猎户娇妻超旺夫(738)

作者:百里砂 阅读记录

行吧,唐时锦只好道:“是不是皇上跟你说什么了?你不用听他的,你忙你的,不用天天往这儿跑,我只是热,你来又不管热。”

话是这么说,许天禄还是隔三差五的来。

一直过了半个多月,桃相的建盏诗才写出来,但,并没能掀起多大的浪花。

之前交给穆完璞的也是,写倒是都写了,但只是在小圈子中互捧一下,没折腾出什么浪花来。

炎柏葳跟她道:“穆完璞那些人的,确实写的浮,但义父这个诗还是很好的,越是内行越觉得厚重。”

她不管啥轻浮厚重,反正对她来说,没达到效果就不是好诗。

所以她终于理解了为什么乾隆一生写了四万多首诗,没有一首收入语文课本……这好诗和不好的,差别就是这么大!!

这他还是皇帝呢,要不是皇帝,早有人骂死他了,臭诗篓子!!

她简直疯狂想念她的亲六哥。

人家那叫什么文才,就跟水管子一样,一拧就出水儿,根本不用等!而且一写就能火出圈儿,街知巷议。

于是她给桃成蹊写了巨长的一封信,吐槽与拍马屁齐飞,总之一句话,国家需要你!玩够了就回来吧!!

但桃成蹊表示,他要等赏完夏天的美景再回来,唐时锦总不能再把建盏跟桃相要回来,再给他捎过去写?

嫌老子写的不好,让儿子再写?那多不好意思。

炎柏葳被她叨叨了一番,索性自己写了一首,然后跟谢祖平说了一声,顶着他的名头放了出去,倒是掀起了一小波浪潮。

建盏这个东西,本来就属于小众的爱好,爱的人爱的不行,不爱的就会觉得也就那样。

所以她这会儿也不需要太大的声势,就有这么点影子就行,后续那边正常起来,才需要继续推进。

倒是来回一写信,她想起来了,看了看之前卫时磊送来的种子。

果然,一种是西红杮,另一种是西葫芦,还有一种居然是洋葱。

西葫芦也就算了,西红杮和洋葱还是很有市场的好么!

唐时锦瞬间来了胃口,把西红杮拿出来,切成小块,洒一点点白糖,大家一起吃。

于是炎柏葳一回来,就见几个小的,都吃的脸上前襟上全是红汁汁,一看就是亲娘喂的。

炎柏葳一边叫人赶紧抱下去换衣服,一边就进来道:“又弄什么了?”

唐时锦笑道:“这叫西红杮。”

她就站起来喂了他一片:“好吃吧?我中午叫他们炒鸡蛋吃,你尝尝。”

炎柏葳点了点头,问:“这是磊儿捎来的?”

唐时锦嗯了一声:“还有一种味儿很怪的东西,叫洋葱,我把做法教给御厨了,你明儿中午别回来吃了,我叫御厨做过去你尝尝,回来要漱口。”

炎柏葳道:“你不想闻那味儿?那我不吃了。”

“没事,”唐时锦道:“明儿灵儿他们来,也给他们尝尝,味道挺独特,说不定你就爱吃呢。”

捎过来的种子不算多,但在空间里长的快,也长的大,也够她们吃一阵了。

唐时锦第二天还给孩子们做了洋葱圈儿,炸的酥酥甜甜的,几个孩子还挺喜欢吃的。

上午戚曜灵和许天禄来了,唐时锦把江必安和张居正也留下了,叫他们也尝尝。

结果近午时分,王慎行也过来了,唐时锦笑道:“王大人是不是知道我这儿吃新鲜东西,特意过来蹭吃的?”

王慎行笑道:“来的早不如来的巧 ,可见下官是有口福。”

话虽如此,唐时锦也知道是有事,就要站起来,但看王慎行坐下了,应该不是要紧的事情,就没动。

这会张居正还在上课,屋里都是自己人,王慎行看了看房中,就小声道:“我听了一个事儿,说沈大人活动着,想往京城来呢。”

唐时锦当时就是神色一凝:“沈刺史?”

王慎行点了点头。

唐时锦不由沉默。

沈刺史这是故意的。

沈刺史和她的交情,跟王慎行不一样,王慎行这个是姻亲,本来就守望互助,而沈刺史……却牵扯了一条人命。

他明知道他若是活动,消息必定会传到她耳中,他是想着,让她给他一个大人情,然后就了结此事,以后,她就不用时时关照着他,注意着他了。

因为她势必要护着他,而他纵是不能不受,却受之有愧,受之感伤。

唐时锦一时眼中含泪,低声道:“我知道了。”

这种事情没法劝,王慎行也没开口,慢慢的喝茶。

唐时锦缓了一会儿,才道:“你与他相处的久,你倒说说,他适不适合进财政阁?”

王慎行无奈的道:“王爷……”

唐时锦苦笑了一声,也知道自己问了一句傻话,他若是肯进财政阁,那又何必向她讨这个人情。

她点了点头,没再说话。

两人这一番交流,别说许天禄了,连江必安都看不懂。

然后王慎行岔开话题,笑道:“说起来,今儿又有人上书,提请选秀呢。”

选秀这个事儿,反正是天天提天天上,尤其她怀孕的时候,更是要上。

听说炎柏葳就直接问他,“朕有七个儿子,你有几个?听说你妻妾满院,却一个儿子也没有?既然你如此在意子嗣之事,那朕放你假,回家生儿子去吧。”

他点了一个侍郎的名字:“听闻周大人是你的良师益友,朕也放他假,与你共进退。”

其实这事儿,就是这个周侍郎指使的,于是这两人都被皇上放了假,再想回来……就不容易了。

许天禄在旁边吃西红杮,忍不住插话:“你说这些人是不是闲的,皇上都说不要不要了,还非得上。”

第897章 跟谁都能交朋友

这话一说,他岳父就露出了老江湖的微笑。

唐时锦笑着给他解释:“你要明白,后宫也是一个势力场,一旦选秀,就意味着无数的机会。多有这种愿意依仗裙带关系,更进一步的家族,就比如当年的万家。所以,他们会一次一次的试,反正每次只找一个小官儿出头,就算惹恼了皇上,对他们也没什么妨碍。所以这次炎柏葳把指使之人也揪出来了,就是希望能清净的久一点。”

许天禄还是不明白:“那皇上为什么不告诉他们,以后不要再上了呢?”

“不能,”唐时锦道:“第一,就算他说了,也还是会有人上,还是那句话,只要有利益,总会有人前赴后继。第二,很多事情,可以做,但不能说,不然就会激起很多反对之声。”

看他还是不懂,她跟他道:“我想揍你。”

许天禄道:“别揍我啊师父,我不就是笨一点么!你该习惯了啊!”

唐时锦被他逗乐了,抬手就拍了他一下,然后又踢了他一脚,许天禄也没在意。

他岳父不忍直视:“懂了没有?这就叫能做,不能说。”

许天禄:“……”

反正这么一来,又能消停好一阵子。

而且几年下来,炎柏葳君权渐重,朝臣们也渐渐的不敢造次了,像这种他直接给上书的官员放假的事,要是在登基之初,铁定一堆反对之声,可现在,连个吭气儿的也没有。

直到九月份,章无极那边才初见成效,写了信回来。

那边建盏确实已经没落了,手艺还在的一共只有四家了,都已经调集了起来,余外还有三家转行的,也都愿意再试试,但要推动起来,只怕不是短期内能做到的。

章无极提到,她这边派出的人,上个月过去征求“技工学校”的意见,这些人都十分反对,他解释了半天他们也听不懂,而且建盏本身难度也高,不是可以教的,所以就全都按反对计数的。

余外,章无极还提到了匠籍。

大庆朝如今还是有匠籍的,凡这些工匠,大多都是匠籍,分为民匠、军匠、官匠,世代不得脱籍,而且子孙后代不许科举。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