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崛起1980(41)

这行动太给力了。

许如意顿时觉得就有了从服装店买了衣服回去一搜,居然和网购一个价的感觉,平衡了。

心情好了,她也有干劲,下午她就跑了一趟市局,如今她已经是市局的常客了,第一次来的时候,门卫王大爷还盯着她的介绍信,问苏国强她是谁,生怕放进去了个不法分子。

如今王大爷已经跟她熟悉的不得了,每次她签到的时候,还跟她唠嗑:“你们厂子可是越来越红火了,你不知道,我这里昨天收到了八封信,今天收到了二十二封,张局都拿走了,你可真厉害。”

许如意就说:“多谢夸奖,我最爱听了。”

王大爷顿时笑了,他就是喜欢这样大方的小姑娘,该说说该笑笑,一看这孩子干事就痛快!

“张局在办公室呢,今天忙得一下午都没出来几趟!”市局办公楼是过去的一所小学改的,所以都是单面的,办公室出来有个走廊。

院子又不大,王大爷这位置,对领导的动向掌握的准准的。

许如意点点头就上去了,果不其然张维在看资料,听见她敲门,就说:“我就知道你今天肯定来找我,熊广涛他们去找你们了吧。”

许如意就来问这个的,“怎么回事。”

被上级重视的事儿,张维肯定要跟许如意聊聊的,就把武大成去开会陆厅长问询和指示的事儿说了。

许如意现在根本接触不到省厅呢,自然对陆厅长也不熟悉,张维给她介绍:“全名陆时章,从部委下派下来的,非常年轻,是省厅最年轻的副厅级干部。”

许如意就问:“他负责什么?“

张维回答:“纪检。“

许如意沉默了一下,想想也是,下派下来肯定不可能一开始就插手重要项目的,不过显然,他点评燎原厂的事儿,也想找点事儿干。

不过这对于燎原厂这个刚刚起步的县级厂太远了,陆厅长就算是想抓个典型,也得等他们把锅炉卖出去,所以许如意问清楚了也没多想。

她要说的是现在的事儿,她就把熊广涛已经确认要合作,其他几个厂子都聊的不错的事儿说了,张维就算知道许如意巧舌如簧,也不得不佩服她的应变能力,这几位可对燎原厂非常介意,居然也能说动?

她不由想到了手上的秋交会的事儿,马上又要到提交秋交会名单的时候了。

肃南市的工业产品实在是……拿不太出手。

往年里,他们一般成交的物品也就是独轮车、化肥、玻璃灯罩、各种刀具,还有锻造厂的一些轴承五金。

样数多单价少,最重要的是大家都生产这些,别说各个省之间了,南河省其他市也是这些东西,为了成交利润已经压得几乎没有了。

去年他们的出口创汇才二十五万三千块,排南河省倒数第一。

张维倒是相信,许如意肯定有招能卖东西,但是,他们的锅炉刚刚设计完毕,还没有落地生产呢。

怎么时间不快一些呢!

张维的样子自然引起了许如意的注意,“您这目光看着我,张局,这是有事啊。”

许如意年轻爱开玩笑,张维虽然看着严肃,但对许如意却是很包容——她想到了她年轻的时候,一门心思干事情的样子。

所以许如意说话随便,她也不觉得,反而有事是真说,点了点正在写的名单说:“秋交会要开了,我正愁咱们的产品,你们燎原厂要加油,争取上明年的春交会。”

许如意看了一眼,上面列了不少厂子,经过这次锅炉升级改造,她大多挺熟悉了,各厂的厂名后面,则写着他们的产品。

这里面没有燎原厂,这意思太明白了,就是这次没你们的份。

许如意是知道广交会的,她曾经在网上购买过一个外贸小桌子,上面还贴着瓷砖非常好看,当时卖家就说是广交会的库存,许如意专门查过。

广交会一年两届,春天是四月进行,秋天是十月举行,没想到这么早就要报名单。

这个时间点对他们不怎么有利。

新锅炉落不了地,他们现有的产品,除了独轮车没有合适的产品参展——但独轮车是一家叫凌河县机械厂的产品,显然不会给他们的。

不过许如意不准备放过这次秋交会——实在是,他们太穷了。

改造锅炉的确是挣钱,可都是辛苦钱,要是有钱的话,人家早就买新炉子了。其实恢复名誉的意义远大于挣钱,但也不能不做,这是为了以后他们卖锅炉铺垫的。

许如意就说:“其实我们也有产品的,怎么样才能给我们一个名额?”

张维倒是不意外,许如意生命力蓬勃的就跟地里的野草一样,身上发生什么她都不意外,她只是疑惑:“你们有什么产品?独轮车可不行,凌河县的独轮车这些年销量一直很稳定,每年都能订出去不少,也是我们创汇的主要产品。”

“还有那些大家都能生产的产品也不行,咱们都有有过外贸经验的厂子,轮不上你们。”

这个许如意自然知道:“您让我回去计划一下,到时候给您写份报告。”

张维就说:“八月十五日之前要交上名单,你别晚了。”

许如意连忙应了,临走前,她还跟张维要来了看了锅炉报寄来的信件,张维居然都拆开看了,也不知道哪里来的时间。

她已经将三十封信分门别类,“这是提出表扬的,没什么内容。这是对蛇形管焊接提出自己想法交流的,这个是求助的。”

表扬的最多,足足二十二封,交流的有五封,求助的只有三封。

许如意拿在手里,准备回去都瞧瞧,还跟张维说了:“最近我过几天会让人拿一次新的信件。”

倒是夹具厂厂长刘福生没想到,赵光群他们一群人,上午去了燎原厂,下午居然集体来夹具厂了。

他第一反应就是怕不是被许如意赶出来了吧!虽然苏国强和张清江都把许如意吹的天上有地上无,但他可听熊广涛说过第一次见许如意的事儿,小丫头咄咄逼人,很是厉害!

他这会儿正陪着北河省锅炉厂的技术员,在车间检查锅炉,人家忙上忙下,他帮不上忙,倒是有空,直接就出去接人。

赵光群他们虽然是不约而来,但也不会让他们待在大门口,而是跟燎原厂一样,直接请进了会议室。

刘福生一进来,就扫了一眼,六个人就熊广涛不在,问了句:“老熊呢?”

王爱山就说:“他说有事,又去找许如意了。”

刘福生挺意外的,熊广涛不是挺讨厌许如意吗?怎么还找她?他不由看向了王爱山,“上午感觉怎么样?”

都是老朋友,他们不可能有事也不说,直接就将在燎原厂的待遇说了,王爱山还加了一句:“人虽然年轻,技术水平很高,最重要的是,知道我们想要什么,很诚恳。搞的我们根本没法拒绝。”

刘福生一听就知道,眼前这几位老兄弟对燎原厂的观感都变了。

从昨天晚上的不怎么看得上,不怎么情愿,变成了印象不错,可以考虑。

刘福生不得不承认,许如意真挺厉害。

不过他也有自己的想法:“这都是小恩小惠,这些问题,谁来给你们升级锅炉,不都得给你们解决吗?燎原厂虽然火热,但你们得看根里,他们出了大成螺丝厂,并没有任何经验,你们还是小心点。”

今天之前,赵光群他们也这么想张清江,不就是改造方案做的详细点,怎么就那么信任许如意?可今天,亲身感受过后,他们不这么觉得了。

他们当了这么多年厂长,这种小恩小惠,他们没给过,也没听说哪家给的。而且,许如意还直接说,就算不用也奉送技术指点,有求必应。这种仗义他们同样做不到,也没听过有厂家做到。

不过都是成年人,虽然心里反对,也不会直接说出来。

大江流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