猎户娇妻超旺夫(764)

作者:百里砂 阅读记录

“无所谓,”炎柏葳道:“资历浅有资历浅的好处,再说让他早一点进去熬,等太子长大了,他就熬出来了,太子用起来方便。”

他想起来跟她商量:“太子也大了,我想先给他挑四个伴读,璀儿他们等满了三周岁之后再说,不用太着急。”

唐时锦问:“挑谁来伴读?”

“宏儿来不来?”炎柏葳道:“桃家、王恂实?薛家?随意挑几个。”

唐时锦道:“随意挑?皇太子的伴读不是应该考虑很多吗?”

炎柏葳笑道:“有我们在,没有什么好考虑的。再说元盛朝的高官显贵,都叫你杀的差不多了,剩下这仨瓜俩枣儿,再数也就这么些,还需要慢慢的养起来。”

唐时锦:“……”

她默默的道:“我怀疑你在内涵我!”

炎柏葳笑出声:“没有没有,是我不会说话,我应该说,幸好先帝时的贪.官坏官儿,已经被我媳妇杀干净了,剩下的全都是治世能臣,个个都好,所以随意挑就好,不需要考虑太多。”

唐时锦哼了一声。

唐时锦觉得张居正和江必安都是良师,不学白不学,所以跟许天禄说了一声,叫了许鑫宏进来。

桃家桃大郎的小儿子桃行砥也刚满五岁,也才开蒙,倒是正好,然后加上王恂实的长孙王休容,但是薛家和戚家都没有年龄合适的,最后挑了马三道的孙子马余庆。

这么一来,四个伴读就够了。

然后炎柏葳又下令修缮上书房。

太子和其它皇子,从幼年时就处处都不一样。

起码在学业上就有很多不一样的地方,所以上书房主要是给六小只准备的,到时候一人四个伴读就会很热闹,而小太子再长大一点就要搬去东宫住了,学习也主要在东宫,到时候就要进入疯狂充电模式了,所以当太子也是很不容易的。

伴读挑好了,两人见了见,然后还要下旨,择吉日入宫,一系列流程,并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办好的。

倒是唐时锦的小课堂,上的挺热闹。

本来只是桃成蹊几个,加上何浅碧他们,安宁侯,加上给她讲书的温世泽,还有财政阁的人来听。

后来江必安和张居正也过来听。

张居正入了阁,事情比之前更多,还要给小太子上课,天天来去匆匆的。

御书房议完了事,他就赶着走,王恂实等人都不由得好奇:“张大人,可是太子殿下那儿有事?”

“不是,”张居正看了一眼惜时钟:“下官想去听王爷讲商道,如今已是迟了一刻钟了。”

说的炎柏葳都感兴趣起来,笑道:“难得张卿如此捧场。”

张居正道:“王爷确实讲的好。”

王恂实于是道:“皇上,臣等也想听听。”

于是炎柏葳正中下怀,就带着内阁的人过来了。

唐时锦属于那种临场发挥巨好的那种人,有时候说之前脑子里还啥都没有,但是一开始说,就跟泉眼儿一样涌了出来,咕嘟咕嘟的不停。

而且她这种专业装逼犯,控场什么的,那都是基本操作,一开口,就能把人的注意力牢牢的抓过来。

反正有桃六郎在,她不需要考虑“写”的问题,就按着自己的想法,哗哗的说,过程中其它人也会提问,非常的随意。

一天一个时辰,兴致来了还拖个堂,桃成蹊也不用拿笔记录,就静静的听着,反正他那种天才脑子,肯定能记的住,然后等他回去再整理。

而且,说是随便讲,但唐总心里也是有一个大概章程的,例如说现在,她讲的相当于商业启蒙课,用她自己的话来说,就是“如何白手起家。”

开局一只讨饭碗,要用什么方式赚到第一桶金,然后又怎么去钱生钱,一路讲下来。

这中间涉及到了方方面面,如何搞市场调查,如何选定项目,做什么,怎么做……等等。

她讲的极其实用,极其接地气,可操作性极强,而且各地的风土人情信手拈来,种种实例之中,又混合着先进的商业理念,然后再把这个理念的意义,详细解释。

全是干货。

字字耐嚼。

炎柏葳几个人忍不住就听住了,然后就一直听完。

第929章 不像珍珠像肉干

事后,炎柏葳就跟她道:“回头你讲课,叫太子也来听。”

“嗯?”唐时锦问:“甜宝……太子他能听懂吗?听这个不会被带歪吗?”

炎柏葳道:“不会。你这种讲法,比讲书有意思的多,不光是能听商道,还能听民声、听天下,很多东西他可能理解不透,但脑子里会渐渐的有一个概念,事后张居正也可以帮他解释,学学没坏处,带不歪的。”

他顿了一下:“我叫户部员外郎……不,主事以上的官员都来听听,其余地方,员外郎以上的官员也可以来听听。上午事多,时间调整到下午吧。”

唐时锦挑眉:“用不用这么夸张?”

“不夸张,”炎柏葳笑道:“他们本来就应该多了解些。人越多,你就讲的越好,你讲的每一个字都经琢磨,我要不是没空儿,我也想来听。”

唐时锦不满:“那叫字字珠玑!你怎么这么没文化?就不能用个成语?”

炎柏葳笑出声,笑了好半天才道:“我觉得你的话一点都不‘珠玑’,倒是很‘脩脯’,不见得雅,却踏实,有用,值得反复咀嚼。”

什么意思?

她怎么就不雅了?

她的话不像珍珠像干肉??我怀疑你在嘲笑我!

于是第二天,唐时锦讲课的时候,就穿了一件长衫,上头御笔亲提,写了一身的“雅”字,现写的,墨迹极新。

皇帝两口子叕秀恩爱,他们能怎么样,只能凑趣呗!

于是各自恭维了几句,唐总坦然接下。

因为皇帝特意传了口谕,没空的挤出空儿也得来听啊!不给皇上和王爷面子这不是找死?

所以今天是真的来了不少人。

反正不管有多少人,唐时锦都是一样的讲,她对着几千人讲话都不怯,更何况这才几十人。

她讲课,风格极其鲜明,观者也是两极分化。

如桃相、于延益、张居正这种,确实心怀天下,心有百姓的人,是真的听的津津有味,甚至拍案叫绝,回去之后还要琢磨许久,渐渐的吃透这其中先进的理念,还能与她有来有往的争辩。

但也有一些政治动物,对这个实在是不敏感,听的半懂不懂。他们只知道,庆王爷说起各地的风土人情,真的是如数家珍啊,庆王爷别的不说,这胸怀这眼光,实在是叫人佩服。

但,也有真不喜欢的。

表面诚惶诚恐,内心暗暗鄙薄,觉得庆王爷不愧是贫寒出身,上不得台面儿,讲的这些都是老百姓的事情,我们听这些有什么意思?浪费时间!

如今缉事厂的天网,天下的网尚未织好,京城却早已经面面俱到。

因为人口普查和唐时锦讲课都是最近的新闻,不少人私下各种吐槽,而对于缉事厂的人来说,说我们老大……这绝对是大事啊!所以但凡听到的,都会报上来。

炎柏葳和唐时锦都会看,有私下骂她的,或者出言糊涂的,虽然不至于特意去报复,但也肯定会记住,碰上了就压一压,这都是基本操作。

但不管怎么说,唐时锦花了一个多月的时间,终于把“白手起家”版给讲完了,然后就暂停了一下,桃成蹊自已回去整理,张居正和温世泽、曾独秀和元阆仙几个,还把他们写的心得也送了过去。

而路知遥属于她迷弟,他对于商业理念的理解,未必很透彻,却……咋说呢,存在他脑子里的是视频记忆,唐时锦叫他试讲了一下,他习惯性的模仿她的抑扬顿挫,整个捋下来,唐时锦还挺满意的,是一个很优秀的传达者了。

目前来说,暂时先弄这一版就可以,因为本身商学院教的也是启蒙课程,更深的以后再说。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