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现代后,我成了学神(51)

作者:江雨声 阅读记录

路乘川也在询问他是否已经拿到了麦田奖的邀请函,并请他今日有空到学校一趟。

麦田奖四年一届,因为它只颁发给年轻数学家这一特性,所以它一贯是数学三大奖里最引人注目的那一个。

今年玉京大学受邀的数学家并不少。

虽然路乘川本人并不在受邀之列,但数院有概率论方向与动力系统方向的两位博导,并一位物院天体物理方向的博士乔联得到了邀请。

这几位里,只有那位天体物理的博士乔联还未到四十岁。收到邀请函时,连他自己都分外惊讶。

“小乔来了。”路乘川看着在门口迟疑的人,笑眯眯地招了招手,“进来坐。你们都到了,就只差长嘉那孩子了。他住得远,估计还要等一等。”

“没事,反正今天我们也没什么事。”那位概率论的博导笑了笑,“小乔是不是物院的老师来着,我好像看过你的论文。”

“冯老师好。”乔联拘谨地说,“我在斯院士手下读博,偶尔会去给本科的学生讲讲大物。”

本校博士给本科讲课,都知道是怎么回事。

冯老师呵呵一笑:“那就是你了。咱们天体物理的乔联。现在攒攒讲课经验,毕业了刚好直接入职。前年你发在《数学新发现》上的那篇M理论研究很有意思。”

“那篇论文我也看过。”动力系统的博导也开了口,“我手下的博士生要有小乔这么机灵,我做梦都得笑醒。”

乔联呆愣愣地一笑,实诚地说:“我也就是有幸得了斯院士的指导。论机灵还是得看景长嘉。”

可景长嘉那种学生,哪里是做梦就能梦来的?

那得老天爷追着赏饭,从天上掉一个下来。

“说到小景,小乔你那个研究方向和小景应该也有话聊。M理论和霍奇猜想关系挺深。”冯老师说,“所以我们小景呢?都到哪儿了?”

话音一落,办公室里几人都听到了一阵极其嘈杂的声音。像是有无数人涌了进来,将数院办公楼团团包围。这种鼎沸声里,还夹杂了一些电器的嗡嗡声。

几人一抬头,就见窗外不知何时飞起了一架无人机,正对着办公室猛拍。

“怎么回事?保安人呢?无人机怎么能在学校里乱飞!”

路乘川猛地起身,拉开办公室大门走到走廊低头一看,就见楼下密密麻麻的人头,无数的摄像镜头与相机闪光灯正对着他们上方猛拍。

一见有人探了头,立刻有人大喊:“景长嘉!景长嘉!”

“景长嘉在吗?”

“景长嘉方便出来接受采访吗?”

“景长嘉!听说你拿到了麦田奖的邀请函,对于麦田奖你是否有信心呢?”

这可是19岁的麦田奖受邀人!

更甚至很有可能在三个月后变成19岁的麦田奖获奖人!

不拿到他的第一手报道,都对不起他们身为媒体人对新闻的敏锐触觉。

数院寥寥的几个保安根本抵不住涌过来的采访大军。要不是一楼大门得刷指纹进入,现在整栋楼估计都会被记者攻陷。

路乘川看得脸都黑了,倒是冯老师一直乐呵呵的:“我们小景确实受欢迎。”

“这哪里是受欢迎,这是要把孩子架在火上烤!”路乘川怒骂一句,摸出手机就打给了学校的保卫科。

没有什么奖项是万无一失的。就是诺贝尔,都还有黑马冒头。越是颁奖在即,越要低调行事才好。

挂掉保卫科的电话,路乘川又给景长嘉播了通电话。

景长嘉接到电话时,空轨刚好抵达玉京大学外面的空轨站。空轨还未到站时,他就已经听了满耳朵自己的名字。

按开手机,屏幕上的弹窗也用黑体大标题写着《我国19岁青年数学家景长嘉,受邀参与麦田奖》。

看清标题的一瞬间,他就立刻将脱下来的围巾系好了。

正在发愁去学校会不会被堵,路教授的电话就来了。

电话那头的路乘川强压怒气,只和蔼地与他说:“学校现在记者太多了,没办法讲事情。你就先回去吧。回头我给你和另外几个受邀的老师拉个群,你们在群里认识一下。也约一下去库贝纳的事情,你第一次出国参加这种会议,最好还是跟着老师们行动。”

景长嘉从不挥霍任何人的好意。他站在空轨站的角落里笑眯眯地与路乘川讲完电话,才脚步一转又回了空轨里。

可回了空轨,他却没打算回家。

在景家餐厅附近的CBD下了车,他穿戴严实的进了一家地下商超,花了整半个小时的时间挑挑拣拣选好了自己的想找的东西后,就拎着一袋子东西去了自家的餐厅。

早上十点,是一个餐厅没有食客,但后厨备餐已经开始忙碌的时间。

景长嘉熟练的绕到后厨,遇见他的服务生正要开口阻止陌生人进入厨房重地,就听见一身厨师服的老板语气欣喜地开口:“嘉嘉,今天怎么过来了?”

“我有点事情想找爸爸帮忙。”

景长嘉笑眯眯地举起了手里的口袋。

第39章

景长嘉从小就很少来家里的餐厅。

一开始景家父母创业时,餐厅只是一个小小的路边摊,他们在那里做铁板烧。火一点、油一烧,烟熏火燎的并不适合小孩。

后来有了门店,一开始也是带着景长嘉的。景长嘉小时候就特别好看,坐在那里就跟个瓷娃娃似得。那时候好多人都与景妈妈说:“要不是你家小孩太漂亮了,我可不进你们店来。”

漂亮又干净的孩子,给人一种这个小小的店铺也漂亮干净的感觉。

但也正是因为太过漂亮,店里正忙时,小小的景长嘉差点在店里被人抱走。从那以后景家父母就将孩子托付给了景家姑姑。

等到生意越做越大,一间小门店变成了一层、两层,乃至现在的三层。景长嘉都很少再来店里了。

景爸爸此时看着他,都有些做梦一样的恍然感。

“这时候怎么过来了?”他有些局促,“你先等等,爸爸换身衣服再出来。”

“别呀爸,这样正好。”景长嘉笑着将手里的东西递给他,“我需要你的帮助。”

景爸爸早就看到了景长嘉手里那一袋子土豆,他原本以为是景长嘉买回家的,结果……?

“做什么的?”

“我今天回了学校一趟。这是我们农学院自己研发改良的新土豆。”景长嘉面色不改地说,“但是我同学说,不知道新土豆做起来怎么样,口感如何,所以我想请你帮帮忙。”

“新土豆?”景爸爸眉头皱了起来。

这土豆怎么看都是超市最常见的品种,口感不面不脆,不管做成什么都还算好吃。

“嗯,新的。他们做土豆免疫病的。敲掉了几个基因,但是不知道会不会影响口感。所以要试试。”景长嘉说,“可我们在学校又不方便,只能来找爸爸你帮忙。”

景爸爸没上过大学,听儿子这么一说,顿时紧张了起来。

“那爸爸要做些什么?要炒好了你再端回学校吗?”

景长嘉麦田奖受邀的新闻发布时,景爸爸早就换好了厨师服开始工作准备,连手机都没带在身上。更别提看新闻。

“不用的。”景长嘉说,“就是希望你能用最简单的烹饪方式,做几个菜。只有一点点的盐和油的那种。”

他当初在京城、在北疆,也教过人该怎么吃土豆。但那时一个人的能力有限,而且他着实不善厨艺。也就只能教大家烤着吃、煮着吃、蒸着吃。更多的也就没了。

今日既然有这么多的空闲,他就想让景爸爸隔空教一教弘朝的老百姓们。

秋收刚过,百姓粮仓富足,又入了冬日,无事可做。恰是研究厨艺的好时候。

弘朝的某些读书人还在为了云中郡王不理他们,朝廷也不理他们,甚至连他们自己都不能统一战线而愤慨不已,势必要写出亮眼檄文,让所有人都站在自己这边时。天上的明瓦却悄无声息的亮了起来。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