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太监养崽搞宫斗(348)

作者:晴川泪相思 阅读记录

小敏子一怔,随即反应了过来,道:“老爷的意思是国公爷很有可能不是病死, 而是被害?”

“但愿我的猜测是错的。”杨清宁无奈地叹了口气。

等了约莫一盏茶的功夫,门外再度传来小柜子的声音, “老爷,青风公子来了。”

“请他进来。”

话音刚落,门帘便被人掀开,陈青风从门外走了进来,四年未见,当初活泼开朗的少年,如今变成了健硕挺拔的青年,只是眉宇间的英气被郁气所取代,一副愁眉不展的模样。

杨清宁站起身,打招呼道:“陈小公子,好久不见。”

“公公,现在不是叙旧的时候,还请公公随我去一趟护国公府。”陈青风说着便要上前拉扯杨清宁,被一旁的小瓶子拦了下来。

杨清宁摆摆手,示意小瓶子让开,出声问道:“公子如此焦急,可是老国公出了事?”

陈青风眉宇间难掩悲痛,道:“是,祖父殁了,父亲怀疑是被人所害,这才让我过来请公公,一查究竟。”

果然不出所料,杨清宁忍不住叹了口气,道:“长平,你去备车,随我去一趟国公府。”

“是,老爷。”小瓶子转身走了出去。

“我就是乘车过来的,公公坐国公府的马车便可。”

小敏子闻言出声说道:“老爷身子不好,受不得风。”

陈青风愣了愣,随即说道:“是我思虑不周,公公别见怪。”

“无妨。”杨清宁不在意地笑笑,道:“我已不再宫中服侍,公子还是换个称呼吧。”

陈青风眼睛亮了亮,道:“那我叫你一声‘杨大哥’吗?”

“有何不可,不过是一个称呼而已。”

杨清宁本就挺喜欢陈青风的,在经历了那次围杀使团之后,他对陈青风的好感更甚,叫他一声‘大哥’,听着也挺亲切的。

“杨大哥,你回来这段时日,我几次想过来拜访,可祖父他……”

杨清宁安慰地拍了拍他的肩膀,道:“老国公一辈子为国为民,让人敬佩,定能青史留名,这与武将而言是荣耀,老国公已是不枉此生,你也不必太过难过。”

“杨大哥有所不知,祖父虽病重,却还能撑上一段时日,至少能撑到京都,与我们见上最后一面,不曾想竟在进京都之前薨逝,而且死因存疑,父亲以为祖父极有可能是被人所害。”

“老国公的死因为何?有何存疑之处?”

“据祖父身边的贴身侍从说,祖父在死之前,神色癫狂,大吼大叫,根本不认人,看样子很像是中了某种药,可后来太医为祖父把脉,又未曾发现任何中毒的迹象,事出反常必有妖,定是有人对祖父动了手脚。 ”虽然陈明威在去西南之前,陈青风还很小,又是多年未见,可丝毫不影响陈青风对陈明威的感情,闻听陈明威出事,陈青风真的难以接受。

杨清宁听后,若有所思地点点头,道:“确实有些奇怪。”

两人正说话间,小瓶子从门外走了进来,道:“老爷,马车已经准备好了。”

小敏子也拿来了斗篷,以及厚重的外衫。杨清宁绕到屏风后,换上衣服,又披上斗篷,这才和陈青风一起出了卧房,上了院子里停着的马车。

车上,杨清宁出声问道:“太医可有说老国公的死因为何?”

陈青风答道:“太医说是心脏衰竭。”

“心脏衰竭……”杨清宁重复了一遍,随即说道:“老国公生前心脏可有毛病?”

陈青风点点头,道:“其实祖父在去西南之前,身体便出了毛病,随身会带着药。”

“原来如此。”

陈青风听他这么说,急忙问道:“杨大哥可是想到了什么?”

“还未得知具体情况,我也不好多说,待见到老国公后,再说其他吧。”

陈青风点点头,转移话题道:“杨大哥当年为何要离宫?”

“当时京中的形式太过凶险,而我的身子又不争气,皇上担心我无法安心养病,便派人将我送出宫,去了江南养病。如今南凌已定,北慕和西楚也偃旗息鼓,皇上便又把我接了回来。”这是杨清宁和凌南玉商量好的对外的说辞。

陈青风信以为真,道:“原来是这样,皇上待杨大哥是真的好!”

“皇上与先皇一样,是难得的明君。”

陈青风深以为然,道:“是啊,当年围杀使团,是多么惊世骇俗之事,万一消息泄露出去,那南凌将陷入万劫不复之境地。多亏皇上运筹帷幄,南凌才能顺利化解危机。”

“当初围杀使团,多亏了你们帮我,我本想着事后找个机会好好谢谢你们,只可惜走得太过匆忙,没来得及。原本回到京都,是有这个打算,后又听说老国公病重,我也不好登门,便一直拖到了现在。”

“杨大哥不用客气,身为南凌儿郎,保家卫国是本分,杨大哥深陷险境,是为了国家之安危,我们保护你,就是在保家卫国,是义不容辞之事。”

“我还是那句话,南凌有你们这些少年郎,将来必定更加强盛!”

“杨大哥谬赞了!”陈青风赧然地挠挠头,道:“我如今才是个小小的百户,根本不值一提。”

“你能不依靠家族,从小兵做起,一步一个脚印地做到百户,凭得是你自己的本事,这已经很了不起。更何况你才进禁卫军不到一年,便坐到了百户的位置,我相信你将来定前途无量。”

禁卫军不比前线的军队,虽然相对要安全得多,却也因此很难晋升,半年的时间做到百户,已经十分不易。

被杨清宁这般夸奖,陈青风心中有种说不出的自豪感,“其实我想去西南,可父亲不让,说我性子跳脱,需要好好磨练磨练,否则去了也只会给陈家丢脸。”

“边疆不比京都,尤其是西南,那里地形复杂,小国林立,他们为了生存,经常侵扰边境,随时都有可能面临战斗,那里的军士晋升是快,却都是拿命拼的。而禁卫军只是负责皇宫以及皇上的安全,一般不会有事,平常也不过是站站岗、训巡逻,两者根本没有可比性。陈大人不让你去,大抵是担心你的安危。”

就西南那边的广袤丛林,是南凌、西楚、东吴的交界地,却并未被三国剿灭,可见其地理位置之优越。

陈青风下意识地挺起胸膛,“男儿志在四方,况且我是陈家子孙,注定要驰骋沙场,若胆小怕事,岂非堕了祖父的威名?”

“你有这个志向很好。”杨清宁顿了顿,接着说道:“不过你现在还年轻,从未上过战场,也没指挥过军队,与那些久经沙场的老将来说,不过是纸上谈兵。而战场瞬息万变,身为领导者,每个命令都关乎无数人的生死,你确实该好好磨练磨练。”

两人就这样聊着天,很快便来到了国公府大门外。陈青风掀开车帘跟门房的人说了一声,门房的人打开侧门,让杨清宁的马车驶了进去。待来到陈明威所住的院门前,马车这才停了下来,杨清宁和陈青风相继下了马车,径直进了院子。

陈志方得了信儿,急忙迎了出来,拱手道:“宁公公来了。”

“大人有礼。”杨清宁还礼,道:“如今我已不在宫中侍候,大人还是叫我‘清宁’吧。”

陈志方神情一怔,随即说道:“清宁啊,这次怕是要麻烦你了。”

“老国公一生为国为民,南凌能有如今的太平,老国公功不可没,清宁能为他做点事,倍感荣幸,大人不必这般客气。”

陈志方眼中浮现悲痛之色,道:“父亲一生为国征战,作为儿子,却未能在身前尽孝,实在是羞愧难当!”

当年若非陈志方一时冲动,陈明威不会被凌璋派去西南,一呆就是十几年,以致于落得一身伤病,不过五十多岁便驾鹤西去。

“自古忠孝难两全,大人虽未在老国公身边尽孝,却做到了为国尽忠,老国公在天有灵,非但不会责怪,还会倍感欣慰。”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