猎户娇妻超旺夫(367)

作者:百里砂 阅读记录

还真没见过,五六七八,听说五皇子都十六了,在皇家就跟个隐形人一样,她一次也没见过。

唐时锦问:“那厂卫很厉害吗?比锦衣卫还厉害吗?”

炎柏葳道:“不及锦衣卫厉害,他们手段脏,名声比较差。”

懂了,怪不得没人说,原来现在的东西厂,还不算厉害,还不及锦衣卫。

唐时锦问:“那他把江护弄出来,是为了什么?”

炎柏葳道:“压制锦衣卫的势力。”

“那你的人安排上了吗?”

炎柏葳笑了一下:“你说呢?”

她就亲了他一口:“棒棒哒!”

他笑的眉眼都弯了。

然后唐时锦就这么叫他搂着,把这边的事情说了一遍。

炎柏葳道:“你想怎么做?”

唐时锦道:“良种这一边,还未签契,我是想着,第一个是限制销售,除留种外,只能以高于市价两成的价格,卖给官府,然后由官府出面,卖给其它地方,叫他们无利可图……第二个,例如插秧一亩地三斤种,就按这个,不能少于多少,否则罚钱,让他们不能拿去吃或者卖。”

她顿了一下,从他身上起来,“我希望他们能明白,这件事情,是一个造福天下的事情,并不是一个发财的良机,也不是江宁府一家的事情。”

炎柏葳点了点头:“完全杜绝不太可能,但是可以尽量限制,你可以把契书让里正、县令全都签字担保,保证上头信息的准确,但凡出事,就施以相应的惩罚,加上你之前的震吓,应该不会出甚么大问题。”

唐时锦点了点头。

他问:“你说那个伪君子怎么了?”

唐时锦道:“哦,他不是要装君子么?我准备招呼几个人,死命的夸他,把他抬的高高的,给他种种好处和便利,捧的他不知道东西南北……让他去承担这伙官员大部分的仇恨,然后叫王慎行配合,押着参他的那些,最后利用完了,把结果一揭,完美。”

炎柏葳失笑道:“厉害。”

她斜眼看他,他道:“真的厉害。”

她哼了一声,道:“可惜六哥不在,小探花也不在,你又不能公开露面。”

“没事,”炎柏葳笑道:“到时候我写了叫旁人拿出来就是了。”

唐时锦呵呵:“那财神传,是你写的吧?”

炎柏葳笑道:“这你也能听的出来?”

她看着天不说话,炎柏葳笑道:“我又写了一折,到封了江南黜陟使为止。一会儿改改,把良种的事情也加进去,放出去叫人说书,也算是造造声势。”

她还是看着天。

他随手捏了捏她腰,唐时锦整个人一弹,迅速捂住嘴,才没发出声音,瞪着他。

他失笑着搂紧:“至于那蚕种,你是想往小处做,还是往大处做?”

也不等她问,他就解释:“你要是只想小打小闹,就按部就班的联络商人,然后养蚕织绸,先得几个皇商……你要是想往大处做,就直接与王慎行商议好了,待头一批织出来之后,如果真的那么好,那么,可以上交内府衙门,比皇商还要进一级。”

他给她解释:“国库财政支持国家运转,内府衙门也有一个财库,支撑宫廷的运转,这样一来,此处会成为内府衙门的钱袋子,地位超然,对王慎行等人来说,未必是好事,但也未必是坏事,全看怎么操作。”

“主要是……如果江南织出了这样的丝绸,却不进上,被人知道了,王慎行这些人,有可能会被参奏,所以将来,迟早会走到这一步,不如直接这边主动做。”

唐时锦道:“但是那样,对民间呢?官府势大之后,会不会对民间织造有影响?”

炎柏葳道:“官府进入这个行业,必定会有利益倾斜,这是难免的。”

唐时锦严肃的道:“那我是不是不该拿出这个?”

“并不是,”炎柏葳道:“江南气候适宜,因而桑蚕遍地,又因桑蚕遍地,成为丝绸之乡,既成丝绸之乡,那么,必然会有长于此道的人,渐渐的脱颖而出……就算没有你这样的良蚕,也会有新的织法,新的色泽花样种种。”

他顿了一下,摸了摸她的头:“所以,你不用想太多,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利用手头的东西,得到更多的好处。”

唐时锦道:“所以?你觉得我现在应该怎么做?”

他道:“你是顶着江南黜陟使的名头过来的,桑蚕也属于农事,你就亮明身份,然后联络商会,然后挑出几家来养,好的做为贡品,再为其中一半申请皇商,这样一来,既不至于被人揪到错处,又不至于像你担心的,官府接手之后霸着好蚕种不往外发,这不是很好?至于你手头那些,等到头一批蚕养出来时,再拿出来也不迟。”

唐时锦点了点头。

然后她就开始盘算。

炎柏葳也不打扰她,就细看桌上的材料和诗文。

然后她认真严肃的思考了半个时辰,忽然扑过来抱着他:“炎柏葳,我想你了。”

他笑着把她搂进怀里:“嗯,我也想你了。”

他举了举那诗:“这人确实有些文才。”

唐时锦道:“不怕人渣,就怕人渣有文化。”

炎柏葳失笑连连:“是。”

两人直闹腾到近子时,唐时锦才把他赶走睡觉,炎柏葳本来就穿着夜行衣,轻飘飘的跃出了围墙,有人迅速长身,向这边追了几步,他已经无影无踪。

江必安皱了皱眉。

他站在原地沉默了半晌,转身回进了院中。

他前脚走,炎柏葳又跃了回来。

他看不清他是谁,但他却看清了他是谁。

所以?唐时锦与江湖人有联络又不是秘密,他为何要守上几个时辰,非得看清楚他是谁?

第440章 洗脑演讲

第二天一大早,两千锦衣卫进了江宁县。

随着锦衣卫的到来,江南官员也从各个渠道得知了各种消息,心情各异。

王慎行帮着把锦衣卫安顿到了卫所,然后又按着唐时锦的要求,挑出来了十几个司吏。

那边唐时锦也叫王四郎拟出了新的契书,并派人快马通知各县,明日卯正(6点)起去县衙签契,每县皆有定额,先到先得,满额为止。

过午时分,锦衣卫已经用过了饭,唐时锦带着徒弟,到了卫所。

江护和戚曜灵已经提前到了,把明日要做的事情,细细的跟他们说了,也强调了不许收受贿赂,不许欺压良民等等。

一见她过来,两人便将人都带了出来,团团围坐在了卫所的空地上。

戚曜灵拿了一个圆桌面出来,直接放在了石制香炉上。

唐时锦仍是蟒袍玉带,一翻身,便俏生生的站了上去。

那石制香炉足有一丈多高,下为极粗的蟠龙柱,上头是圆形的香炉,唐时锦往上一站,确保所有人抬起头就能看清楚她,她也可以轻轻松松的看清他们的表情。

看起来随意,其实是精挑细选的,她当然可以站到卫所城门,或者踏跺上去,但那样就离的远了,这年头又没有喇叭,不如这样效果好,洗脑演讲什么的,可以高,但不要远。

听炎柏葳提起厂卫时,她有一种她提前得知了剧情的感觉。

本来她并没打算认真“收伏”这二千锦衣卫的,但现在她却觉得,不收白不收,就算不考虑以后,若能把这二千锦衣卫收伏到如臂使指,那她在江南做什么事情都方便,有底气。

唐时锦站直了,向四周团团拱手:“诸位有礼了!”

锦衣卫渐渐熄声,都抬脸看着她,唐时锦声音清朗,语出惊人:“诸位,我们正在书写历史。”

她顿了一下:“我今年十六岁。六年前,我还是偏僻乡村的小孩子,几乎被亲爹活生生打死,带着六岁幼弟被赶出家门,伤病交加,饥肠辘辘,身上没有半文钱。想必,在那个时候,在坐的诸位就算看到我,也不会多看半眼吧?”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