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回古代搞刑侦(701)

作者:历青染 阅读记录

那人嘟囔了一句:“何况东州的官府对这些事情也是懒得管。”

庭渊没听见,伯景郁听力好,听得一清二楚,问:“为什么官府懒得管?这些不就是官府该管的事情吗?”

那人不再说话。

宋诗杰问庭渊:“大人,您找我过来是想了解什么情况,我一定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庭渊请他坐下,随后问:“案发当日,你在哪里,你在做什么?”

宋诗杰原本刚坐下,噌地一下站了起来,满脸震惊地看着庭渊:“大人,你怀疑我?”

庭渊没有任何表情地与他说:“例行询问罢了,不用紧张。”

江迷山也不知道庭渊如何做到在面对宋诗杰的时候如此平静。

他反正是脸上火辣辣的。

宋诗杰看庭渊一副你今天不回答你就不能走,你不回答就是你心里有鬼的表情,强忍着心中的委屈说:“当日中午我在账房,是他们发现我哥被人杀害后叫我,我才赶回家中的。”

“可有人能够为你作证?”

宋诗杰摇头:“没有证人,我毕竟不是朝廷的正式官员,只是他们聘用算账的,只管衙门里的日常开销,进出记账,我办公的地方与官员不在一起。”

庭渊问:“那你平常中午用饭是回家用?”

宋诗杰点头:“我时间很自由,我想回家吃就回家吃,不想回家吃跟衙门的人一起吃也是可以的。”

庭渊哦了一声,“那你当天是在衙门吃饭的?”

宋诗杰:“是,我和很多人一起吃的中午饭。”

“午饭过后你干了什么?”

宋诗杰:“在衙门休息,家里没人,我也回不去,也不想去我哥那里取钥匙,所以我就在衙门里趴在桌上休息的。”

宋诗杰说完这些后,依旧觉得自己的心里委屈:“我怎么可能杀我哥,我哥对我很好,这么多年也没觉得我们是累赘,一直养着我们一家子,不断地贴补我们,嫂子也会帮我媳妇带孩子,我和我哥又没有仇怨,而且我孩子在书院读书,也是托了我哥的福,未来我哥肯定还能升,前途无量,他是我的靠山啊。”

“常理来说你当然不会杀你哥,但若有些不可告人的原因,这谁也说不好。”庭渊道。

宋诗杰听他这话,觉得他是铁了心地要认为自己是凶手,说道:“我不是凶手,你就算抓了我,我也不会认的。”

庭渊:“所有人都有不在场证明,只有你没有,杀你哥的人,就是偷走钥匙的人,而杀你哥的凶手需要满足三个条件。”

“第一:案发时间段内,衙门进出所有的守卫都说没有看到陌生人进入过,排除了外人进入衙门作案的可能。”

宋诗杰反驳道:“万一对方是个武功高强的人,翻墙进入呢?”

庭渊道:“能够偷走的钥匙且不引起任何人怀疑,这个人就只能是衙门内的人。”

“衙门内有很多人,你为什么就会觉得是我。”

“因为他们都有不在场证明,而你没有。”

宋诗杰:“可我不是凶手我也没杀我哥,你不能以此污蔑我是凶手,我不会认罪的。”

庭渊道:“别急,我还没说完证据,还有第三点,那就是韶音误入案发现场后,没有产生任何的叫声,也没有选择逃离现场去找人过来,而是直接被人捅死了。”

“可是这也不能说我是凶手。”宋诗杰依旧不认。

庭渊继续自己的分析:“能够让韶音不发出尖叫不去找人,存在两种情况:一是她不能发出叫声,二是她主观意识上没有发出叫声,或者说他来不及发出叫声。”

“第一种情况韶音可能被人捂住口鼻,或者是弄晕,在她的身上没有发现任何挣扎反抗的痕迹,以上两种情况都能排除,那就只剩下第二种了。”

“也就是她自发性地没有选择呼救。要么是来不及,要么是有人不让她呼救。”

江迷山听着庭渊的分析头头是道,频频点头,却依旧听得迷迷糊糊云里雾里。

庭渊摸着腰上的玉佩,继续往下分析:“无论是宋诗文还是韶音,两人身上都没有抵抗伤,被凶手一击致命,足以说明两个人对凶手都没有防备,但结合实际的情况,宋诗文发现自己的钥匙被人拿走回家看到大门敞开会毫无防备吗?韶音回家看到自己的东家被人杀害倒在血泊中为什么还会毫无防备?”

江迷山终于能跟上庭渊的思路了,高兴地说:“因为她认识凶手。”

庭渊看了他一眼。

伯景郁也没多追究,赶着回屋去找庭渊。

庭渊听到了隔壁念舒的哭声,已经醒过来了。

听到有人推门,扭头看向门口,想知道是谁,看到是伯景郁的那一刻,他一头从床上翻起来。

鞋都没穿,直接冲过去抱住伯景郁,“你终于回来了!”

伯景郁将庭渊托起,亲了他一口后说:“我回来了。”

第351章 小别新婚

第11章

这一刻庭渊是彻底地安心了,以后就不用再担惊受怕。

他细细地将伯景郁打量了一番,除了比之前瘦了一些,晒黑了一些,其他一切都好。

庭渊用亲吻表达了自己对伯景郁的思念,伯景郁回以亲吻。

“一切都处理好了吗?这次回来,你就不会再走了吧。”

伯景郁在亲吻庭渊的间隙说:“不会再走了,放心。”

两人亲昵了许久。

庭渊承诺他:“你将自己知道的事情如实相告,你的家人,我们会送到安全的地方。”

于会长经过一番挣扎后,决定将自己所知道的一切都和盘托出。

“李青云确实是被诬陷的。”

听到这句话,庭渊松了一口气,这件事终于能够被定性了。

于会长道:“诬陷他的人不是我,是计家老大,计家和李家多年来一直都是竞争对手,计家的酒,站在我们的角度来看,并不比李家的酒差,但销量相差能有十倍,同光城一年往外销的酒,六成都是李家的,计家和张家只能从剩下的四成里面分。”

“只是如此,大家倒也能继续搭伙共事,可偏偏李家萌生了要退出果酒商会,降价果酒,恢复平价的念头,这无疑是损害了大家的利益。计家老大暗地里买通了计家的制酒师,里应外合地给李青云做了一个局,在李青云参赛前夕,故意烧毁了他留样的酒,而后又在李青云参赛当日,让这位制酒师站出来揭发他。”

“先将李家推上风口浪尖,而后再收买李青云身边的人,由他们站出来指证李青云剽窃,到时候再由商会出面,以给广大群众一个交代为理由对李青云实施禁赛,而后再对李青云家的酒坊进行封禁,不给他们家的酒发销售许可证,李家即便是退出了商会,短时间内他们也不能对外销售自家生产的酒,来为其他家争取更多的时间。”

于会长所坦白的内容,和庭渊等人调查出来的内容相差无几。

庭渊问:“当初站出来诬陷李青云的人,后来突然就在家中酗酒身亡,是杀人灭口?”

于会长点了点头:“没错,也是计家老大干的,人是他收买的,他担心对方以此要挟或者出尔反尔,派人去将他杀了。”

“李青云的小舅子站出来指证李青云剽窃是真的,背后也是计家老大在操控吗?”

“是。”

话已经说到这个份上,于会长自然不会再有任何的隐瞒,“李青云的小舅子和一个歌姬生了情愫,将歌姬养在隔壁的锦簇城,每个月往返两个城池之间,不知道怎么回事,这消息传入他正室夫人的耳中,两人在家里大闹,正室夫人一气之下便踹了对方一脚,没想到给踹坏了,而外面的女人有了身孕,腹中胎儿再有几个月就能生产,李青云的小舅子失去了在那方面已经不行了,这孩子就是他们家唯一的血脉,便想着将那女子以妾室的身份娶进门,作为交换条件,对正室夫人的行为既往不咎,这件事闹得城中人尽皆知,李家当时因为李青云被诬陷的事情忙得不可开交,计家老大便让人绑架了这个女子,以他们家最后的血脉来威胁李青云的小舅子做伪证帮助他们诬陷李青云剽窃。”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