猎户娇妻超旺夫(885)

作者:百里砂 阅读记录

据说视力表之所以用E字,是可以测试散光的,但视力表是按什么标准弄的,以及什么瞳矩散光等等数据吧,她都一知半解。

所以她只把她知道的写了写,其它的都需要他去慢慢研究。

相比之下,镜框什么的,反倒是最简单的了。

章应问垂着头听完,接过她写的细看,又细问了几句,这才施礼退下。

毕竟是年初,也就前后脚的工夫,售卖各地工艺品的“大庆物华阁”也开业了,东西还会陆续的补充进去。

文人很感兴趣,一开业就相约着过去逛。

正好汤莲生休沐,过来叫她,唐时锦也就无可不可的陪着他去了一趟。

这几天一直没见他,唐时锦还跟他道:“我以为你能进几趟宫的,怎么一直没进?”

“没腾出空儿来呢!”汤莲生苦着脸,“人手还没挑好,而且礼部,你不知道,都是二师伯这样的人,一个个都斯斯文文的,说话的声音都比旁人要慢三分,一见面就想叫他声先生……一个两个还好,好些这种人,做起事情来心急的很。”

唐时锦笑道:“那我把外务司挪出来?”

“那倒不用,”汤莲生道:“也就是一开始迎来送往,之后其实打交道不多的,而且身边同僚多是君子,也没什么不好的。”

唐时锦笑着点头,一边又问:“前两天我叫人送过去的东西,你尝了吗?”

“尝了,全都尝了,”汤莲生道:“我觉得那个芝士焗饭还怪好吃的。”

唐时锦道:“你在那边,常吃海鲜,只怕吃絮了,但是隔一段时间不吃,可能又会想吃,你要啥时候想吃了,过来我给你做海鲜焗饭,或者海鲜烩饭吃。”

汤莲生笑眯眯的道:“谢谢师父。”

两人一边说着话儿,一边也就到了物华阁。

人还挺多的,但也没到挤的程度,进出的大多是文人,也没人注意到他们。

唐时锦两人进去,慢慢的溜达了一圈儿。

物华阁的设计,是每一个地方一个凹进去的小展厅,摆放着当地的工艺品,有人专门解说,旁边也有文字介绍,还挺有意思的。

卖这种东西,类似于博物馆,主要是叫人长长见识,看个新奇,赔肯定是不会赔的,但要说赚多少钱,也真的赚不了多少。

第1077章 我与庆王爷二三事

一圈儿走下来,唐时锦碰到了三拨人问守时的。

守时制作不易,年前倒是来了一批,只给了几个阁老重臣,市面上至今没卖,唐时锦本来不打算卖的,但是看这些人一副不差钱儿的德性,心想卖几个倒是也可以,不赚白不赚么。

于是先把汤莲生送回府,她就掉头去了那边工坊。

因为西山工坊是做武器的,是保密的,所以做守时的工坊,虽然起初是上官荼蘼来教的,却是与那边独立的。

负责的人名叫崔向鲁,是许天禄挑出来的人,自己也是个匠人,为人伶俐精干,嘴皮子也溜的很。

唐时锦一去,崔向鲁就迎出来,恭敬的施礼。

唐时锦问了问守时的进度。

如今表壳已经做出来许多了,只是机芯难做,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做的。

这么多的匠人,一个月也就能做十个到十五个左右,做完了还要放一段时间,确保走时能精确,所以量确实上不去。

唐时锦也不在意,物以稀为贵么,真的量少就走拍卖的路子,反正是唐家的东西,怎么卖怎么是。

她叫人把新作的几个拿走,正准备走,崔向鲁就跟她道:“王爷,小的弄出来了一个铁算盘,王爷可要瞧瞧?”

唐时锦不解:“什么铁算盘?”

她就跟着他过去瞧了瞧,然后……大吃了一惊。

这与其叫铁算盘,不如叫机械计算器。

很大,跟打印机差不多大,可以进行六位以下的数字运算,原理大概就是一些并排的齿轮,个位数的齿轮转动一周,就会拨动十位数,实现进位,依次类推。

一按上去,会有细密的机械转动的声音,还挺炫酷的,速度也很快,而且按的时候,虽然不能像按电脑键盘那么轻,但也不像她想像的那么重,就是一种稍微用力的感觉。

美中不足的是,只能算加减,不能算乘除。

虽然真的与珠算高手比,不见得快多少,但这是完全不同的路子!理念宝贵啊!

唐时锦内心激动,盛赞他:“很好!非常好!果然匠心独运!”

她赞了他半天,才问他:“能不能做乘除?”

崔向鲁问:“乘除?”

唐时锦就给他解释了一下乘除的概念,崔向鲁虽然长的老实,却显然是个聪明人,一听就明白了,连连点头:“小的试试。”

连唐时锦也没想到的是,崔向鲁用了两个多月,就造出了可以算乘除的计算器。

加了一个转动手柄,转动的周数,就是所乘的倍数,但是显示出的结果最长是九位,其实目前来说也够用了。

于是唐时锦将其命名为“崔氏计算器”,并赏赐了他明工科举人的身份,同样赏银万两。

前有穆永福时大彬,后有崔向鲁,今年的明工科考试成了大热门。

这是后话。

这会儿唐时锦带着几个守时回来,交给了许天禄,让他找拍卖行去拍卖,然后就回了宫。

吴不争跟她道:“你还记得那个吴氏吗?”

“吴氏?”唐时锦还真想了想才想起来是吴清梦:“哦,她怎么了?”

吴不争道:“她要写啥《我与庆王爷的二三事》。”

唐时锦:“……???”

所以,她是真的没招儿了吗?你不是要吃时代红利吗你倒是吃啊!来蹭她的热度这是什么鬼操作?想蹭热度也得注意国情啊!

要知道,她如今的身份,真不是能随便蹭的,说她一个不好,就可以往妖言惑众上靠了,那是大不敬好不?

不过梵生彻几个,也不是懂法的人,真要作死,谁也挡不住。

唐时锦只道:“给当地缉事卫足够的药,免得对上了受伤,他们要真想作死,那就送他们去死吧。”

吴不争应了。

唐时锦又问:“其它人呢?”

吴不争道:“我给他们入了户籍,有十来个要考武举的,都已经过了县试。我看中了几个,不过像梵生尘,他可能更想去做缉事卫的活儿,倒是梵清宁挺想跟着我的,还有一个叫梵清镜的,也是个好苗子,以他们的功夫,武举那是肯定会有名次的,我挨个儿瞅瞅,都可以留在咱们国安部,不然放去别处也是浪费。”

武举出来的,就是小官员,不比普通的兵卒,以他们的功夫,要走正途,晋升并不难。

唐时锦问:“佛遗宗主呢?”

吴不争道:“说是进了三月就起程回去,其实这个宗主也挺想的开的,每多留几天,就有弟子想留下,他也不在意,说如今世道不一样了,真想入世的,强求也没用,所以……估计回去的没几个了,炎守几个也会跟着回去,他们山上还有一些没出来的呢,也不知道到时候会怎么样。”

说着说着,他忽然一拍脑门:“老国舅还曾问我穆少去哪儿了。”

唐时锦道:“永福如今做的事情都是保密的,这些人,心性未定,不能让他们去。”

“我知道,”吴不争道:“老国舅那是什么人物,我只说你让他做什么东西了,他就明白了,就没再问。说想等着宗主回去的时候,也带着这些人出京,四处走走。”

唐时锦点了点头。

吴清梦翻车,比唐时锦他们想像的还要快。

因为吴清梦和梵生彻这几个人,就没有一个文才上稍微过关的,这年头的文章是什么,文言文啊!!

之乎者也什么的……哪怕从唐时锦手里过的很多告示都浅显直白,那也是相对的,并不是变成了白话文。

当然了,这会儿已经有了白话小说,但最粗浅的也是《三国演义》这味儿:“建宁二年四月望日,帝御温德殿。方升座,殿角狂风骤起。只见一条大青蛇,从梁上飞将下来,蟠于椅上。”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