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现代后,我成了学神(52)

作者:江雨声 阅读记录

这一次屏幕里的人穿着一身雪白,面目如同上次看鲛人那般看不清楚。

只听云中郡王的声音说:“土豆传入弘朝已三年有余。此三年从最初只在京城与北疆试种,到后来推广到江南、西南、福建等地,均有了不错的收成。是以今日,我便请了位食神来教大家,如何烹饪这一新粮种。”

看着明瓦的人们齐齐一惊。

他们早已知道云中郡王来历不凡,可他到底来历有多么不凡?竟然能请来一位神仙亲自教他们做吃食!

神仙居然会亲自做吃食!灶台这等脏污之地,便是那些读书人都不肯轻易去碰的啊。说的是什么……君子远庖厨。想来这厨房,有身份的人都是不肯碰的。

结果今日,云中郡王居然会请一位神仙来教导他们!

可不是说……云中郡王是个目无法纪,戕害百姓的坏人吗?这样的人,又怎么会注意到百姓的苦处?他又怎么会知道粮食又中了多久?

而且在京城与北疆试种……这不是……

这不都是云中郡王的地界吗?

若非云中郡王,还会有谁想到去北疆种粮食的呢?反正他们平日里,是一点都想不起北疆的。那地方穷山恶水还有鬼风,不是人待的地方。

可偏巧第一批种植的地方,就有北疆。

百姓们心中疑惑不已,却见天上那位食神已经动作飞快地将土豆削皮切片,丢进了沸腾的水中。他们立刻收起注意力,开始全副精神地学习起来。

认字这种事学得不好,可下厨这种事,还有谁不会呢?

甚至那茶楼酒肆里的后厨,都拎着锅铲冲出了厨房,一门心思只想学会土豆的做法。

“云中郡王果真倒行逆施。”钱有道冷哼一声,“你不是想学么?学啊!现在就学!我看看哪家闺秀不学管家女红,去那厨间灶台整日钻营!”

“我当然会学!”钱家妹妹挺直了背脊,“我不仅今日会学,明日、后日乃至日后的无数日子,我都会学!”

“只要是云中郡王说的就是好的,不管是何等污秽之物你都要去钻是吧!”

“哥哥是除了读书,万事不过心。云中郡王可说了,他教的是新粮种的烹饪之法。”

“他说,你便信。”钱有道冷哼一声,“这话你拿去爹娘面前说去,你看他们容不容得了你!”

“哥哥你但凡留意这一点你碗中粮食,就该知道那老神仙烹饪的就是土豆。”钱家妹妹冷声道,“连碗中五谷都分不清来处,便是读书做了官,又如何替天下百姓撑腰!”

钱有道的太阳穴一突突的跳,他猛地扬起手,对上妹妹不服气的目光,又恨恨收回手:“我等着你后悔的那天。”

说罢,他转身就走。

“君子之于禽兽也,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是以君子远庖厨也。”钱家妹妹看着哥哥的背影,冷冷道,“我也等着你反省的那天。”

钱有道猛地停步,他不敢去看妹妹的眼神,只梗着脖子道:“别以为你读了几天的书,就知道书中之意了。”

一语落地,他大步流星地离开院子,回了自己的房中。

即便门窗紧闭,那明瓦上的声音依然清晰地传了进来。

钱有道心中怒火腾烧。

都这样,所有人都这样。只需要听云中郡王几句话,便都跟随在了他身边。他说什么都是对的,他讲什么都是好的!

可自己费心费力做的文章,被山长批驳得一无是处!山长竟然让他降等反省!

钱有道愤愤想,他明明学业进步巨大,今年初升入竹苑后,也得了许多次的夸奖。可仅仅只是批判了云中郡王,就被山长重新打回了菊苑,要求他从基础学起。

凭什么?

他说的话,他写的文章,又有何不对的!

等到晚间用餐,再看见满桌黄色食物,他顿时就坐不住了。

“这东西尚不知好坏,你们便敢端上桌给儿子吃?”钱有道猛地站起身,“便是吃坏了也无所谓是吧!”

“坐下!”钱家父亲罕有如此凌厉的时候,“晚间我听旁人说你与妹妹的争执,我还不信。现在看来,你当真是读书读得不知所谓了!家中父母谁能害了你!”

钱有道憋着气看着他爹。

钱家父亲用筷子敲了敲碗,一阵清脆声里,他开口道:“这东西已经在京中种植了三年。第一年高门大户强着收,收出了天价。你爹我花了大价钱才在京外找着农户收了一些,自己在家中院落里小心培育了那一院子。你在家中住着,从未留过心。那年秋收后,我研究了一些用它做的点心吃食,给咱们家里赚了不少钱。”

他说着叹了口气,才继续开口:“你读书用的雪花纸,用的松烟墨,都是上好的好物件。没了这东西,你根本用不起。可你还觉得,家中把它做给你吃,是在害你。”

钱有道浑身一僵。

他那愁苦的母亲开口想要说些什么,钱家父亲一个眼神就禁止了她说话。这位在市井里打拼了半辈子的父亲抬头看着自己足够高大的儿子。

他曾经觉得这个儿子是他的骄傲。

但他现在觉得,如果再纵容下去,这个儿子会长成他的耻辱。

“这个粮种是云中郡王从海外寻回,千难万难才带回咱们弘朝。也是供起你这一身高昂开销的家中支柱。你既不知反省,也不知感恩,确实不配吃它。”

“滚下去反省!”

钱有道咬紧了牙关,他愤恨地看着桌上的父母妹妹,许久后才一甩袖子,大步回了房。

院中积雪湿滑,他气得根本不看脚下,几步下去突然脚下一滑,整个人栽进了一旁的雪堆中。

“啊——”

钱有道倒在雪中,看着天上再次恢复了安静的明瓦,只觉那明瓦存在一日,他就要倒霉一日。

而相距并不遥远的宫中,有人与他一样的姿势,正看着天上的明瓦。

“陛下,您感受过了,就起来吧。”王公公小心翼翼地说。

“太医不是说我热气重么。”杨以恒躺在雪里,“这般祛火,不是正好。”

“您这样子,身子骨要坏的呀。”王公公轻声说,“这天下百姓还指着您呢。”

杨以恒平静地说:“他们指着我?我看他们是指着景长嘉。”

这话王公公不敢答,杨以恒也不指望他答。

他在雪里躺了半天,只觉得浑身骨头都要僵了。当年嘉哥在北疆,是不是也是这样的感觉?是不是日日都这般冰冷僵硬,所以他去了一次镇抚司狱后,就再也不肯理他了。

“他们都指着景长嘉,我也指着他。”杨以恒说,“他怎么就真的能不理我了呢。”

甚至连教给他的关于土豆的做法,都教给了天下人。

甚至比教他的时候还要细致。

嘉哥,这天下百姓到底还是比我更重要了吗?

天上明瓦寂静,无人能答他的问题。

作者有话要说:

“君子之于禽兽也,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是以君子远庖厨也。”——出自《孟子·梁惠王上》

第40章

景家父母直到店里的客人都走后,才从服务员的闲谈里直到了景长嘉获得邀请的事情。

看着新闻里那人满为患的数学系行政楼,景爸爸顿时想起景长嘉早上说,他回了学校一趟。

他把事情告诉景妈妈,景妈妈顿时坐不住了:“这么多人,嘉嘉不会受伤吧?”

自从景长嘉受了伤,他在亲妈心里就跟个玻璃人一样。更别说现在景长嘉全身骨骼还会时不时的犯疼,景妈妈就更担心了。

她说着话直接拎包起身:“我回去一趟。”

景爸爸也静不下来了:“一起回去。晚上有其他大厨在,不误事。”

两人赶回家时,景长嘉刚练完一套剑法洗了个澡,整个人湿漉漉地从浴室里走了出来。

景妈妈一看就皱眉:“又不擦头发,哪里养成的坏毛病。坐好了我去拿帕子,让你爸给你吹个头。”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