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太监养崽搞宫斗(161)

作者:晴川泪相思 阅读记录

自打郭义被带进来,情绪一直很平静,虽然他们一个坐着,一个跪着,说话的语气却好似在闲话家常。

王彦闻言辩解道:“大人,属下与郭大人并无过节,与郭公子亦是。属下说得都是实话,郭大人和我家大人确实来往密切,属下并未栽赃陷害。”

“你们之间定是有一人在说真话,有一人在说假话,只是这真假一时间难以判定。”杨清宁皱紧了眉头,“这事暂时搁置不提。郭大人,不妨说一说你中毒前后发生的事。”

郭义点点头,沉吟了一会儿,道:“那日晌午,我们父子被押进诏狱,分别关押在相隔甚远的牢房中,中午时分,诏狱的狱卒放了饭,只是实在难以下咽,我只吃了一口,便放下了。

到了下午,这个人突然出现在牢房外,还给了我一笼水晶蒸饺。我问他那蒸饺是怎么回事,他说是我家夫人怕我们吃不惯牢里的饭,特意送来的。我见他说得真切,便信了他的话,吃了那笼蒸饺。

晚上放饭后没多久,我就察觉身体的异样,然后就听到一阵骚乱,说有人中毒了。我叫住了一名狱卒,说自己的身体也不对劲,然后就吐了一口血,倒在了地上。等我再次恢复意识后,得知了闯儿中毒身亡的消息。”

“狱卒给你的晚饭,你可吃了?”

郭义自嘲地笑笑,道:“没有,这些年养尊处优惯了,实在吃不下。”

“这般说来,自你们被押入诏狱,就只吃过他送去的蒸饺。”杨清宁听后眉头紧皱,指着王彦道:“郭大人就不怀疑是他给你下的毒?”

“自然怀疑,王大人提审时,我亦如实向王大人提过此事,只是王大人也说那蒸饺是我家夫人托人送进来的。我们夫妻和睦,夫人又最是疼爱闯儿,绝不可能给我们下毒。除非是王大人撒了谎,那蒸饺不是夫人托人送的。”

杨清宁看向王彦,直接问道:“你为何说那蒸饺是郭夫人所送?”

“是我家大人特意叮嘱属下说的。大人说郭大人被下狱,他不能特殊照顾,免得被人说三道四,便说是郭夫人送的。”

郭义闻言一怔,随即问道:“那蒸饺不是我家夫人托人送的?”

“不是,是我家大人让我去福寿楼买的。”

郭义皱紧眉头,“这般说来,是王大人想要我们父子的命?”

杨清宁顺势说道:“确实有这种可能,郭大人与王大人之间可有过

节?”

“我与郭大人之间鲜少往来,实在不知道哪里得罪了他,竟让他下此狠手。”郭义脸上满是愤恨之色,道:“公公何不叫来王大人,与我们对峙?”

就在这时,门外传来通禀声,“公公,仵作到了。”

“让他进来。”

帘子才掀开,一名四十岁左右的中年男子走了进来,身上还被这个木箱,有些局促地扫了一眼众人,行礼道:“小的参见诸位大人。”

“起来回话。”

“多谢大人。”仵作站了起来。

杨清宁径直问道:“给郭闯验尸的可是你?”

“回大人,正是小的。”

“他中的是什么毒?”

“他中的是夺命散。”

“中毒后多久毒发?”

“即刻毒发,一时半刻便会毙命。”

“那为何郭义无事?”

“他体内的毒素甚少,不足以致命。”

第78章 宁远灭门案(7)

傍晚时分, 杨清宁坐在马车上,回想着方才他和郭义的对话。

“宁远的灭门案……”郭义眉头蹙起,叹息一声, 道:“在得知孙志临死之前写下血书,说我贪赃枉法、栽赃陷害后, 我十分震惊。在震惊之余, 我左思右想,始终想不明白, 他为何这么做。就算他是被栽赃陷害,那也是永州知府或者刑部的责任, 他为何不针对他们, 而针对我?”

“郭大人可去过宁远?”

“没有。”郭义摇摇头, 道:“自从我入朝为官, 已有二十多年,从未去过宁远,甚至连永州也没去过。”

“郭大人可与那永州知府相熟?”

“不相熟,我只知永州知府叫黄骏, 并未见过。”

“在复核这个案子时,可有人找上过郭大人?”

“没有。这起案子证据确凿,证人证言亦无懈可击,我实在找不出哪里有不对之处, 所以很快便复核完毕, 随后便上呈了皇上。”郭义顿了顿,接着说道:“大人也应该看了案卷,可觉得哪里有不妥之处?”

“郭大人不觉得那师爷知道得过多吗?就连孙志家的密室在何处都一清二楚。”杨清宁提出疑问。

“那马钧是孙志的心腹, 知晓这些不足为奇。”

“倒也是。”杨清宁认同地点点头,随即问道:“那郭大人家的密室, 都有谁知道?”

郭义被突如其来的问题打了个措手不及,眼中闪过一丝戒备,随即转开视线,笑着说道:“不怕公公见笑,我家没什么贵重的东西,实在没必要弄个密室出来。”

杨清宁之所以像老友一般,和他聊着天,就是为了让他放松警惕,刚才的发问也是刻意引导,所以他一直在留心郭义的表情,虽然只是转瞬即逝,却也被捕捉到,心中顿时有了底。

……

“听闻今日是公公的生辰?”

吴乾军的话打断了杨清宁的思绪,应声道:“是,赶巧了。”

“眼看着天晚了,也无法备礼,只能待改日补上了。”

杨清宁不在意地笑笑,道:“统领不必挂心,若殿下不提,咱家都给忘了。”

“若不知便罢,如今既然知晓,自然该备礼,这是礼数。”旁人想送礼还找不到由头,如今由头就放在眼前,吴乾军哪能任其溜走。

杨清宁明白吴乾军的意思,他之所以不与外臣交往,一是怕落得个宦官结交外臣的罪名,二是他少与人来往,并不了解他们。而吴乾军不止一次救过他的命,他对之也算比较了解,再加上是凌璋让他与之合作,倒不妨多些交往。

“若统领实在要送,不妨送咱家一把防身的物件,咱家如今之处境,不吝于悬崖上走钢丝,这些东西才最为实用。”

“防身的物件……”吴乾军思量了思量,道:“公公这么一说,我倒是想起一个物件,待明日我过来,带给公公瞧瞧。”

“那咱家就先谢过统领了。”

马车宫道上缓慢地走着,眼看着马上就要到了东宫门口,突然从一旁窜出个人影,马夫被吓了一跳,急忙拉住了缰绳,好在车速不快,他的反应也够灵敏,才没出什么事。

吴乾军一看车旁站着的人,急忙上前,道:“五殿下,您怎么在这儿?”

凌南珏仰着头看他,道:“我想见太子哥哥。”

杨清宁听到外面的对话,急忙起身走了出来,在小瓶子的搀扶下下了马车,见凌南珏独自一人,不禁皱紧眉头,道:“殿下,您身边的内侍呢?怎么就您自己?”

“小宁子?”凌南珏一看杨清宁,大眼睛瞬间红了起来,绕过吴乾军,朝着他跑了过去。

杨清宁连忙蹲下,接住了凌南珏小小的身子,见他两眼含泪,不禁有些心疼,道:“殿下,您怎么在这儿?您身边的内侍呢?”

“小宁子,我想见太子哥哥,你能帮我吗?”凌南珏眨了眨大眼睛,眼泪顿时夺眶而出。

杨清宁见状连忙掏出帕子,给他擦了擦眼泪,“殿下不哭,您是殿下的幼弟,幼弟想见兄长,自然可以。走,奴才带您进去。”

杨清宁起身,转头看向小瓶子,道:“你去昭和宫走一趟,问问到底发生了何事,为何主子身边竟没有一个奴才。”

“是,奴才这就去。”小瓶子转头看向吴乾军,躬身说道:“那就劳烦统领送公公回宫。”

“你放心便是。”

东宫就在眼前,杨清宁也没再上车,牵着凌南珏的手,径直进了宫门。

今日是杨清宁的生辰,凌南玉早早就回了东宫,专门叮嘱守门的内侍,待杨清宁回来定要第一时间禀告。只是除了杨清宁以外,竟还跟来了一个不速之客,一看到他就眼泪汪汪的凌南珏。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