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太监养崽搞宫斗(339)

作者:晴川泪相思 阅读记录

两天前的晚上,高勤瞅准机会来了肃王府,见到了杨清宁。

“高公公,多年不见,您真是一点没变。”

在宫中那些年,杨清宁没少受高勤的恩惠,杨清宁对他还是心存感激的。

高勤打量着他,不禁叹了口气,道:“没变的是你,咱家可是老了许多,这头发都花白了。”

高勤不过四十多岁,在现代正值壮年,而在古代他这个年纪已经过去人生的三分之二。

“有白头发很正常,我也有,重要的是精神和身体,高公公一看就是长寿相,以后的日子还长着呢,哪里能说老。”

高勤笑了笑,关切地问道:“看你脸色不好,可是又生了病?”

“临近京都时受了风寒,太医已经看过了,吃几服药便可,不碍事,劳公公挂心了。”

“没事就好。”高勤点点头,转移话题道:“这些年你都去了何处?”

“当年我离宫后,便和小瓶子一路南下,最后在陵县落了脚,这一过就是四年。”

高勤好奇地问道:“为何会选择陵县?”

杨清宁被问得一怔,随即笑了笑,道:“为何会选择陵县……大约是因为听着亲切吧。”

高勤愣了愣,随即明白了杨清宁的意思,沉吟片刻道:“皇上去寻你,应该把事情都讲清楚了吧。”

杨清宁点点头,道:“先皇与皇上有三年之约,三年内他不能找我,不能与我有任何联络,只要皇上能做到,便将封我为后的遗诏交给皇上。”

“听到这个消息,你可是十分惊讶?”

“确实是觉得不可思议。”杨清宁忍不住问出心中疑惑,道:“先皇为何会做如此决定?”

高勤不答反问:“你就不怀疑这份遗诏有假,是先皇为了稳住皇上故意为之?”

“我在宫中住了十几年,与先皇没少打交道,先皇是什么性子,我多少了解一些。先皇会对所有人使诈,唯独对皇上例外,从未有过欺瞒,所以我从未怀疑这份遗诏的真实性。”

高勤欣慰地笑笑,道:“先皇确实写了遗诏,让咱家收着,并叮嘱咱家,定要问过你的意愿,若你同意,才能将遗诏交给皇上。皇上回宫那日,便去找了咱家,要先皇留下的遗诏,咱家和皇上说了先皇的叮嘱,皇上便让咱家找个时间过来,问问你的意思,这便是咱家过来的缘由。”

“先皇为何……”杨清宁不禁有些动容,没想到凌璋竟对他这般好。

“咱家知道你想问什么,咱家当初也没想明白,便问了先皇,为何对你这般宽容,甚至可以说宠信。”高勤停顿了停顿,接着说道:“先皇说,若非有你,皇上早就死在了冷宫,根本不会有今日,你为皇上所付出的,已超越了他这个做父亲的。先皇还说,作为帝王,他深知必须除掉皇上身边的绊脚石,为培养一个合格的继承人扫清障碍。可作为父亲,先皇不想让皇上成为一个冷血无情的人,所以并未派人追杀你,还写下了这份遗诏。先皇了解皇上,也了解你,相信你们联手,定会将南凌发扬光大。至于继承人的问题,南凌皇室并未断绝,从中挑选一个合适的便可。”

杨清宁心里感动,眼眶也不禁有些发酸,道:“先皇对我如此信重,我无以为报,定好好辅佐皇上,将南凌发扬光大。”

“这般说来,你是答应要和皇上结为夫妻了?”

“我对皇上确实有情,这毋庸置疑,至于能否在一起……”杨清宁不禁深吸一口气,道:“即便有先皇的遗诏,怕是也难以说服这满朝文武。”

“确实。”高勤点点头,也是忧心忡忡,道:“如今有不少人在打皇上的主意。”

杨清宁苦笑着说道:“这是可以预见的,那可是皇后,一人之下万人之上,那么大的诱惑,谁不想争上一争。”

高勤安慰道:“皇上已做出应对,你也不必太过忧心。”

“我虽身体不好,却也不是那任人拿捏的软柿子,想要从我手中抢东西,还要看看他们有没有这份本事。”

高勤玩笑道:“这倒是实话。谁人不知,东宫的宁公公,可是南凌朝臣的克星,只要一出宫,定然会有人倒霉。”

杨清宁闻言顿觉哭笑不得,道:“公公这话听着可不像夸奖。我现在已不再宫中,公公还是换个称呼吧。”

“也是。此一时彼一时,如今这般称呼确实不妥,那咱家也随着他们唤一句‘杨老爷’吧。”

“公公当年没少帮我,不必那般见外,直接叫我清宁便可。”

“别人不知也就算了,咱家手中可有先皇遗诏,你以后可是南凌的皇后,怎能直呼姓名,这是大不敬。”

‘皇后’这个词用在自己身上,杨清宁总感觉说不出的别扭,道:“这不是还未对外公开嘛。”

“这是早晚的事。”高勤起身说道:“咱家还有事要忙,就不多留了,改日再来讨杯茶喝。”

杨清宁也随之起身,道:“那我送公公出去。”

高勤急忙阻拦,“你身子不好,就不必送了,万一有个不妥,皇上定会恼了咱家。”

杨清宁也没有面前,转头看向小瓶子,道:“长平,代我送送高公公。”

小瓶子应声,转头看向高勤,高勤没再多说,转身离开。

凌南玉回来的第二日,便正常上了早朝,一众大臣虽低垂着头,却时不时地偷瞄着凌南玉的表情,以判断他是否得偿所愿。只是凌南玉自始至终面无表情,甚至还当场发落了几名官员,让众人心中有些拿不准。直到几日后,收到肃王府的消息,才确定杨清宁回来的消息。

今日凌南玉上朝比往日晚了一炷香的功夫,朝中大臣三三两两地聚在一处,小声议论着今日凌南玉迟到的原因。直到听到小顺子的高唱,才急忙各归各位,等候凌南玉进殿。

凌南玉走进奉天殿,一众大臣纷纷跪倒在地,行礼道:“臣等参见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凌南玉步上御阶,坐在龙椅之上,俯视着殿中众人,扬声说道:“诸位爱卿平身。”

“谢皇上。”一众大臣相继起身。

小顺子见状扬声唱道:“有本启奏,无本退朝。”

在短暂的寂静之后,人群中走出一人,扬声说道:“皇上,臣有本启奏。”

凌南玉打眼一看,是礼部郎中王勉之,道:“所奏何事?”

王勉之深吸一口气,道:“皇上,先皇驾崩已三年有余,您的孝期已过,立后一事不能再拖,望皇上允准选秀一事。”

凌南玉眼中闪过杀意,道:“王爱卿说得有理,朕正有此意,以爱卿之见,由谁来主持此事较为稳妥。”

王勉之微微一怔,没想到凌南玉竟答应得如此痛快,沉吟片刻,道:“臣以为李尚书最为合适。”

凌南玉装模作样地点了点头,道:“还有哪位爱卿有举荐的人选?”

众人相互看了看,俗话说得好,事出反常必有妖,凌南玉今日的态度十分反常,那些成了精的老狐狸不敢擅动,便朝手底下的小妖使眼色,让他们先开腔探探路。

都察院佥都御史石文元出列,道:“皇上,臣举荐内阁学士黄文广黄大人。”

黄文广一听眉头直皱,慌忙出列,道:“皇上,臣有恙在身,恐难当大任,还请皇上恕罪。”

石文元一怔,看向黄文广的眼神满是疑惑,不过他们如今在殿上,也不好多问,只能暂时闭嘴。

工部郎中许未出列,道:“臣以为选秀之事事关重大,还是礼部的人主持初选最为合适。”

“臣附议。”

“臣附议。”

……

凌南玉看着出列的众人,眼中闪过冷笑,回来刚几日,他们便已耐不住性子。

“正如你们所说,选秀一事事关重大,你们的意思,朕明白了,会酌情考虑。此事今日便到此为止,是否还有其他事上奏。”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