

这铜锅做的很大,构造新奇,竖起来一个圆柱形状,底部有放木炭燃烧的口,烟就从那柱形烟囱里冒出。圆形的锅中有格挡,一半放着菌菇汤,另一半红油油的还有红椒花椒漂浮。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