炮灰真少爷科举升官日常(250)

作者:折秋簪花 阅读记录

之后,长宁公主更是将这些庄子请人整体修建了一通,整体取名为岁华园,其余大小温泉庄子各有其名,且里面的造景、设计都各有特色,堪称一绝。

可以说,若是要将所有庄子的景色都欣赏一遍,那也需要一个月。

更不必提长宁公主还推出的各色经过调配,具有各种功效的温泉水,以及泡温泉前的自采自摘的活动。

等热乎乎的温泉泡出来后,正好可以品尝到自己亲手摘到的蔬菜的滋味,一时惹的京中权贵青睐有加。就连原本京城老牌权贵聚会场所的荟英园都要退避三舍。

而也正是因此,岁华园的入园请帖一直供不应求,而在其他权贵的多次要求之下,长宁公主不得不再开新园。

但也因此,长宁公主不得不安抚一二。

而这场秋蟹宴,便是长宁公主定下的时间。

凡是被邀请前来参加秋蟹宴的权贵,皆可以在新园建成后提前入园体验。

长宁公主这一手一出,这才安抚下了那些焦躁不满的权贵。

徐瑾瑜听了整件事情的始末之后,不由微微扬眉,没想到仅仅小一年的的时间,长宁公主便已经逐渐成为了一个合格的商人。

这些权贵之所以焦躁不满,不过是是因为京中权贵多如牛毛,别人有的自己没有,那面子上过不去。

长宁公主自己亲自出面允诺,看似是给足了他们面子,可实则也提前为自己不知人气的新园攒了一波人气。

诚然,这里面有长宁公主身份之故,但更多的,还是得是长宁公主安排的巧妙。

毕竟,能让这么多权贵心满意足,安安心心的等候,也是长宁公主的本事。

等长宁公主说完了正事之后,秋蟹宴正式开始,长宁公主本欲请徐瑾瑜一家人上座,但徐母头一次面对这样的大场面,心里还是有些胆战心惊,于是小声的和长宁公主说了几句,遂捡了一个不显眼的位置坐了下来。

徐母自己或许都不知道,她如今那气度做派早就已非当年。

加之近一年来,宫里、长宁公主等送来的珍贵的绫罗绸缎数不胜数,这会儿徐母带着徐老婆子和两个女儿一身华服坐在席间,也是惹的不少人心里偷偷揣测,这得是什么身份的贵人。

可又因徐母特意捡了不愿被人打扰的座位,身旁还有长宁公主的贴身侍女跟着,其余贵夫人都只敢在心里揣测,可却都未曾前去打扰。

徐母虽然因为心里胆怯,只敢干巴巴的坐在一旁,偶尔喝一点茶水,可是那耳朵却是竖起来,可谓是耳听八方,眼观六路。

与此同时,一旁的夫人们虽然对徐母的身份十分好奇,可是这也不能耽搁她们交换信息的关键差事。

只见一位夫人朝上头看了一眼,等她看到某个空位时,这才撇了撇嘴:

“哎,咱们这些人倒是都没有人家临安候夫人腰杆子硬,那是连长宁公主的帖子都敢放空的。”

“她那人在闺阁里什么样子,你又不是不知道,若是还在文国公府,指不定那眼睛都要长到头顶上去!

也就是临安候是个绣花枕头,不然那临安侯府的宴会都要断不了呢!”

“话说,她这次又是为什么张狂?前头她可是巴巴的派人给长宁公主抵了三,四,有五回帖子了,这回她竟然不来!”

徐母听到临安候夫人这几个字的时候,本来就不准备再听了,可是京中夫人都颇擅说话的艺术,一句话说的徐母的好奇心就被勾了起来,于是她不由看了过去,就连身子也转了过去。

“这位夫人也想听听?那就过来吧,咱们说些女娘家的私房话。”

有人见徐母好奇,立刻示好,而徐母看了一眼自己身旁那长宁公主不放心特意遣过来的侍女,侍女忙低声道:

“您想听,那婢子便扶您过去。”

徐母遂点了点头,这是连枝嬷嬷交给她的第一招,遇事不急躁,不多言,言多必失。

婢子于是扶着徐母款款走了过去,徐母步子不大,这会儿静静坐着一众夫人之中,也不说话也不笑,倒是很唬得住人。

而那示好的夫人也没有想到自己竟然真能将那位神秘的夫人请过来,当下也不管徐母态度如何,讲八卦讲的更起劲儿了。

“那你们可知道咱们这位楚夫人的依仗是什么?”

那位夫人压低了声音,其余夫人看了看周围,急急催促:

“是什么?快说呀,真是急死人了!”

“不会又是她那儿子吧?那楚世子好归好,可是小小年纪就放了大话,也就是早早和苏家女娘定了亲,否则京中正经人家的女娘谁会嫁他?”

“啧,那你是说着了!我听我夫君说,这回那楚世子似乎真想到了一样不得了的东西,叫什么标,什么号的,名字奇奇怪怪,我可记不清。”

“这有什么?连名字都记不住的东西,能有什么用?不会是楚夫人她自个王婆卖瓜自卖自夸吧?”

“我看不像,我儿子回来也说了,那东西在读书人的口中,定定厉害呢!”

“那要是这等厉害东西真是楚世子想到的,宁氏岂不是又要张狂好些日子了?”

“何止呢,可惜,谁让人家有个好儿子呢?这位夫人,你说是不是?”

徐母听到这里,仍觉一阵恍惚,当初她头一次听到那个孩子时,也是这个尊贵有余,可却没有一丁点亲近之意的称呼。

世子。

“我们世子说了,他知道自个身上留着旁人的血,可是生恩哪里比得过养恩?

以后,他只认我们家侯爷和夫人为爹娘,你们啊,就好自为之吧!”

徐母很难想象那个孩子会说出那样冰冷无情的话语,可是那管家还带了一封其亲笔断义信,徐母让人念过,上面的话语虽不锋利,可却伤人心,所以她只将之烧了,就当没有看过。

以后,大郎又被惊的吐血,昏厥,她日日夜夜的照料,也就把这事儿抛之脑后了。

而之后,大郎奇迹般的醒来,可却并没有像那孩子一样奔着富贵而去。

他本该是锦衣华服的侯府郎君,可他却选择长在泥地里,幸好,他现在已经长出了淤泥。

徐母今日想起旧事,心中百味杂陈。

“夫人,夫人?”

徐母抬起头,看向那等着自己问话的夫人,淡淡一笑:

“也不尽然,我觉得我儿子更好。”

徐母说完,随后便颔首致意,退出了夫人们的座谈会,低头品尝着侍女剥好的蟹肉,以及一些蟹黄包,蟹酿橙等其他螃蟹制品。

口中被丰盈充实,喷香可口的蟹肉填满,徐母将方才听到的那些话与蟹肉一起咽尽腹中。

那孩子再好又如何,她只认大郎。

与此同时,徐瑾瑜独自在男宾席的一角剥蟹肉,少年十指白皙纤细,那精致的蟹八件在他手中几乎都要灵活的翻出花儿来。

不多时,一只肥蟹便已经与蟹壳分离的干干净净,取一箸蟹肉,蘸一点姜醋,鲜香弹牙,嫩而不腥。

徐瑾瑜随后又抿了一口姜茶,他如今还在服食还阳丸,螃蟹这等寒凉之物,只适合浅尝辄止罢了。

等一整只蟹用过之后,徐瑾瑜取来一张帕子擦了擦嘴角,又喝了一口清茶清口,随后便听到不远处有人高谈阔论道:

“嘿,这回又要让那楚凌绝得意了!每回提起他,我娘就要絮叨我老久!”

“谁说不是呢?要我说,那什么标点符号有什么用?咱们又用不到,也就是那些读书人才把他捧得高!”

“就是因为读书人推崇,听说临安候夫人又求上了娘家,这不,等朝中的大人们品鉴之后,那楚凌绝只怕要给安排个好差事了!”

“啧,也不知那楚凌绝可还记得自己曾立下豪言壮语,说什么要科举入仕的事儿?”

“人家现在可是读书人的楷模……”

徐瑾瑜听到这里,动作慢慢顿住。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