猎户娇妻超旺夫(418)

作者:百里砂 阅读记录

莫忘初一顿,看了她一眼。

唐时锦也恍然,这个年代,染色固色什么的,都是各织坊的秘密,她这么一问,莫忘初该以为她要抢方子了。

于是摆了摆手,笑道:“我失言了,你这染料还有多少,还能多染吗?”

莫忘初道:“看花样,大概还可以染十匹左右。”

唐时锦直接转头跟余知非道:“你叫个人去金家,要两匹新蚕织的丝绸来。”

余知非急出去吩咐了。

莫忘初道:“莫家织坊,有许多独有的花样,侯爷可有兴趣瞧瞧?”

唐时锦点了点头:“好。”

于是莫忘初就叫人捧了几种出来。

市面上常见的花样,例如对雉、五福等等,都有很多,各织坊大同小异,但她这织坊的花样,却是以花为主,各种花,用色浓烈,满眼烂漫,看上去华美贵气极了,别具特色。

估计是背后没有势力,所以才没能进商会的,也或者是自己低调不想进商会。

唐时锦道:“很好。”

这时候,锦衣卫也把丝绸取了来,莫忘初一摸到手,就不由得面露喜色,细细的摸了几回。

唐时锦道:“你拿去试染一下,不用怕,就按你自己的想法来染,染好了直接带过来找我,我会交待门房的。”

莫忘初喜出望外,急福身道:“是,多谢国公爷!”

唐时锦点了点头,就转身走了。

她又去看了两家织坊,回去之后,就叫长目飞耳楼查了查这姑娘。

这姑娘其实还挺惨的,她将满十五的时候,母亲去世了,她在家守了三年孝,照顾着两岁的幼弟,出了孝已经是老姑娘了,还没议亲呢,父亲又去世了。

于是这姑娘只能守着诺大的家业,照顾着弟弟,一耽搁又是三年。

到了这个年龄,看上她的都是图家业的,她索性熄了这个心思,只带着弟弟过。

好在这姑娘虽然年纪不大,却性子坚定,又有手段,就这么把诺大织坊撑了下来,如今她已经二十三了,弟弟也十岁了,姐弟俩也没什么亲近的亲戚,就这么相依为命。

至于花样,当年莫父是个才子,擅画花卉,这莫家绣坊的花样,全都是出自他手,所以莫家的丝绸,又叫繁华锦,在江宁府小有名气。

而紫色,据说是莫父无意中发现的,只是那时候染的少,一年也就两三匹,后来到了莫忘初手里,不知道怎么的,渐渐就能多染些了,只是平民不能穿紫,到头来都到了赵知府手上,也赚不到什么银子。

唐时锦怀疑她是在养胭脂虫,也就是胭珠蚧,这东西有时候提取出胭脂虫红能用到口红里。

这是一种长在仙人掌上的虫子,是可以饲养的,但是她记的这种东西不是华国本土产物啊!

她有点好奇,但这是人家赖以生存的本事,她也没想非得打探清楚,反正她能染就行呗。

第502章 春天来了

隔了一天,莫忘初就过来投了帖子。

唐时锦特意空出时间在家等她,正抱着小簸箩溜达出来,站那儿吃挂霜果呢,就见莫忘初抱着布进来了。

丝绸是卷到木头上的,所以是长长的一条,莫忘初小心翼翼的竖抱在怀里,回身吩咐了几句什么。

结果恰好韩流光进来了。

韩流光过来她这儿,是不用禀报的,所以就直接进来了,莫忘初吩咐完了一回身,两人就撞了个正着。

莫忘初猝不及妨,整个人向后一跌,韩流光也吓了一跳,急伸手去扶。

莫忘初怕布匹掉在地上,急双手抱紧,反倒带的韩流光整个人往前一跌,然后赶紧稳住,迅速松了手,道:“姑娘没事吧??”

莫忘初脸都红了,却很稳的住,端正着脸色施礼:“无事。”

唐时锦看着这一幕,忍不住啧了一声,自言自语的道:“春天来了……”

韩流光本来就是一个很端方的人,略有些窘迫的咳了一声,转回身,就见唐时锦毫无形象的站在几步之外,正看的津津有味,韩流光施礼道:“国公爷,怎敢劳动相迎?”

唐时锦啧了一声:“谁迎你了,我是过来迎莫姑娘的。”

莫忘初吓的赶紧施礼:“民女不敢当。”

“逗你玩儿呢,”唐时锦道:“不用多礼,都进来吧。”

她溜溜达达的进了门,叫了水来洗了手,一边招呼韩流光:“来来,流光,过来瞧瞧这布染的怎么样?”

韩流光一边站起来一边道:“我对这个不甚了解。”

唐时锦道:“那就从现在开始了解吧,毕竟身在江南呢!不了解什么也得了解丝绸吧?”

“国公爷说的是,”韩流光就过来了,细看了几眼,道:“这花色倒是十分雅致。”

莫忘初道:“回大人,这是先父所绘的,名为夺艳。”

韩流光点了点头:“夺艳……不错,不错。”

唐时锦叫人展开了一些,仔细的看了,这颜色实在是染的纯正光亮,一展开真真满堂生辉。

唐时锦道:“很好。我会进上的。莫姑娘,你想不想进商会?”

莫忘初道:“多谢国公爷,只是……民女不敢进商会。”

“怎么?”唐时锦道:“怕树大招风?不用担心,过阵子我会给你请封皇商的,到时候就没人敢惹你了。”

莫忘初一喜,急屈身施了大礼:“多谢国公爷,民女感激不尽。”

唐时锦伸手扶了她起来:“不用多礼,选你是因为你有本事。我会叫人与你联络,你尽着你手头的染料,多染一些。”

莫忘初道:“是。”

唐时锦又道:“你手头也有蚕坊吧?秋来我叫人匀一些新蚕种给你养。”

如今养蚕大多只养两季,春蚕和秋蚕,所以秋蚕一般要到九月份才开始养,现在还不急。

莫忘初郑重的谢了。

唐时锦就叫了人进来,带她去了“金执偕”那边,那边平时也有管事,就派了一个去与她接洽。

等她走了,唐时锦才问韩流光:“你找我有什么事?”

韩流光道:“我这边新粮,连同你那些,全都处理完了。我准备明日就下去盯着他们种新粮了。”

唐时锦点了点头,忽然问他:“话说,你也一把年纪了,怎么一直没娶亲?”

韩流光愣了愣,苦笑道:“在茂州时,先是订亲被退了,后来又要守孝,只想着中举之后再说,然后到了京城……又闹了那些事情,就耽搁了。再说京城居大不易,我连个正经的落脚之处都没有,拿什么娶亲?闹到现在,我都怀疑,我是不是命不好。”

“都过去了,”唐时锦跟他道:“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翰林院本就是一个清苦熬资历的地方,但是做地方官,尤其在江南……你太过清廉,就会被排挤,寸步难行,所以我觉得,像王慎行这样的人比较聪明,你可以比他更耿直一些,可以坚守底线,不忘初心,但也不要……怎么说呢,不要太过于抱令守律吧。”

韩流光沉默不语。

他其实知道她的想法。

当年她就说过,那林县令纵有万般不好,怂到家就是好的。

她一向认可为了目标,放弃一些东西。

韩流光低声道:“我知道,我明白的。”

唐时锦话锋一转:“说起来,方才这个姑娘,跟你差不多,也挺倒霉的。”

她就跟他从头说了一遍,韩流光看着她:“你想说什么?”

唐时锦道:“我不想说什么,我就跟你闲聊啊。”

她又不是保媒拉纤的,操心自己徒弟也就算了,韩流光跟她又没关系!

所以该说的她都说了,他要有心,就应该自己去谋划……

他来江南,哪怕待一个任期也是三年,一把年纪了,任上娶亲是必然的,他如今是官身,莫忘初家世上确实欠缺了些,但是看起来人还是不错的,而且莫名感觉挺搭。

等韩流光告辞出了门,就背着手儿边走边想。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