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华鉴(2668)

作者:晓云 阅读记录

这句话说出来,气氛又莫名紧张。

“大周朝立长立嫡是根本,先帝清楚我的为人品性,不管遇到任何意外,哪怕是天大的事都不会改变我的初衷跟决定,而且此事魏王殿下答应过本军师会退出,你们就无须再做无意义的挣扎。”

温御实在有点儿听不下去,“所以先帝早就预料我们不能成事?”

郁玺良没有说话,他在思考。

一经看向萧彦。

刚刚是一经挑了战旗,这会儿萧彦当仁不让,“那如果本王告诉军师,魏王是先帝血脉,军师作何想?”

“哪个不是先帝血脉?”战幕想都没想反驳一句。

四人默。

气氛一瞬间又变得难以形容。

战幕仿佛意会到什么,“已经到了这个时候,你们还有事瞒着我?”

“除了魏王,都不是先帝血脉。”

彼时一经跟萧彦在御书房下面的密室里与周帝复盘其出身的时候,二人就已经肯定贤妃才是先帝与良太妃亲生女儿,周帝则是程骆与程霍氏的亲生儿子。

虽然没有证据,但不重要。

战幕震惊,“……贤王知道自己在说什么?”

“此事贫僧与温侯可以作证。”一经亦毫不犹豫道。

温御,“所以先帝留下遗诏跟密令给我们,或许有蛊患之因,但想让魏王登基也是实实在在的。”

“不可能!”

就在这时,雅室房门响起。

众人寻声看过去,方见翁怀松从外面走进来。

战幕也诧异,“你怎么来了?”

“军师也不缺我这一张嘴,叫他们加一副碗筷罢。”翁怀松仍然很虚弱,这也是战幕没有叫他过来的原因。

桌前有空座,翁怀松不请自来,又自顾坐下。

“你们说到哪里了?”

第二千零二十七章 先帝的血

待店小二把碗筷送来,雅间房门闭阖。

温御最先开口,“虽然没有证据,但我们相信除了端荣公主,魏王才是先帝留在世上的唯一血脉,皇上以及膝下皇子,皆不是。”

这次温御没怂,事关重大,他们不想看到大周皇族就这么被易了主,改了姓。

战幕仍然在震惊中没有反应过来,“此事非同小可,你们但凡拿不出确凿的证据,就不许胡说!”

“确凿证据在这里。”说话的是翁怀松。

众人视线里,翁怀松从怀里取出一个黑色的密封瓷瓶,无比恭敬且小心翼翼搁到桌案上。

“这是什么?”温御狐疑问道。

“先帝的血。”

翁怀松一语,五人皆露出难以置信的神情。

战幕猛然起身,“你说什么?”

一经也看过去,“翁老,此事……”

“你们也都静下来,听本院令说一说罢。”翁怀松刻意强调了自己的身份。

前御医院院令,那个在良太妃孕期一直伺候在侧的唯一一位御医!

“老朽医术如何,在座诸位也都知晓一二。”翁怀松看着眼前瓷瓶,“以我的医术,那时为良太妃把脉心中多半倾向是个小公主。”

雅室里鸦雀无声,真相呼之欲出。

“后来良太妃出现难产症状,血水被宫女一盆一盆从温室殿里端出来,先帝实在着急,遂叫宫女将良太妃半身以幔帐隔开,老朽这方入殿为良太妃施针,过程中两个稳婆也在努力,后来情况稳定,老朽便从温室殿里离开了。”

没有人打断翁怀松,所有人都想知道真相。

“老朽走出温室殿后就在外面候着,生怕再出意外。”翁怀松回忆当时的情况,“后来老朽听到婴儿啼哭声,紧接着便听先帝在里面急召我进去,良太妃血崩。”

听到这里,众人心都揪起来,“老朽拼尽全力也只保住了良太妃的命,至此良太妃自腰往下毫无知觉,再也不能站起来了……由始至终,我都没看到那个孩子。”

“直到半个月后,老朽在立储当日看到了一个男婴,就是皇上。”

对面,萧彦呵呵,“说了等于没说。”

“老朽一直觉得良太妃肚子里怀的是个小公主,毕竟我医术在那里。”翁怀松不是自吹,事实如此,“于是有次在给先帝医治时,老朽偷了先帝一瓶血。”

“翁怀松,龙血也是你敢随意放的?”战幕怒声喝道。

翁怀松抬头看过去,“当日,宰相鹤柄轩状告贤妃惑乱宫闱,皇上欲滴血验亲诬陷魏王殿下,那时老朽曾带着这瓶血去过大理寺,结果两滴血相融,如果不相融,想必当时真相就能大白。”

战幕恍然想到什么,“那日真是你?”

翁怀松狠狠吁出一口气,“眼下真相就摆在这里,该如何做,你们决定。”

雅室里沉寂下来,温御最先看向战幕,紧接着是郁玺良跟一经,连萧彦都看过来。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