猎户娇妻超旺夫(34)

作者:百里砂 阅读记录

唐时锦立刻道:“对啊,元宵哥就跟我亲哥一样,我拿他当哥的。”

小周氏咳了一声:“妹儿……”

“嫂子,”唐时锦直接道:“我还带着磊哥儿呢,日后还不知如何,我一时不会考虑这些事儿,再说我才多大,别耽误了元宵哥。”

她说的这么直接,小周氏就不好说什么了,只得道:“那行,你是个有主意的,我就不多劝你了。”

她又说了几句,这才起身走了。

唐时锦拿着小挫子,继续打磨做好的竹杯,把那些毛刺刺都磨平。

一抬眼间,却见有人大步走了进来,唐时锦放下杯子迎过去:“炎叔?”

炎柏葳扫眼院中,道:“你们这是在做什么?”

“做杯子去卖,”唐时锦笑道:“一天十文工钱,你要不要来?”

“我就算了,”炎柏葳把手里的锦鸡递过来:“这个送你吃,我的调料啥时候能做出来?”

唐时锦接了过来:“要不你进来吧,我现在给你配,一会儿就成。”

炎柏葳应了一声,就跟了进来。

唐时锦就真的拿了个小盆儿,当着他的面儿,配了起来。

胡椒粉和茱萸粉她都下锅干炒过,放一点芝麻炒出香味儿,然后再加酱油蜂蜜之类的配料,配出来非常稠,她拿筷子沾了点尝了尝,就道:“你尝尝行不行?要不要再咸点儿?”

炎柏葳也拿筷子沾了一尝,“可以,就这样!要不你再加些辣椒粉?”

唐时锦应了一声,就加了几勺辣椒粉,然后搅匀了装进竹筒里,炎柏葳笑着收起来:“这样我出去打猎,就方便多了,你放心,我也不白要你的,我回头打着了野鸡兔子,就给你送几只过来。”

唐时锦笑着点头:“那就谢了。”

炎柏葳摆了摆手就走了。

在她看不到的地方,他眉头紧皱。

之前的调料,他确实能尝到味道。

但这次的,却又尝不到了。

是巧合?还是故意的?她故意当着他的面配,是不是察觉到了什么?

同样,在他看不到的地方,唐时锦小松了一口气。

这调料,跟她之前的配比完全一样,唯一的差别就是没有灵泉水。

虽然他要调料,有可能只是凑巧……但这个世界无奇不有,说不定就有人长了个狗鼻子或者奇怪的舌头,尝出了灵泉味儿呢?

所以她一定要谨慎!

古代不比现代,穷人没人权,稍微有点儿小势力,就能把她抓回去严刑拷打……所以一定要小心再小心,捂好金手指!

毕竟没有金手指,她也未必不能发大财,但是暴露金手指,小命就危险了!

幸好,他的表现没什么异常,是她神经过敏想多了,原来他只是觉得好吃而已,她的手艺确实不错,毕竟她从来不亏待自己。

院里几个人,七嘴八舌的追问:“二丫儿,你咋认识他呢?”

“听说这人有点可怕!”

“哦?”唐时锦问:“他怎么可怕了?”

几个人道:“听说他会点功夫!还仗着会功夫抢人家的猎物!还打人!”

“对啊,听说他以前是晌马!可吓人了!”

唐时锦挑了挑眉。

晌马?不像,他没那个气质,他身上完全没有匪气,他给人的感觉,像是……怎么说呢,半个江湖人吧,一只脚门里,一只脚门外,还有些放不下架子似的。

不过她也不在意,就当个八卦听听,还挺好玩儿的。

一伙人越做越熟练,花了四天,就把几百只杯子全做好了。

唐时锦仔细的挑过一圈儿,只挑出来六百多个,然后把余下的几十个不大好的,暂时放家里了。

然后趁着午后,唐时锦把磊哥儿放在贺家,与贺元宵一起赶着驴车去了县城,把杯子卸在了罗家的库房。

第039章 关键时刻掉链子

罗娘子倚在门边儿,手里拿着一把小团扇,一边摇着,一边笑问她:“怎么这么久才过来?”

“三四天也叫久么?”唐时锦笑道:“阿姐莫非是想我了?”

罗娘子轻轻啐了一口:“少跟老娘套近乎!你这小滑头儿,一套近乎就没好事!”

唐时锦笑道:“阿姐怎么能这么冤枉我,这一次,可是你压我的货,不是我压你的帐了……”

两人一边说笑,一边就进了房,唐时锦道:“做了多少了?”

罗娘子道:“你画的头一种,做了四十多个,两个色儿,第二种,也做了三十多个了。”

唐时锦一愣:“怎么这么少?”

罗娘子嗔了她一眼,“虽然我瞧着也是新奇有趣,但只怕不好卖呢!故此……后两天我就没叫她们做。”

唐时锦皱起了眉头,她道:“你怎知不好卖?”

“我试过了啊!”罗娘子道:“我算了一下,头一种的布料,本钱有约摸九十到一百来文,一个熟手一天能做三四个,所以卖二百文就不赔,若能卖上三百文就有的赚……”

唐时锦有些无奈。

她还是高估了这位娘子的魄力,早知道这样,她中间应该过来一趟的。

这种背包,要的是结实耐用,目标客户并非什么富豪,而是平民到小富的书生们,所以用的是葛麻,成本不高,主要是人工,竹杯同样成本不高,但是按她说的,卖三百钱一个,竹杯一百文一个,赚头就太少了。

罗娘子摇着扇子,眼神在她脸上溜了一溜,明明店是她自己的布是她自己的本钱也是她自己的……但不知道为何,一看她这个样子,她心里就有点发虚。

罗娘子就道:“我当然也想多卖些银子嘛!可若是不好卖,做多赔多,新弄的东西,哪有一下子做几百上千的?总该稳妥些才好!”

唐时锦问她:“你刚才说试过了,是怎么试的?”

罗娘子道:“后头不是住着几个读书人么,隔壁有个小厮时常给他们跑腿,我就叫他拿去问了问,只要三百文,他们连看都不看一眼……就算加上竹杯子,也未必好卖的。”

唐时锦道:“隔壁?小饭馆儿?”

罗娘子点了点头。

唐时锦叹了口气。

所以这就是没钱的坏处了,又是刚刚开始,跟人合作,旁人出什么状况都有可能。

唐时锦道:“我问你,现在有一个癞子头乞丐,一身破破烂烂,头顶上流着脓,拿了一盒胭脂过来想卖给你,很便宜,你买不买?”

罗娘子一愣,她道:“哪怕这胭脂再漂亮再精致你都不会买,对不对?在许多酸文假醋的书生眼中,饭馆一身油腻的店小二,还不如你眼中的乞丐!而这个大字不识一个的店小二,居然敢对他们书生的事情指手划脚,还要卖给他们书包,你说他们会不会买?不给钱白送他们都未必要!”

罗娘子都愣住了。

分明是很简单的道理,可是她不说,她完全没察觉到任何不对!

唐时锦道:“自来做读书人的生意最讲究,士农工商,文人们不食嗟来之食不饮盗泉之水,很多在我们看来意义不大的事情,书生们都愿以死坚持,所以想做读书人的生意,最大的忌讳就是,万万不要求他们买。”

罗娘子张了张嘴,不知道该说什么。

唐时锦话锋一转:“不过你的顾虑也有道理,你守着这么大的铺子,这么多人跟着你吃饭,你考虑周全些也是应该的。”

罗娘子绞着袖角没说话。

唐时锦拍了拍她手背,又道:“别急,你先跟我说说,我之前要你打听的事情?”

她上次走的时候,就请她帮忙打听镇上读书人的事情,不管哪方面,不管是谁,沾点儿边的都要。

虽然按部就班的卖,她也自信能卖出去,但要是有捷径可以走,为什么不走呢?

罗娘子叹了口气,就徐徐的道:“县城最大的学堂,是程家学堂,据说里头足有学子一百余人,授业的先生中,有一个姓韩的举人,据说是因为父丧,所以暂时没有再考,就留下来教学生了,这一耽搁就是五年。还有一个姓程的秀才,祖上就是创办程家学堂的人,余下还有一个生员。就是因为有一个举人坐镇,听说还有一点才名,所以这程家学堂,才这么多人的,邻县也有不少来求学的。”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