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崛起1980(10)

姜红住在县里的招待所,采访完许如意就要把她送了过去,姜红却不着急:“我能去你家吃饭吗?这是我今天的饭票,我很感兴趣你生活在什么样的家庭氛围。”

许如意倒是不客气,直接收了饭票——实在是稿子寄出去还没回音,她穷啊。

然后就把人带去了小院。

这会儿许吉祥他俩都等急了,恨不得跟许如意报告他们这一天的收获,瞧见姜红倒是有些不自在,许如意直接说:“这是京城报社里的记者姜红,她想看咱们的生活,你们当她不存在就是。”

姜红:……

这话姜红听多了,却从没人当她不存在,今天算是见识到了。

霎时间,许吉祥就溜到了许如意身边,一边陪着她洗手一边叽叽喳喳说今天的收获呢,“姐,我去了几家废品站,不过咱们县城太小了,还是没有你那种杂志,倒是我看有套书不错,卖的也便宜,我就买了下来……”

她声音越说越小,许如意一听就是心虚了,问了句:“什么书啊?”

许吉祥立刻拿了出来,居然是一套四本1946年版本的《基督山恩仇记》,保存的还特别好,虽然过了几十年,除了有点泛黄,里面都是崭新的。

许吉祥正忐忑:“我觉得保存的挺好的,这套书也很经典,说不定有人喜欢。而且只用两毛钱。”

姜红看着那套书,不由诧异,居然手气不错,她张口想说点什么,就听见许如意淡定却肯定滴说:“你捡漏了。”

对这个版本的《基督山伯爵》许如意很了解,因为她导师就曾经淘换过这么一套,据说是公认最早的完整译本,很有收藏价值,当年导师花了一万块钱,还没这个品相好。

许吉祥的眼睛一下子就亮起来:“真的?那能卖多少钱?”

这个还真不好说,许如意只能说:“看喜欢吧,喜欢的人就愿意买,一百块也能掏,不喜欢的人就觉得很旧的书也就值得卖废品或者当柴火,但是好东西。卖的话去中学旁边蹲蹲中学教师,或者是去肃南大学那里,说不定有人喜欢。”

姜红都服气,许如意这个都懂?

然后又听她说:“你可以查查这个版本,是有历史价值的。”

许吉祥想了想点点头:“好。”

姜红彻底信服,连教育孩子都一起办了。

等吃饭的时候她问:“你弟弟你怎么不管?”

许如意笑着说:“他不用说,自己就会查。”

好家伙,还因材施教!

姜红不由问许如意:“你还有什么不会的?”

许如意指指桌子上端上来的饭菜,很诚实:“做饭,而且嘴刁。”

姜红:……

但很快姜红就认为这个缺点没什么,主要是许为民会啊。

第二天一早出发的时候,她还给了许如意一个提议:“我能预定点茶鸡蛋带回去吗?”

这茶鸡蛋是许为民煮的,前几天他俩就找到了一本手写菜谱,上面的人自述祖上当过御用大厨,也不知道真假,里面最简单最便宜的就是茶鸡蛋,许为民跟着方子做了试试,没想到意外的好吃,就成了许家经典餐目。

昨晚上姜红拿回去两个当早餐,没想到吃上瘾了。

许如意直接说:“没问题。”

不过这样欢快的氛围并没有持续多久,大城县就在燎原县西边,离着百十公里,车子到的时候才早上九点,车停在了大门处,许如意就下去跟门卫沟通:“我是燎原县机械厂的,锅炉我们修好了,也试运行过,一点问题没有,今天是来送货的。”

哪里想到,里面的门卫大爷根本没回答,反倒是随手一扬,半杯浓茶冲着许如意就甩了过来,她被司机小王拽着往后退了一步也没全躲开,唰的一声,全泼脚上了。

第8章 8

顿时,小王他们就不干了:“你这是干什么?我们来送东西,你怎么能泼人?”

老头伸出头来吐了一口,哼了一声:“你们还好意思来,要了我们这么多钱,给我们这么个破东西,耽误了我们多少工,没揍你就不错了,我们厂长说了,燎原厂的人一律不见,赶紧走!”

大家都气得不得了,撸着袖子就要上前理论,被许如意给拦住了。

“这是干什么?要打架啊?”

小王气呼呼,“他们也太过分了。我们东西是不好,但一直态度很好,修不好是真修不好,不是故意不修,怎么能这样?”

旁边的人也是这样,都有种被侮辱了的感觉,一个个脸色都不好看,供销科科长王川华还想找补:“他们是有点过分,咱们别跟他们一般见识。”

许如意却打断了:“过分是真的,不过也是我们自找的。”

这话一出,大家立刻看向她,尤其是小王,脾气大,直接就不干了:“许组长你这是说的什么话?”

“人之常情的话。”许如意根本没退缩,“我们是态度好,可是的确耽误人家事了。这是锅炉,要是咱们生产的是农药,结果不管用,农民打了药,病虫害还是不停发生,一年辛苦种的庄稼都糟蹋了,还跟人家说,我们技术不好,下次改正,人家不生气吗?”

这例子可是太鲜明了。

谁不知道农民种地辛苦,别说农民了,燎原厂家家都有小院子,种点蔬菜,要是遇到了这事儿,对方还敢这么说,肯定也是不愿意的!泼茶叶,吐口水那都是小事。

可是有那么严重吗?

许如意自然看出了他们的意思:“就是这么严重,我们两个月不开支,你们急成什么样?人家可是耽误了这么久的工期,人家不急吗?”

那肯定急啊,因为大家正在经历这种发不出钱,入不敷出的日子,一时间,刚刚还气鼓鼓的众人,谁也说不出什么来了。

姜红真是在心里给许如意竖了个大拇指,短短几句,许如意先声夺人、夸张类比,再将心比心,不但消除了燎原厂的怒气,还唤起了他们的责任心。

这丫头不过才十几岁,这么说话的艺术这么厉害?

果不其然,这会儿大家口风都变了:“那咱们怎么能再沟通一下?不能就等在门口吧。”“都拖了这么久了,赶紧按上吧,别再耽误人家了。”

许如意这才说,“王科长,你不是跟他们采购科科长陈大生熟悉吗?不如咱们去找这个人,就说拜访,不让进设备,私人关系可没说不能通报。”

王川华现在真挺服气的,你说这丫头,年岁不大,技术这么好已经逆天了,如今还这么明事理会处事,这是怎么养出来的。

他还记得,前几天郭培生提拔她跟邬汇雍闹了矛盾,他晚上去当和事老,郭培生说:“我用她不仅仅是她技术好,我是看到了厂子未来的希望。”

现在看,许如意的确有担当大任的能力。

他连忙点头:“我去问问。”

果然,门卫是不能拦这个的,不过也没放王川华进去,不多时,一个四十来岁的中年人就出来了,他没让王科长进厂子,出了大门:“老王你怎么来了。”

他没请人进去的意思,也没有带着找个地方坐坐的意思,显然,这厂子是严防死守,下了死命令,不要燎原厂的东西了。

燎原厂都看出来了,不过有了许如意刚刚的铺垫,王川华根本没在意,直接介绍了许如意:“老陈,介绍一下,这是我们厂锅炉攻坚小组组长许如意,许组长,这是大成厂采购科科长陈大生。今天是许组长带队。”

至于姜红,他则没介绍,许如意早就叮嘱了,不要拿着锅炉报的名头吓唬人。

姜红的确打眼,但许如意这么年轻就当了组长更惹人注意,陈大生挺意外的,“这么年轻?”

许如意笑着说:“是,我们郭培生厂长不拘一格降人才,我解决了蛇形管焊接缩孔所导致的漏点问题,郭厂长就让我进行锅炉攻坚组了。”

漏点问题居然解决了?还是这么个年轻小姑娘解决的?

大江流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