猎户娇妻超旺夫(609)

作者:百里砂 阅读记录

炎柏葳道:“你打算怎么办?”

唐时锦道,“不急,再等等,查出幕后之人是谁再说。”

隔天炎柏葳去主持殿试,却在学子之中,看到了昨天那个青年。

青年名为章复,字无极,出身贫寒,王薇其实是他的童养媳,两人还未成亲。

但是两人青梅竹马一起长大,他从未想过背弃婚约,两人都是父母双亡,也无别的亲人,所以他就说服她,来京城参加会试的时候,就把她一起带了过来,准备暂居于此。

乍然见到昨天的人,居然是皇帝,章无极是真的吃了一惊,但很快就稳下了心神,低头来做答。

殿试只考一天,掌灯便停,等出来之后,章无极才又匀出心思,想昨天的事情……他记心不错,虽然只是一瞥而过,也记得当时炎柏葳身边,有一个女扮男装的女子,所以,她是不是唐时锦?

才刚想到这一点,忽有人遥遥向他道:“章兄。”

章无极一抬头,是一个不认识的男子,他先是心头一跳,却又随即稳住心神,跟身边人说了一句,便迎了过去。

那人是炎六的手下,直截了当的道:“你听说过拜神教吗?”

章无极急道:“听说过,我未婚妻子对此有些了解。”

那人道:“你可愿去查查此事?”

章无极眼睛一亮,飞快的道:“小生愿竭尽全力。”

那人点点头便走了。

唐时锦听了禀报,点了点头:“看来是个聪明人。你要用他?”

炎柏葳抱着儿子玩,一边无比大方的道:“这回我不用,给你了!”一边就把查到的资料给了她。

唐时锦一看,这人跟他未婚妻一直在做生意,做的还不错,就点了点头:“行吧,看看说。他名次怎么样?”

炎柏葳道:“我草草过了一遍,二甲进士差不多。”

唐时锦道:“一说姓章,我又把章应问想起来了,要不我一起调过来吧。”

炎柏葳道:“可以,等陕州织造司建成,江宁织造司的帐务,我准备也划回财政阁去,内府衙门如今能用多少银子?凑和凑和就行了,反正少不了你跟儿子的就成。”

唐时锦道:“也行,反正对他们抠门,他们又不能写文章骂你。”

两夫妻闲聊的空儿,章无极已经用最快的速度出了城,去了暂居的小院。

他不是闭门读书的书生,他与未婚妻相依为命,见识过人情冷暖,了悟世情。

他在京城没有丝毫的背景,就算侥幸榜上有名,也未必能进翰林院,可能只是当一个底层小官,或者去偏僻之地当一个县令县丞……但若是能抓住这次机会,那结果,一定会大有不同。

他强抑了心潮澎湃,闭目筹思,王薇进来了两次,他都一动不动。

她正打算再出去,章无极忽然抓住她手:“薇薇,我跟你说件事情。”

两人从小相依为命,他什么事情都很少瞒着她,于是附了耳一通说。

隔天一大早,王薇就挎着篮子出去了。

她们年前就搬过来了,早已经有了熟悉的教友,王薇迅速的走了一圈儿,只传达了一个意思:“拜神教酉时XX处聚会”。

不得不说,此举实在是胆大心细。

因为他是在宫里得了“指示”的,所以他首先确定了,拜神教不是唐时锦搞出来的。

那,唐时锦肯定是想知道具体情况,想知道这教是自发聚集的,还是别有用心的人搞出来的。

而根据他之前的了解,他倾向于这是别有用心的人搞出来的。

那么,不管这个人此时在京城,还是在江南,起码拜神教在京城这种核心之地,一定会有关键的人物,那这个“聚会”的消息一出,他们最大的可能,绝不是像普通教众一样,真的去那一处参加聚会,而更可能的是,来找王薇,看谁在假传命令。

所以他就能最快的见到幕后之人。

当然,这是有危险的,所以,章无极提前就把王薇藏了起来,这样,对方怕暴露,就不敢轻易杀他,就方便他大展口才,也顺便套话。

事情十分顺利,当天晚上,他就见到了幕后之人,两人聊了小半个时辰。

殿试一般两天阅卷,第三天放榜,所以章无极其实只有两天的时间来查,炎柏葳原本只是想看看这个人本事如何,会用什么方式来查……并没指望真能出结果。

但他兵行险着,居然只用了一天就出了结果。

于是放榜之前,他就悄悄来了皇宫。

唐时锦来了兴致,亲自见了他一面,章无极态度十分从容的表示:“臣如今已经确定此教有主使之人。据下官猜测,主使之人,应该是七皇子殿下。”

哟!少年,你胆儿很大么,啥话也敢说!

唐时锦不动声色的道:“哦?”

章无极一派从容的道:“设这样的教派,用意显然是在适当的时候,抹黑王爷的名誉,所以这绝非寻仇,因为若是寻仇,做法就太轻了。而王爷身担国家财运,抹黑王爷名誉与国无益,所以应该也不是朝中争权夺利。主使之人,只会是能在这件事情中得到好处的人,王爷是皇上的身边人,所以,此人真正的目标应该是皇上,那么,只可能是哪位殿下出手。如今……若说谁还敢存此大逆不道之心,那只有太上皇身边的七殿下、八殿下了。”

唐时锦道:“那又为何是七皇子呢?”

第738章 见便宜就抢

章无极道:“下官斗胆言之,下官以为,一个人再是藏拙,也不会干出认一个杀人如麻的宦官为父的事情。”

换句话说,八皇子太蠢了……不可能有这样的心机。

唐时锦道:“那又为什么不是老五呢?”

章无极仍旧十分从容:“因为下官试探了一下,故意提到了万岁宫,看那人的表现,那人应该在万岁宫中。”

唐时锦笑了一声,“那你觉得,此事应该如何应对?”

章无极毫不犹豫的道:“此既为拜神教,若‘神’出面,他之前所做的,皆是无用功,下官以为,王爷应该及早申明立场,防患于未然,或者直接将其收为已用。”

唐时锦嘴角带笑。

她也是这个意思。

控制粉圈有什么难的呢?正主出来说几句话不就行了?

她打量了他几眼。

这个人,是真的胆子大,说话直接,可能是因为知道她出身草莽,表现就格外偏向草莽这方面,好与她拉近距离。

比起元阆仙、曾思故这种文人,她更习惯用这种人,胆大、心细,很擅长抓住机会,不惜破釜沉舟,冒险又不鲁莽。

唐时锦道:“那一事不烦二主,你给我写个告示出来。”

她就叫人传了笔墨。

章无极垂着眼,态度恭敬的等着。

他其实并不像他表现出来的那么镇定,他是真的很想问问她要什么样的告示,他能察觉得到,他之前的表情,她起码不反感,所以……他该不该开口问?

抬桌子摆笔墨的当口,唐时锦问了他一句:“听说你是江南人氏?”

章无极道:“是。”

他心思电转,把她在江南的诸般传闻,在心里飞也似的过了一遍,然后他过去磨墨,一边试探着道:“下官听闻,王爷是只有正财运,没有偏财运的?”

唐时锦给了他明确的回答:“对。”

章无极长吸了一口气,低头书写。

也就一刻多钟,就写完了,唐时锦拿过来看了看,就一个想法,这个世界上,聪明人,真的很多很多。

这告示写的比较长,意思却很明白,说唐时锦听到传言,说民间有拜神教,她本人执掌总缉事厂,佛道方为正统,并不赞同私设教派,同时她只有正财运,拜她不如自己努力赚钱……等等。

咋说呢,关键问题写的很清楚,三观也很正,且不失忠心。

大庆沿袭前朝,有专门管理宗教的律法,名为《道僧格》,做出了种种规定,例如出家需要官府批准,例如“僧道致敬父母”等等,以儒学去约束僧道。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