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崛起1980(9)

这个说法让姜红耳目一新,“讲讲看。”

“因为我们实在是底子太差了,如果不能走出自己的新路子,即便解决了漏点又有什么用呢。不过,你是记者,肯定是需要故事,所以我的讲述也得有趣起来,就从一个奇怪的板凳讲起来吧。”

这会儿他们已经到了三车间,这里是为了维修改造锅炉专门空出了一块地,如今一个高大的完好的锅炉正矗立在那里。

不过许如意先递给她的真的是一个奇怪的凳子,全部由弯曲的钢管焊接而成,敦敦厚厚,远比普通的钢板焊接麻烦许多。

“这就是我的敲门石。”

姜红觉得自己都被这个故事吸引进去了。

许如意在上辈子跟着导师,学到的第一课就是讲故事——导师的公司要融资,许如意那会儿觉得,只要有专利有技术,这不是手到擒来?后来才发现,没有好故事,人家是不投的。

在那个年代,好酒也怕巷子深。

但在这个年代,包装广告一切都刚刚起步,就连日后常见的用故事讲述新闻的理念都没有兴起,许如意简直降维打击。

当如何被分到车间,如何找郭培生证明自己不被相信,如何焊接凳子证明等等讲完了,姜红甚至给许如意鼓了掌。

有了这个前提,后面的采访就容易多了,稿子已经寄出还没收到,许如意留有底稿,直接给她看了,姜红既然在锅炉报当编辑,自然也是懂行的,尤其是许如意还让杜梅现场演示了一下,姜红直接认定:“这法子完全可行,如意,你要是发表出来,可是解决了不少锅炉厂的难题。他们要谢谢你了!”

不过,当看到维修改造完毕的锅炉,姜红的评价并不高:“已经是很多年前的淘汰炉,虽然你做了改造,解决了难以维修等部分问题,但实际上,这款锅炉热效率很低,完全没必要。”

她这么一说,陪同的徐磊都有点无奈,谁不知道,可是他们只有这一种炉型。

“对,的确是这样,这台我们主要是先修好给大成螺丝厂使用,毕竟它用的比较急。但随后我们会推出新的炉型。”

姜红眼睛都亮了,“什么炉型?”

许如意并没有隐瞒的意思,锅炉这个行业看着很不起眼,其实非常重要,80年代正是夏国经济腾飞的年代,所有的小加工厂小作坊但凡涉及加热,必须得有锅炉。

所以,这个看不见却又实实在在参与到改革开放当中的行业,就算她想要参与的机床行业,每一个零件的铸造也就离不开锅炉。

如果能够快速的提升锅炉品质,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现在锅炉发展三个方向,一种是沸腾炉,现在我们使用的大部分是这种,是为了适应煤矸石改造而成的,虽然排尘量大,操作复杂,但还是主流。

一种是往复炉排,这种排烟量更小,更环保。另一种是适应中质煤的中质煤炉,这个分类就更多了。”

许如意说的头头是道,姜红也忍不住点头。

七十年代开始,我国煤炭质量下降,所以大部分锅炉都改造成了劣质煤锅炉,就是沸腾炉。但这两年,供煤质量开始上升,环保的理念也更深入人心,所以往复炉排和中质煤炉需求变大。

许如意虽然地处燎原县这样一个小地方,没想到视野却很大,不过她还有疑问:“你们厂能力有限,主要想发展哪一类呢。”

在她看来,其实小型热水锅炉更好,简单易做,而且现在建设家属院的工厂越来越多,肯定要供暖的,需求量也大。

没想到许如意却说:“近期一个都不做,中期的话考虑沸腾炉。”

姜红忍不住说:“不做?那你们干什么?生产手推车吗?”

许如意就说:“您跟我来。”

她直接将姜红领到了办公室,跟李远征说:“我给苏厂长打个电话。”

苏厂长?姜红立刻想到了一个人大成螺丝厂厂长苏国强。

许如意也没跟她解释,而是直接播出了号码,当接通后,还打开了扬声器,嘟嘟嘟的声音随之传了过来。

很快,那边电话啪的一下,就被按断了。

姜红很意外:“他们不接?”

许如意点点头,又再次拨打了一次,这次嘟嘟嘟响了一会儿后,大概是知道不接就一直响,那边终于接了起来,不过第一句话就不怎么客气:“郭厂长,你不要再打过来了。”

许如意直接说:“苏厂长,我是燎原厂锅炉攻坚组组长许如意,郭厂长告诉您了吧,漏点问题我们已经解决了,还对锅炉进行了改进,现在经过两天试运行,完全没有问题,我们想送过去,您看方便接受吗?”

这话说的明白又清楚,可偏偏苏国强根本不信:“不用,你们哪次不是修好了两天又坏,我没空陪你们耽误时间,这台锅炉我们不要了,货款你有钱赶紧退回来,否则的话,我到市局省厅告你去。”

“别以为随便糊弄我,退回来就不用还钱了。”

然后啪的一声,又挂了。

许如意这才看向了姜红:“这就是我们的问题,我们没有信用了。生产任何炉子,有人要吗?”

这倒是不出姜红意外,苏国强如果不是很倔的人,也就不会撕破脸写信曝光了。

她饶有兴趣地看着许如意:“你这是在喊冤吗?”

许如意摆手:“这是我们自己的问题,我们会自己解决。我想说的是,请您如实记录,如果一个厂家只想着挣钱,不注重设计,不注重质量,会遭受什么。”

“我还有个想法,您想不想做个长时间调研。看看不过是一台锅炉没有做好,我们需要付出多大的代价才能挽回名誉的损失,客户的信任?”

这……

长时间跟踪采访其实他们也有的,但都是先进厂,明星厂这么做,谁会没事去跟踪报道一个负面缠身的厂子?

更何况,燎原厂实在是太不起眼了。

它小,设备落后,没有过任何的辉煌,甚至在来之前,她觉得,经济发展如此迅速,它可能没几年就会跟其他的乡镇小厂一样,倒闭关门。

用专业的话说,它没有任何的特殊性,根本没有报道的点。

但现在,姜红发现,这个提议居然并不突兀,甚至,是她没想过的好。

因为,许如意给这个厂子赋予了特殊性。

她把燎原厂臭大街的劣势,愣生生转化为了记忆点,甚至给它安上了一个不能忽视的主题——目前包括但不限于锅炉行业里存在的为了挣钱不顾能力,匆忙上马忽视质量的问题。

而这种现象,正因为大家一心奔挣钱,在逐渐发生。

她来之前,主编看到连续不断的曝光信,还一起讨论过,仅仅是曝光并没有多大用处,他们需要给这个行业一个警钟。

没想到,许如意要让燎原厂成为警钟,但谁能说,当她带着燎原厂挣扎起来的时候,它会不会成为行业标杆?

姜红忍不住看向了许如意,这个年轻的,甚至红润的脸上还有这小绒毛的女孩,怎么能够这么有远见有魄力有城府?

她根本无法拒绝,甚至有了些兴奋——为自己能够目睹一个精彩的力挽狂澜的故事。

“我同意。”

不过姜红揶揄道:“苏厂长不同意,你准备怎么做?你肯定是想从大成厂这里,找回信任吧。”

许如意也坦然:“想要恢复名誉没有捷径,我只能带着锅炉去实地看看,电话远不如面对面的沟通。当然我还有别的办法,但这是必须做的。”

姜红其实很好奇许如意还有什么办法,但是她觉得,作为一个跟踪采访者,她不应该去提前知道许如意的打算,她应该以一个目击者的身份来观察这一场信誉搏杀。

带姜红离开办公室去见郭培生的时候,许如意发现邬汇雍在看她,不过当她扭过头,就又撇开眼了。

许如意摇摇头:这倔老头!

大江流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