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华鉴(37)

作者:晓云 阅读记录

护国寺始建于旧年历,宣化四年得圣旨翻建,翻建之后护国寺被封国庙,每年冬至日的祭天盛典都会在护国寺举行,排场之大是大周朝最重要的盛会之一。

若非重要时日,官家或是权贵去护国寺不会讲究排场,与百姓同入三殿叩拜,同捐香火钱,没有不同。

相较于护国寺,天慈庵虽然没有护国寺的排场,但这里多受善人追捧,但凡想以钱财救助穷困百姓,亦或有钱却无闲暇时间行善者,皆会把钱财捐到天慈庵。

这里的庵主除了会在皇城内布善施粥,还会组织庵内尼姑定时到周围郡县行善,且在行善时会将写有施主姓名的精美纸笺一并发出去。

受过恩惠的穷苦人,多半会记住恩主姓名,就算不早晚为其祷告,也都会记在心里感激着。

当然,到天慈庵捐香火钱的并非都是善人,有一些做亏心事,亦或赚黑心钱的人也会把钱捐在这里,用来减轻内心里存的那份负罪感。

温宛昨日给了银蝶五百两一张的银票,嘱咐银蝶今日到天慈庵帮她捐香火钱。

银蝶勤快,天才刚亮便从府里出来,行至朱雀大街随便叫辆拉脚的马车朝城外去。

温宛同样叫了辆马车,徐徐缓缓的跟在后面,不远不近。

天慈庵位于城郊,出皇城东门往西,一柱香的时间。

幸而路上车水马龙,温宛的马车跟在银蝶后面也并不是很显眼。

一路无话。

天慈庵外,温宛看到银蝶随人流涌入庵堂时下车,给了车夫二两银子打发走,而后亦随人群跟进去。

天慈庵位于浮玉山脚下,庵内铺着大块拼接的石板,顺着幽幽的石板往上走,两侧开着各种野花,那一丛一簇在阳光下迎风怒放,阵阵花香让人沉醉,流连忘返。

走在石板上,往来香客不时可以听到啾啾鸟鸣,看到庵内树上跳来跳去的松鼠,眼前场景让人惬意非常。

温宛无心观赏美景,视线锁定的位置,银蝶竟然没有赶去供奉佛祖的前殿,直接绕向后殿。

看着那抹身影消失的方向,温宛挽纱遮面,随之而去。

天慈庵前殿殿内设有三座神龛,殿外设香炉。

一般来说,香客烧香拜神之后直接到殿内功德簿写下捐赠人的名字跟额度,再把钱塞到功德箱内即可。

后殿则设茶室、静室、斋室跟住室等,供香客享用斋饭及留宿。

银蝶未去前殿把五百两银子塞进功德箱,反而去了后殿,温宛不用想也知道这里面有见不得人的猫腻。

果然,她还未行至后殿,远远便瞧见银蝶与一个小尼姑藏在一棵参天古树的后面。

巧在古树旁边有一座经文碑,温宛不动声色走过去,刚好的距离,足够她听清银蝶与那小尼姑的对话。

“老规矩,见面分一半,你二百五十两,我二百五十两。”银蝶将怀揣的银票毫无顾忌交到对面法号慧觉的小尼姑手里。

小尼姑也没含糊,直接从素袍里拿出二百五十两银票递过来,“这次大姑娘又没来?”

“她那么忙,哪有时间来!再说她就是想来我也不能叫她来呀!”

银蝶一口一个‘她’字,听的温宛心头寒凉。

“放心,就算大姑娘来了,要查功德簿也没问题,记账簿的老尼姑那儿我每次都给她五十两,这算起来啊,你拿的最多。”

慧觉收起银票,随手自素袍里取出一个护身符,“这护身符要是卖,还得二钱银子呢。”

第二十九章 你不难受么

银蝶接过护身符,随意揣进袖兜,冷笑两声。

“是能卖二钱银子,能卖二百两么!”

慧觉堆笑,“自是不能。”

“一个月两天,你净赚四百两银子,还有什么比这更快的生意!”银蝶挺了挺身子,神色多出几分自以为的高贵,“这算起来,我们家大姑娘打从去年开始捐香火钱,这会儿足足一整年,你赚多少!”

“我这还不是托银蝶姑娘的福。”

慧觉虽是天慈庵的小尼姑,可也是阅人无数,她瞧出银蝶眼底那份施舍跟嫌弃,微微一笑,“过往这天慈庵也不是没见过像银蝶姑娘这种私吞香火钱的丫鬟,可像姑娘这么大胆的就少见,这是叫贫尼给撞了大运,若当初姑娘找的是别人,怕早就被温县主给发现了呢。”

银蝶也不是傻子,脸上那股清冷贵气顿时消散,扯了扯唇,“这是你好我好大家好的事儿,我既是找你,断不会再去找别人,肥水不流外人田。”

“多谢银蝶姑娘!时候还早,姑娘且四处转转,贫尼就先过去忙了。”慧觉单掌竖起,施礼后转身离开。

银蝶也没太把慧觉搁在心上,她敢揭发自己,自己就敢揭发她,互有把柄,谁也别想坑谁。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