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崛起1980(385)

如果……如果……没有会是怎样?

他们也许会好一些?

但世界上最不可能发生的事情,就是时光倒流,即便他如何后悔,他也需要走下去。

他最终还是接过了电话,好在,打来的并不是其他人,而是他的妻子,她已经岁数很大了,和自己一样是一位老人了,她像年轻的时候一样问他:“晚上回来吃饭吗?”

长川光太想到了年轻的时候,他会如何回答:“哦不亲爱的,我实在是太忙了,你知道的,我们的订单太多了,我没有时间,不过我一定会今早结束工作,回家去的。”

但现在,那一切仿佛如梦。

他再也不需要为了企业的发展而不回家了,因为,他们还有什么?

电话对面的老妻还在等着,他说:“好。我这就回去。”

不过当他打开门,他站住了,他的办公室门口有着一块休息区,是给等待着见他的人准备的,而现在,那里满满当当。随着大门敞开,所有人都站了起来。

他认识这里面太多的人了。

有机床协会那些公司的负责人,当然,跑到这里等他而不是打电话给他的,必然不是什么大企业,但他知道,这是日本机床行业的中坚力量。这里面还有东陆各厂的负责人,他们的普通金属切割机床厂,数控机床厂,还有机械臂等等,此时此刻都等在这里。

他们每个人都欲言又止,他知道,他们大抵是想问他的,为了抑制燎原厂,他们签下了太多的合同,汇率的突然大幅度上升,让他们的成本高居不下,他们该怎么办啊。

是啊,他也想问问该怎么办啊。

谁来告诉他,为什么要这样办啊。

可他必须要说些什么,毕竟,他是封锁计划的提议者支持者倡导者以及实施者,毕竟,他还是日本机床制造协会的会长。他得给这些会员们找出一条路来。

所以,当终于有人开口说:“会长,我们要怎么做?”

他终于回答了:“两条路,要不坚持合约静待花开,要不毁约自保。”

这两条路是截然不同的,咬牙坚持,那是亏了自己也要信用,赌的是日后的合作,选择毁约是保障目前,放弃了外贸。

有人问:“会长,您建议我们选什么?”

还要听他的建议吗?长川光太抬起头,目光从所有人的脸上掠过去,他们的确在看着他,这让他有些愧疚又有了些底气,他的内心深深地叹了口气,然后站直了,他说:“目前我们对燎原厂的封锁计划完全失败。当务之急,是如何生存下去。”

这个结论纵然大家早就在汇率飙升的时候想到了,可是从长川光太嘴巴里说出来,大家还是有些伤感。

这不仅仅是宣布一个计划的结束,还在宣布一个时代的结束——那个他们奋勇前进,认为日本的机床产品可以取代全世界的时代过去了,现在,他们居然需要保命,需要想办法保住工厂,这简直是太荒谬了,又太悲哀了。

不少人的脸上都出现在悲戚之色。

瞧着这些表情,长川光太只觉得眼眶酸涩,怎么……怎么就会到了这个地步呢?即便是已经将自己关在办公室里许久,即便是读过那么多经济学的书,研究过那么多关于美日关系的分析报告,可他还是觉得,怎么就那么快呢。

他无言以对,只能深深地弯下了腰:“对不住。”

这句话一出,无数人心中都是叹息,甚至有人直接掩面而泣,呜呜的哭声在整个楼道响起,甚至有人捶胸顿足。

长川光太再次抬起头,眼泪也啪嗒一下落在了地上,他的身形已经有些晃荡,后面的秘书手快的扶住了他,若是平时,他根本不会愿意在这样关键的时刻,露出如此怯弱的姿态,但现在他没有拒绝。

他原本就是一个年逾古稀的老者,过去的日子他看起来神采奕奕,仿佛只有六十岁,但现在,老态一下子出现了,他的眼睛是浑浊的,面部满是皱纹,背部也驼了下去,他就是个老人了。

他甚至忍不住再次流泪。

是啊,怎么就走到这步了呢。

但是,作为会长,他还是惦记着整个行业,所以即便此时他已经觉得难以自持,还是坚持地说出了自己的建议:“我还是建议前者,留得五湖明月在,何愁无处下金钩。”

不少人纷纷点头,呜呜的哭声中,长川光太说:“走吧。”

只是,没有饭吃的时候,谁会想着东山再起呢。

长川光太回去感伤了一回,又觉得,日本机床行业有着如此多的有志之士,怎么可能被打倒?所以,他很快就振奋了精神,统筹谋划,东陆是第一家宣布继续进行所有合约的日本机床厂,随后宣布的还有长崎和古田等几家大公司。

但也仅有他们了。

更多的机床公司选择了支付一部分违约金毁约——过去签署的合同价格一概不认,如果想要再续约,那么需要以我们新的价格重新签约,那是什么价格呢?比原本他们的售价还要高,因为汇率涨了。

这看起来很理智,毕竟,在性命攸关的时候,还讲诚信吗?

此时此刻,日本人所谓的诚信,所谓的工匠精神再也不复见。

许如意这边得到的消息是:长川光太对此非常恼火,曾经破口大骂那些公司自掘坟墓。当然很多人虽然做了,并不愿意被人这样的骂在脸上,于是自然有了一番争执,譬如认为长川光太肆意妄为,导致了他们的无力应对。长川光太为此辞去了会长的职务,至于是谁接任,目前还不知道。

于是1987年的日本机床行业,乱成了一锅粥,外有各国公司对他们的不满,内有他们之间的相互攻讦。

当然这也代表着日本机床行业在国际上,用数十年造就的信誉崩溃。

不过燎原厂一开始也就是看看热闹,很快就没人关心了,毕竟,美妙电视购物频道依旧在24小时直播。燎原厂和日本的机床比试已经进行了整整两年,还没有分出胜负,但分不分出来已经没有没有必要知道答案了,毕竟,能够坚持两年保持如此高的精度,这足够证明燎原厂数控系统的优越。

而且他们的价格同日本的是一样的,也就是说,将订单交给燎原厂和夏国的机床厂,他们得到的设备不会质量变差,也不会提高成本。

还有比这个更合适的选择吗?

所以,这两年因为封锁计划,只能转向内贸,在外贸方面已经沉寂了的夏国机床行业,在这个夏天突然间就火热起来。

先打到燎原机床厂销售部的是老朋友卡索集团,因为好几年不进行外贸了,所以对方操着一口流利的英语自报家门的时候,接电话的张元都有点没反应过来,这谁呀一大早就说鸟语。

不过很快,他听到了关键的信息:“我是卡索集团的采购经理卡特,曾经来燎原厂参观过,我们也有过不错的合作,我们现在有一套柔性制造系统的计划,不知道你们感兴趣吗?”

张元的心突然间扑腾扑腾跳了起来,居然是一年前见过面的卡特。

那会儿卡特在他们车间待了两三天,那叫一个迷恋,那叫一个评价优异,他的心被撩得火热火热的,还跑到许如意的办公室报喜:这次肯定能谈成!

结果呢,对方就定了几套普通数控机床,拍拍屁股就走了,所谓的柔性制造系统,一句话都没提。

谈成个屁!

那会儿他挺沮丧的,觉得自己也不是无知小儿,怎么就被人忽悠了呢。许如意告诉他,该是咱们的就是咱们的,不过是早晚的事儿。他那会儿认为厂长已经被气坏了,毕竟谁听过许如意骂人啊。

哪里想到,他现在听到了什么?卡索集团真回头了。

张元挺疑惑地,若是原先,为了留住订单,他肯定会小心翼翼,但现在他已经反应过来了,这家伙不可能跑了,他们舍不得钱又不想放弃质量,除了燎原厂还有谁?张元直接问:“不是说你们签约的古田铁工所宣布,无条件履约吗?怎么又来找我们?”

大江流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