猎户娇妻超旺夫(412)

作者:百里砂 阅读记录

而且,这三人的爵位,完全是绕着她封的。

为什么说绕着她封呢?

因为江必安是襄靖伯,襄是襄助,靖是使之安定……

而戚曜灵是恭成伯,恭本来就有恭敬恭顺的意思,恭顺有成。

王慎行的安顺侯,安,顺,其意更是一望即知。

估计元盛帝是封了吴皇后的父亲,心有不甘,想把“自己人”也封的高一些,也不知道是在跟谁较劲。

但不管怎么样,他们得了实惠,大实惠!

连王慎行这么城府深的人,都笑的合不拢嘴。

还有一件事情,叫唐时锦吃惊,来宣旨的,居然是汪忠言。

接了旨意,唐时锦便笑道:“怎么还劳动了总管大人的大驾?”

汪忠言连称不敢,一边笑道:“恭喜国公爷,是奴才想来瞧瞧这江南,故此特跟万岁爷讨了这个差使的!”

唐时锦一听就知道有事儿:“那总管大人不如到舍下多住几日,尝尝江南的美食。”

汪忠言笑道:“本来给皇上办差,是该紧着回去的,但奴才这一路上还真有些水土不服,还得劳动国公爷帮着请个大夫。”

唐时锦立刻道:“总管大人怎不早说,灵儿快去请大夫。”

她向王慎行打了一个眼色,王慎行立刻道:“国公爷和总管大人且去,下官这儿还有些事情缠手,只怕要耽搁一会儿。”一边连连告罪。

唐时锦说了声无妨,就带着汪忠言一行人回去了。

进了家门,把下人都打发下去,汪忠言立刻向她施礼。

唐时锦赶紧把人扶了起来:“总管大人千万不必多礼,有事尽管说。”

汪忠言也没多耽误,小声道:“皇上前些日子问起炎世子,我便趁机讨了这个差使,说要来试探一下国公爷。”

唐时锦当然不会跟他说实话,只缓缓道,“我与炎世子早就已经结束了,茂州之后我们便是陌生人了。我这个身份,终生都不会嫁娶,总管大人放心,总管大人可以说我喜好少年什么的,全都无所谓的……但,”她叹了口气:“总归是认识一场,总管大人倒也不必,咳,也不必为难他。”

汪忠言自觉得明白了,点了点头,也不追问。

他续道:“国公爷,我有两件事情相求,一件事,有一女子怀着身孕,还请国公爷帮忙照顾,汪忠言感激不尽。”

唐时锦秒懂:“好。”

汪忠言从袖中取了一个地址给她,又给了她半枚玉佩,道:“她耳后有一豆粒大小的红痣,在这处。”

他比了比。

唐时锦道:“总管大人放心,我一定妥善照应。”

“另一件事,”他略抬头,指了指自己:“我这……渐渐的有些不妥了,不知国公爷有没有办法?”

唐时锦愣了愣,才看到他的喉结已经有些凸起,下巴上也冒出了胡茬,不由得一愣。

然后她立刻道:“我晚上叫人去接我徒弟来,让他给你瞧瞧。”

汪忠言点了点头:“多谢。我只能待一日。”

唐时锦道:“明白。”

两人快速的说完了最重要的事情,下人也送了茶进来,然后两人各自向后一坐,笑容满面的聊了起来。

汪忠言要托付孩子,自然是全心示好,唐时锦也得已把最近的八卦都听了个全的……据说还是赵阁老提起来,说各商家都求着唐时锦掺份子,所以皇上才被说动,给了食邑的。

而且,也果然不出他们所料,元盛帝不止一次,不止对一人,说起了唐时锦做的那个梦。

晚上奚渊穆被接了过来,给他把了脉。

简单来说就是一句话,要恢复功能,外貌上就难免要有一些改变,想不改变,只能中止功能,是没有办法单改外貌的。

汪忠言显然十分失望,但也并没有失态。

这一位也是个狠人,很快就做了决定,让奚渊穆给配了药。

唐时锦想了想,退出去叫人去药店,回来就配了一款漂胡剂出来,拿去给他:“这个平时涂一涂,会把胡茬的颜色变浅,变软,不容易看出来,至于喉结,我叫人给你粘个假皮上去吧,平时不用力搓洗不会掉的,多撑个一年半载,等孩子生出来再说。”

汪忠言连连拱手,感激不尽。

所以他就说么,这一位实在是聪明,做事周到。

他虽然看上去是有了后,但如今孩子还在肚子里,谁知道是男是女?

但凡能拖一阵子,哪怕费点儿事呢!

然后唐时锦叫了戚曜灵过来,给他脖子上,粘上了一层皮……打眼一看,就像是胖到皮肤松弛的那一种,因为要长期戴,直接用了最好的胶,哪怕用酒浸都不容易撕下来。

但是下巴,因为经常动,而且皮紧,就不太容易做假。

汪忠言对着镜子仔细的照了照,想找接缝都找不到。

汪忠言一时喜出望外。

唐时锦道:“若有急事,你就想办法通知沈一意,他会找到我的。”

汪忠言笑着连连谢了。

第495章 抢我的银子和徒弟

汪忠言婉拒了江南官员的宴请,第二天一早就走了。

这么一来,不提别人,王慎行肯定能看出他们两人早有交情。

他知道了,王阁老肯定也会知道,但这两人都是聪明人,倒是不怕他们会泄露。

他们前脚一走,唐时锦立刻就派了花晟林和司顾菟出去,准备把汪忠言那一位,直接放到东山。

东山整座山都是她的,到时给她个小院儿,请上几个下人,再来几个护院,平时有老王爷的私卫照应着,很安全,也不起眼儿。

另外,元盛帝也说了新粮的处理。

可能因为心虚,他这一次难得的大公无私,表示宫里和都城的粮,只需减半送上,其它都送之前的稻米,省下来的都留做种子。

于是他们就按着这个,只送了半数。

毕竟,怎么说呢,送再少,也不会短了宫里的。

同时也不会短了有用的那一拨人的,所以一半就一半,完全没有必要多送。

而且,因为新粮这个功,已经很大了,新蚕种的事情,他们就暂且没有往上报。

新蚕也是一桩大喜事,但是放在新粮后头就不起眼了,不如再等好机会再说。

说起来虽然容易,但这些事情做起来,十天半个月也干不完。

到了这时候,韩流光这种人的好处就体现出来了,直接交给他去做,然后把手下派去协助他,他就会兢兢业业的做好,很叫人放心。

大热天的,唐时锦一点心理负担也没有,自己回家躲懒了。

她想起来问炎柏葳:“你干嘛了?皇上怎么会问起你?”

炎柏葳道:“我倒是真干了些事儿,但是要传到他那儿,还得有十天半个月的。”

他前几天写了一篇骈文,大意就是看到江南丰收,又听闻炎皇后翻案……有感而发,想起当年在茂州,佳人良友相伴,但如今一错再错,孑然一身,潦倒伤怀……什么的。

唐时锦看了几遍,险些没看哭,写的也忒惨了:“要不要写成这样?”

炎柏葳笑着收回来:“别看了。没什么好看的。”

他把文稿扔到一边:“有些事情,就是要有感而发,我如今根本写不出这样的文章,还是把当年的文章翻出来,找了找感觉才能继续写的,我一点都不想回忆那个时候。”

他点了点她脑袋:“但糊弄他足够了,哪方面都足够了。”

唐时锦秒懂。

文人最喜欢从文中辩人,这文章只要能到了元盛帝面前,他就会相信,两人是真的掰了,而且已经没有办法挽回了,因为真的写的很绝望。

另外,处处表露出了,如今他是真的过的惨……相信元盛帝应该很想看看他惨到什么地步。

他越惨,元盛帝就越容易重用他。

毕竟,他现在是“炎世子”,在元盛帝看来,他都给炎皇后翻案了啊,还把她迁回皇陵了啊!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