炮灰真少爷科举升官日常(251)

作者:折秋簪花 阅读记录

楚凌绝?

标点符号?

旁的不说,以他和楚凌绝相处的那短短数月,他虽然有些贪慕荣华,骨子里有着勋贵子弟特有的淡漠,可却并不是一个会行盗窃之举的小人。

徐瑾瑜突然想起,自己已经有一月多未曾回书院了,他曾经让楚凌绝又是可以到书院找他,会不会他曾经找过自己?

想到这里,徐瑾瑜遂起身悄悄退出宴席,请外头的下人告知长宁公主与徐母一声,这便朝东辰书院而去。

等到了书院,这会儿虽然快要开学,可是学子们大都没有来,所以整个书院显得静寂许多。

徐瑾瑜踩着一片落叶上前,门口的小厮难得打了个盹,却被抓了个正着,这会儿红着脸,不好意思的挠了挠头:

“徐学子,还未恭喜您喜得解元,您怎么这个时候来了?”

徐瑾瑜虽然心中有些急切,可也未曾带入语气中,只是温声道:

“这位小哥,不知我不在书院这段日子,可有人前来寻我,或是留信于我?”

小厮脑子还有些懵,想了好一会儿,才一拍脑门:

“哎,是有一个和您岁数差不多的小郎君来过一回,急得跟什么似的,可是您当时去参加乡试了,所以他留下了一封信。”

“那信呢?”

徐瑾瑜没想到楚凌绝还真的来了,不多时,小厮将信递给徐瑾瑜,口中还道:

“那小郎君似乎跟赶时间,写信都没有写几个字就匆匆封口了。”

徐瑾瑜撕开火漆印,只见上面的字迹分外潦草,可是却仍能看出楚凌绝素日字迹的影子。

“哥,信我!”

三个字,几乎力透纸背,可以想象写字之人怀着怎样的心情!

徐瑾瑜看过信纸之后,遂将其收回怀中,冲着小厮道谢,转身离开。

楚凌绝是被逼的。

可究竟是谁逼的他?

徐瑾瑜微微垂下眸子,纤长的睫毛掩住他眸中情绪,他当初一直不理解为什么书中的真少爷就是一个彻头彻尾的炮灰,又如何做了假少爷的垫脚石。

以楚凌绝的性格,他一直觉得第二件事不可能发生。

之前,自己身上的无疾之毒解了头一个疑惑。而这第二个……或许也快要解开了。

而就在徐瑾瑜因为楚凌绝之事思索之际,同样的,远在皇宫之中的成帝也坐在御案之前,一幅沉思之状。

“冯卓啊,朕方才一直在想,是不是朕这些年太过怀柔,以至于那些人都当朕还是当初才亲政之时,那副柔弱可欺的模样?”

成帝的声音缓慢而平淡,可是那隐隐透出来的威压,让冯卓都不由低下了头。

“当初,因为长姐才华出众,他们以长姐女娘之身,有干政之嫌,逼长姐择人下嫁。

长姐不忍朕左右为难,指了当年的探花郎,朕封其为长乐伯,朕当时就在心里发誓,以后定要长姐长乐无极,以度余生。

只是可惜天妒红颜,长姐不幸仙逝,朕追悔不已。长宁和思武是长姐留给朕最后的亲人,他们怎么敢,故技重施?他们怎么敢的?!!”

成帝直接猛的站起身,将桌上的奏折堆掀了个天女散花式的四下飘落。

那些散落的奏折之中,有极大一部分隐隐约约透出了长宁公主的字样。

而成帝脚边的一本,最为清晰:

“越国虽凶悍,可必有所求,其频扰边疆,以至百姓不安,为民心计,臣奏请圣上派使臣与越国和谈。

自古以来,两国联姻,是为大喜,方表诚意,臣以为,长宁公主虽有旧事,可正当妙龄,若能与越国联姻,乃是大功一件,万望圣上恩准。”

字字句句,颇为恳切。

第129章

成帝双手撑在御案前, 红血丝渐渐爬满了眼球,冯卓直接跪在地上:

“圣上息怒!”

“息怒?朕如何息怒?四公七候之中半数都赞同此事,当初父皇让他们来辅佐朕, 可现在他们又做什么?!!”

成帝眸色沉凝,缓缓坐回椅子,可那眸底的墨色却是浓郁的化不开:

“仅仅七个月,我大盛便有六万余儿郎战死,倘若这时候退,越国将如何看待我大盛?岂非俎上鱼肉乎?!”

“这,可圣上户部尚书日前才上奏, 我大盛国库空虚, 若是继续死战只怕会与越国两败俱伤。”

成帝面色微冷, 手指缓缓叩击桌案, 淡淡道:

“张煜这段时间不是一直在密查所有皇庄账册吗?让他来见朕。”

“是。”

冯卓有些摸不透成帝如何想的,遂传张煜前来见驾, 张煜这段时日并不轻松, 这皇庄大大小小不计其数,所有的账册都要重新整理, 对账, 计算盈亏等等一通操作下来, 颇费心神。

是以等成帝再度见到张煜之时,险些都没有认出来人,张煜这会儿瘦的惊人, 颧骨高高耸起, 两颊的肉如同被刀削过一般, 整个人几乎瘦脱了像。

“臣张煜,叩见圣上——”

张煜上前行礼, 整个人瘦的和纸片儿似的,一拜都有种摇摇欲坠之感。

成帝立刻抬了抬手:

“张卿快快请起,冯卓去扶张卿一把,上茶。”

成帝遂关怀的看着张煜:

“张卿这段时日实在辛苦了。”

张煜有些受宠若惊,眼中激动之色溢于言表:

“为圣上效劳,岂敢言苦?臣不苦,臣一点儿都不苦!”

成帝不由一笑,看着张煜的眼神分外柔和:

“此前朕请张卿密查皇庄账本之事,张卿而今可有结果?”

成帝说起正事,张煜立刻便精神了,他正色道:

“若是圣上今日不召见臣,臣过两日也要求见圣上了。皇庄账册之事,臣已经梳理的七七八八,只差奏折整理上奏了。”

“竟是如此?那不知结果如何?”

张煜记性好,且这些账册他都已经经手小一年,这会儿他直接侃侃而谈起来:

“回圣上,据臣密查,您名下共计二十九处皇庄,其中十六处仅做庄田之用,剩余皇庄特设景观、屋宇,可做游玩停歇之地。

这其中,十六处庄田出息自您登基之后,皆被克扣三分之一,按照当时粮价,庄头至今得利约纹银

十万两。”

成帝听到这里,默了一下,那这十六处便已经一百六十万两!

那一百六十万两银子,足够一支十万大军一年半的军饷,若是将其换为物资,也足够十万大军吃用整整半年,顿顿吃饱那种!

而张煜说起正事,很是认真,也不停歇,继续道:

“至于剩余一十三处游玩皇庄,较之当初的静暖园只大不小,因其内豢养奴仆不计其数,用于庄园日常的修缮维护,且庄园账册有虚报,瞒报之习……”

张煜说着,看了一眼成帝,成帝这会儿还沉浸在十六处皇庄吞了自己一百六十万两银子的震惊之中,孰不知张煜接下来的话,才会让他大惊失色。

“臣经过密查发现,其中以仁康庄园贪墨银两最多,至今共五十八万六千七百两,其余二十二处庄园,最少也如静暖园那般贪墨二十万两皇银。

是以,这些银两密密总总,六百一十八万三千七百二十五两银子!”

成帝听到这里,只觉一阵头晕目眩:

“六百余万两白银?”

“正是。”

张煜自己当初算出来这个金额的时候,自己也觉得不可置信。

但圣上登基至今已经二十五载,这些皇庄大多数是先帝在世时留下来的,圣上虽不好奢靡,却也一直保留下来。

只不过,或许正因为圣上一直不理此事,才能让这个庄头在这里啃一口,那个庄头在那里掰一块。

就拿仁康庄园来说,这五十八万两白银听着多,可是平摊到每月,也不过是多出一二百两的事儿。

然而滴水穿石,才有如今这触目惊心的数字!

成帝用了三息时间消化了此事,他深深的看了张煜一眼,郑重道: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