猎户娇妻超旺夫(739)

作者:百里砂 阅读记录

唐时锦之前还真没关注这事儿,乍一听,还有点惊讶。

所以??

这些人的社会地位都低成这样了,让他们去学校教学,他们还反对?守着那小手艺当宝??

而且他们这些人,就类似她建的御窑工匠,还有工部的那些工匠之类的,他们为官府服役,要是官府叫他们教人手艺,他们能不教?他们敢不教??

只不过这样教,就是一个干活的,连班头都不算,要搁元盛朝,工钱都不发……他们觉得这样更好??

她觉得自己应该算满朝最接地气的官员了,都看不懂这脑回路。

如今她征求意见的结果,已经差不多都回来了,她也已经放弃了,所以她就让王慎行帮忙上个折子,请废匠藉。

王慎行跟她道:“百姓大多愚昧,你要真想让他们来教,直接召来教就是了,什么事儿也没有,就因为你太平易了,还费诺大工夫,满天下的去问他们的意见,他们哪有什么见识,自然不识好人心。”

“算了,”唐时锦道:“我也是一时之气,结果自打脸……但是工科改变世界懂不,这些人手里,真能做出好东西,能让生活更便利的,需要鼓励。所以,先帮他们改善一下社会地位吧,不然没人爱当工匠了,也不是什么好事。”

所以王慎行就帮她写了折子,代她上了。

这事儿,反对的声音并不高。

一个是事不关已,第二,劳役之类其实也不影响,就算没有匠籍,朝廷或者官府,要召还不是一样召?

另外还有些聪明人,猜到了“征求意见”的结果,觉得这是唐时锦给自己找场子,所以也不想触她霉头。

所以,几乎是唐时锦宣布了征求意见的结果,又为她的学校提名“大庆商学院”的同时,朝上废止了匠籍。

这是真正的以德报怨。

这让一干担心唐时锦强行征人的工匠们,松了一口气。

然后,就是一干“黑粉的狂欢”了。

其实真要说这些人都是黑粉,也不见得,他们就是难得见财神爷吃瘪,趁机八卦一下,笑话两句,痛快痛快嘴。

这会儿唐时锦已经显怀了,极少出宫,这种事,也不叫个事,所以也没人特意跟她说了添堵。

倒是贺延墨几个,在外头吃饭的时候听到了。

贺延墨这个人,亲和力是真的强,跟谁都能交朋友。

而且自从当了几天托,他爱上了唐家多泡酒,天天约着人去喝。

戚曜灵本来还算是个斯文人儿,也都被他同化了,江必安本来就是个糙汉子,也经常被他拉去吃。

有一天江必安进宫,还问她要西红杮?说是贺延墨想尝尝。

唐时锦笑道:“怎么还托到你头上来了?”

江必安仍旧面无表情,用他独有的江氏汇报法道:“曜灵跟他说了三回,菜都说了好几道,就是没给他带,他就过来找我了,我从来没见过这么能说话的人,我不给他带一个,耳根子休想清静了。”

唐时锦坏心的道:“我就给你一个,你回头给他,说你也没吃过,看他怎么办。”

“呵,”江必安道:“他会问我要不要咬一口。”

唐时锦笑的不行,然后挑了几个包起来,让江必安给他带回去尝尝。

然后晚上他们几个人就又去吃烤羊。

如今街头烧烤已成规模,还涌现出了不少老字号,也不知道是多老的字号,反正还真有好吃的。

这些人耳朵灵的很,一边吃着饭,就听到不远处酒楼二楼,一伙人正高谈阔论。

有人道:“都说了捐给朝廷,结果我等反对匠师,财神爷就一气之下收回了,要自己做,结果耗时半年,做了无用功。”

“正是,将匠工与四书五经放在一起教,本就是异想天开,有辱斯文。”

“说的也是,看来财神爷还是只会做生意,办学这种事情,还是要有才者居之。”

“财神爷可不这么想,这不,还是想自己做。”

吧啦吧啦,哈哈哈哈。

颜开也在席上,他上次出言,险些闹出事了,这一次,强忍着没说话。

贺延墨听不下去了,站起来冲着窗子道:“财神爷再不济也是财神爷!比你们这些背后碎嘴的小人强!”

陆凤楼也站起来道:“王爷体恤下情,一心为国,计之长远,工匠们不读诗书,见识有限,不懂王爷深意也就罢了,尔等也是读书人,居然都看不出王爷此举的意义,怎么还有脸在此夸夸其谈!”

第898章 实在蠢到我了

那些人本来想回嘴的,结果往下头一看……认出了戚曜灵和江必安,顿时就不敢吭声了。

其实这些人,还真不是有资格提反对意见的那一拨人。

那些人大多位高权重,自有城府,傻了才在外头夸夸其谈的笑话财神爷。

所以这些人都只不过是沾点边儿,甚至连边儿都不沾的底层小官儿,真遇上“财神党”一个个乖觉得很。

但也架不住这种人多啊!要不能说是狂欢么!

萧伯纳说:“许多伟大的真理开始的时候都被认为是亵渎行为。”

因为大众对于真理的判断,本来就会因为时间、地点、时代等等,而有所不同。

就好像此时,一件针对某个群体的改革,去征求这个群体的意见,这能说不正确吗?

这正确极了好吗?

可是在这个年代,就成了笑话……就什么都不用说,只说“居然还一个一个去问工匠们的意见”,大家就会心的大笑起来,好像这是多么荒谬的事情。

最可笑又可怜的是,连这些工匠们自己,也拿这个当笑话说,一边说一边哈哈的笑。

道边的马车上,桃六郎缓缓的放下了车帘。

跟着的影卫低声禀报,又有人把元阆仙前几日写的《赞诸葛》送上。

桃六郎看了一遍,就做了两个手势,示意他找一处停一停,他要写点东西。

影卫精神一振,立刻找了一处又通风又荫凉的地方停下了,送上笔墨,桃六郎一挥而就,墨迹未干,就递了出来,示意他送出去。

影卫连声答应,欢喜的去了。

于是桃六郎人还未到京城,文章已经是满天飞,除了那篇《匠人书》,还又写了一篇《讨看客檄》,专门批驳这些文人,算是《赞诸葛》的升级版?

元阆仙这个人,名字仙,长的也仙,但文笔……怎么说呢,很毒辣,将人最丑陋的嘴脸,勾画的入木三分,如在眼前。

桃六郎则不是。

桃六郎很傲娇,他的文章也总有这个味儿。

哪怕是檄文,也不是金戈铁马明刀明枪,而是带着一种淡淡的,神之蔑视?总之就是“尔等实在是蠢到我了”、“我大发慈悲教你个乖”的感觉。

咋说呢,师徒俩同样招人恨,但元阆仙会叫人恼羞成怒的想杀了他,桃六郎……同样叫人恼羞成怒,却又恍然大悟,羞愤之余能极度深刻的明白过来,知道自己犯了怎样的蠢。

高下立判。

连炎柏葳看了之后,都忍不住道:“成蹊这杆笔啊,实在是,真的是……”他辞穷半晌:“你说文人一杆笔,可做杀人刀,他这个,真真醒世刀。”

唐时锦立刻叫他提了醒世刀三个字,叫人做了匾,大张旗鼓的送去庆王府。

结果桃成蹊的马车就被堵路上了,掀帘子表示询问。

影卫跑去看了热闹回来,哈哈的笑道:“皇上写了字赐给你呢,这会儿好多人围着看。”

桃成蹊点了点头,指了指皇宫,意思是那就先进宫。

影卫就绕了路,一边心痒痒的道:“你想不想知道写了什么字?”

桃成蹊眼晴微弯。

这种事情,肯定是唐时锦推波助澜,能讨她的好,这字绝不会斯文。

他想想炎柏葳的性子,再想想唐时锦的性子,于是就在手心划了“醒世刀”三个字。

影卫惊叹:“你也太厉害了,你怎么会知道的!!”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