猎户娇妻超旺夫(365)

作者:百里砂 阅读记录

吴新当时就兴奋了,飞快的跳了起来:“大人!大人我去吧!我老早就想感觉感觉飞上天啥滋味了!”

江护道:“不知为何?”

花晟林道:“师父应该是想借借锦衣卫的势。”

江护也没再多说,然后把事务交待给了下头的千户,花晟林也把擎天破日刀缚上了鹰背。

警天破日刀很重,所以背上刀就不能再搭旁人了,所以江护又指了两个锦衣卫,让他们回头过来,就直接跃上了鹰背。

花晟林道:“江大人,九爷八爷通人性,简单的话都能听懂,你有事直接与他们说就成。”

江护点了点头,海东青便飞了起来。

唐时锦已经在总督府等着了,招呼他先进去用饭,然后喂了海东青一点水,这才进去了。

她本来只是听了一句闲话,没想到叫过吴不争来一问,下头有几个县,告示还没发下去,消息就已经传出来了,县令应下了好几家的也有,下头收好处费的了也有,甚至有的直接找了当地粮行,约定到时放在粮行中高价售出,还有不止一人声称:“多买一些留着吃。”

江护吃着饭,戚曜灵在外头站着,唐时锦低声跟他把事情说了。

她道:“我原本想春风化雨,装个体面人儿,没想到非得逼我用雷霆手段!我告示上写的清清楚楚,粮种难得,不可浪费,说一句到底的话,皇上那儿也不曾吃过半粒,我也只是当时试验的时候尝了尝,全都省着做种不舍得吃,他们也配?”

她自己气了半天:“少不得,要借借锦衣卫的恶名了。”

江护点了点头。

唐时锦道:“你带来的这些人,你能令行禁止的,有多少?”

江护道:“之前那个缺,是柴千源那边的,除了那几百人,其它人都是我带久了的。”

唐时锦点点头:“好,那待事情做起来,每个地方都放上人,盯着他们去做,江护,我不是不相信你,但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所以我也会把我的人放过去,互为监督,我本也不算什么好人,要有人非拆我的台,我也不能轻轻放过。”

第437章 又当又立

江护看了她一眼,静静的道:“你说过‘说自己不是好人的,都是内心的道德准线高。’”

唐时锦顿了一下,倒是笑了:“我也不是什么坏人,只是一个普通人罢了。”

江护道:“为何不单挑一县,更容易管控?”

“我想过的,”唐时锦沉默了一下:“看数量吧,等第一批的数量统计上来,我看看情形,有可能单挑一县来做。”

她越想越烦:“真的讨厌这种事!讨厌这些阎王小鬼!所以真的不喜欢做好人!烦都烦的慌!”

她起身走了。

江宁府下辖上元县、江宁县、溧水县、句容县等八个县,他们现在所在的,就是江宁县。

第二天中午,几个县令就先后赶到。

唐时锦没在总督府请客,特意把请客的地方,放在了一家酒楼。

眼看将到午时,唐时锦就出来了。

她蟒袍玉带,背着擎天破日刀,身边是穿官服的王慎行,身后带着四个锦衣卫,一水儿的飞鱼服绣春刀。

这阵势,一般人连细看都不敢,绝对够轰动了。

几个县令直迎到楼下,也都穿着官袍,落了座,戚曜灵先把圣旨拿出来,叫几个县令看了看,几人施礼不迭。

唐时锦也不叫起,冷冷的道:“叫你们来是为什么,你们可知道?”

几个面面相觑,唐时锦冷笑道:“我奉圣命来此,你们不会以为,我还有闲心请你们喝茶吧??”

不止一个县令抬头看王慎行。

王慎行暗骂蠢蛋,只低头喝茶不说话。

唐时锦冷冷的道:“之前发下去的告示都没看?”

便有一人急施礼道:“下官一接到告示,十分欢喜,立刻就命人抄录数份,通传各处,只等着汇齐了便报上来……”

唐时锦冷笑道:“江浦县令是吧?你倒是反应快,好口才!”

江浦县令察觉到不对,喃喃的道:“过奖,过奖,不敢,不敢当……”

唐时锦道:“你说的这么好听,怎么不顺便说说,你还见了赵家粮行和孙家粮行?那叫个一拍即和相谈甚欢呐,酒都喝了一斤多?”

江浦县令脸刷的一下就白了,一时磕头如捣蒜,连连道:“下官糊涂!下官糊涂!”

唐时锦冷笑看向旁人:“怎么着,还等我一个个的说?”

当时便有一个人又跪下了。

唐时锦扫眼其它人:“呵,怎么着,不见粮行的人,就觉得自己清正廉洁了?好处费收了好几处的,小妾跟前都许了愿,来了既吃?”

江宁县令当时就哆嗦着跪下了。

唐时锦回头坐下的空儿,又有两个人跪下了。

唐时锦慢慢的喝了口茶,转头道:“江大人,我听说我这个黜陟使可以先斩后奏的?”

江必安道:“不必劳烦大人,下官便可效劳。”

当时又跪下两个人。

所以这就是信息的重要了,立威效果杠杠的。

唐时锦眼神扫过那两人,这两人目前没有消息传过来,事实上跪着的也有两人没收到什么消息。

一个是六合县令,据说姓苗,是一个落魄世家的庶子,站的笔直,而且隐隐有些兴奋喜悦似的。

一个是句容县令,看起来也很有那个架势,但手臂紧贴着身体,似乎有点紧张过度。

他是做了自认为做的机密?

还是还没来的及做,所以有恃无恐?

唐时锦微笑道:“说起来,我还顺便查了一下几位大人的口碑,有的人,真是要叫人说一句盛名之下,其实难符……我都想荐他给皇上当影卫,做事这个机密劲儿……”

句容县令腿一软就跪下了。

唐时锦笑了一声,道:“苗县令,你问心无愧?”

“是,”苗县令道:“下官对侯爷期盼已久,计日以俟。”

唐时锦道:“好,那苗县令请坐。”

苗县令拱手道谢,坐下了,唐时锦道:“大家都知,我是一个出身乡野之人,我没什么见识,丁点小事就当大事。我头一趟出来办差,我希望不要有人给我使绊子……你们以前怎么样我不管,这会儿到了我手底下,就都老老实实的,老子的财运,叫你占你才能占,不叫你占你占了,那别怪老子叫你拿命赔!”

苗县令隐隐露出了失望的神色。

似乎发现她与他期盼的不一样。

唐时锦续道:“我话撂这儿了,这新粮每一粒,你们都得给老子种土里,我不管什么水清无鱼,皇上都不舍得吃半粒,你们吃?你们比皇上还高贵?”

众县令无不连连磕头。

唐时锦续道:“我会继续盯着你们的,自认为可以瞒天过海的,可以继续啊!你们放心,一家人总得齐齐整整的,到时老子一定送你们全家人一起上路!”

众人抖如筛糠。

唐时锦续道:“我再跟你们强调一遍,这新粮,与现有的粮食,有极大的不同!一望而知的不同!不可能鱼目混珠!哪家的地在哪里,种出来的粮是什么样子的,看一眼就知道!别把别人都当傻子!”

她直接站起来,带着人就走了。

然后王慎行留下给她唱红脸,表示小孩儿头一回办差,又带着这么大的帽子,正千方百计的想找个人立威呢,我好说歹说才没杀人,诸位千万小心着些,不是我说,算计半天不就是为了一点银子,犯她手里,别说银子了,命都没了,犯的着吗?

当然了,话不可能这么说,但意思大家都明白了,纷纷点头。

比起什么一心为民,这样的说词显然大家更容易相信。

而唐时锦一出来,就叫吴不争去查这个苗县令。

长目飞耳楼毕竟是专门的消息机构,有自己独特的手法,到了下午,就把消息递了进来。

唐时锦一看之下,简直恶心极了,当时就把信纸拍到了桌子上。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