猎户娇妻超旺夫(765)

作者:百里砂 阅读记录

所以做到这一步之后,唐时锦就暂时放下,然后才开始整理下一步要做的事情。

她莫名其妙的梦回现代,虽然一仓库的东西都没能带回来,但是却拼小命死记硬背了很多东西,她怕时间长了忘了,早就写好了放在了空间里头。

例如土法炼铁、炼钢、土农药,土水泥,土化肥什么的。

她在考虑要怎么做,钢、铁肯定是要“国营”的,毕竟还要考虑到政治因素。但是水泥化肥什么的,要不要各地招商?

还有农药。

她对农药有心理阴影。

因为她小时候,亲眼见过喝百.草.枯死亡的人,而且还是她亲手把趴在床边的人给翻过来的,人都僵了,翻不过她还硬翻……所以,心理阴影真的是太大了,一提到农药,第一反应就是害人的……

可其实土农药,例如柏树液、白蒿液、麻黄液等等,都是植物做的,能杀虫却未必能杀人,而且就地取材,很方便,又能杀虫又能肥田,好处还是很多的。

而且目前,其实农人也会用一些这样的东西,例如用石灰、雄黄之类的,但大多是用来拌种,效果并不好。

所以考虑来考虑去,最终,她还是决定把土农药的制作方法,公布出去。

这东西制造其实也很简单,像一些籽实类的,可以晒干或者阴干,然后磨成粉,像一些花朵之类也可以直接捣烂榨汁。

有的可以切碎或者捣烂浸泡一两天,或者也可以直接煮上半小时,滤出渣滓就可以了。

用的时候可以喷洒,也可以施肥或者浇水的时候加进去,效果还是很好的。

江必安教完了小太子过来,站在外头问她:“找我什么事?”

唐时锦把写好的给他:“你看看这个,要不要叫海大人他们,找一些死囚来试验?看看这些东西服用之后,会有什么症状?到时候好记录下来?”

江必安接过来草草一看,就道:“知道了。我拿走?”

“等会儿,”唐时锦道:“等世泽来了叫他抄一份儿,或者你自己抄一份儿,然后我还得叫户部试验田去试验。”

江必安就直接提起笔来抄,一边抄一边道:“为什么要写这么多种?光这什么棉蚜虫、菜青虫就各有好几种,写一种不就行了?多了他们也记不住。”

唐时锦道:“你说咧?”

江必安就不说话了

唐时锦抱了小天佑来玩儿,一边状似无意的问他:“必安,你说这东西,放到民间之后,会不会有人用来害人?”

江必安淡淡的道:“草就长在地里,你这个又不加什么别的东西,只是制炼一下,想杀人的一条绳子就行了,还用费这事儿??”

唐时锦:“……”

她莫名其妙的被安慰到了,笑了一声。

江必安道:“我想问你,这些你是怎么知道的。”

她道,“你问啊!”

江必安正要张嘴,她就道:“答一个字儿算我输!”

江必安呵呵哒。

然后他估计是被渣习惯了,抄完走人,也没再寻根究底。

第930章 最高光的出场

唐时锦又叫温世泽抄了一份儿,打发人给陆可进送了过去,可以印成小册子,随着邸报发到各地,或者直接出告示贴到县衙也可以。

然后她过去找了王慎行。

其实炼铁炼钢倒是好说,毕竟这年头盐铁官营,寓税于价,也是国家财政收入的大头,有专门的盐官和铁官,而她记下的,是改进和改良,而非创造,所以直接交到现有的人手中就可以。

至于土水泥和土化肥,倒是可以招商去做。

这种都是惠民薄利但必定多销的东西,各地都要有,财政阁犯不着去操这么多心,也不用搞分成,只单独征税,略高于现有的商税就可以。

但是大章小章都不在,这事儿叫谁去办呢?

王慎行直接道:“交给我吧,我找人去做。”

唐时锦点了点头。

这件事情说白了并不难,如今财政阁人也多了,不少人都在嗷嗷的等出头,给他们一个机会,他们肯定会卯足了劲儿往好处办的,真办不好那就是能力问题了,王慎行这点识人之能还是有的。

话是这么说,唐时锦还是有点儿不放心,担心下头敷衍,担心神兵利器不能起到应有的效果。

她自己都忍不住感慨:“你说我当年在江南,也挺知道难得糊涂的,可现在总是想不开。”

“那是,”王慎行笑道:“你在江南的时候,天下是先帝爷的,这会儿天下是你们的了。你一个财神爷,自己的东西能不上紧着么?”

唐时锦笑出声:“说的也是。”

王慎行给她把茶换了,一边问她:“小章还没回?”

唐时锦点了点头:“应该快了,下个月是建盏大比,比完就能回来了。”

一说起这个,她又有点儿烦恼:“但我六哥这会儿没空,我这戏要怎么唱呢?”

建盏这种东西,要说赚钱,那肯定赚钱,但是也算不上利润多大,主要是保护这个工艺。

戏唱到这会儿,势是肯定要造起来的,这建盏大比,没有几篇脍炙人口的诗篇出世,章无极这一阵子不是白忙活?

但是偏偏这会儿,她叫桃成蹊写教材,又不能中途停,毕竟去一趟闽州,来回又是两三个月,叫别人去她又不放心。

王慎行笑道:“这个天下最不缺的就是才子,你往翰林院找找,或者直接让皇上让相爷,帮你挑几个出来,用熟了就好了。”

话是这么说,但是桃六郎这才华,真不是到处都有的。

所以唐时锦回了宫,就托着腮盯着桃成蹊写教材,桃成蹊八风不动,压根没向她瞥半眼。

吴不争过来,问她:“师叔,你想什么呢?”

唐时锦叹道:“想六哥……想六郎为什么不会分身术,愁旁人为什么没有六郎才。”

桃成蹊在纸上写:“出口成章!十一言绝句!”

唐时锦做为一个文盲,还真不知道这世上真有十一言绝句,她以为最多就是七言绝句呢……但她也不在意,只道:“六哥这么好用的笔杆子,可遇不可求,要不我让大眼灯儿配点药,睡觉什么的就免了吧?”

吴不争一本正经的劝她:“还是得长远打算,要那么用,没几天就用坏了。”

“也是,”唐时锦叹息:“所以我只能退而求其次了,三个普通才子,肯定能顶个桃六郎了吧?

她想起来转头问:“争儿,啥事?”

吴不争对她的昵称改变,适合良好:“哎!也没啥事儿,这其实是你们的人报的事儿,我又去瞅了瞅。”

唐时锦道:“哪个?”

问完她也回过神儿来了:“哦,隐世派。”

懂了,他就纯粹来跟她八卦一下。

她对这个隐世派,可真是刻苦铭心。

这就是当年庄裕的杀手锏,据说领军人物是庄裕的叔父,也就是庄芝兰的亲叔祖。

而且,隐士啊!隐逸啊!

不是应该寄情山水,淡泊名利什么的?

就冲他们提条件,让炎柏葳娶庄芝兰才肯出山辅佐,唐时锦对他们就一丢丢的好感都没有。

而且再是隐士,也不可能真住在深山老林,这会儿的深山老林可是有野兽的,细皮嫩肉的文人上去,那就是送外卖,所以他们也就是挑个清静地方隐居,与外界也是时常有接触,诸般消息虽不灵通,也都是知道的。

其实像这种人,最高光的出山方式,就是像诸葛亮,被主公慕名请出山,整个三顾茅庐啥的,青史留名。

但是这种方式……也是有时间段的,是在夺天下,或者说夺嫡的时候。

他们已经错失了良机。

不光错失了良机,还深深得罪了唐时锦这个财神爷。

真隐士当然可以“山中无日月”的继续隐下去,可是那些以退为进的,为隐而隐的……飞黄腾达之心未熄,就难熬了。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