嫁纨绔扶摇录(75)

作者:茉上霜 阅读记录

“姜瓷,昨天在良辰观到底出什么事了?”

“能出什么事?”

姜瓷心虚,掩饰的笑:

“我不过白问一句,毕竟那时候不是……”

“那时候是那时候,现在是现在。何况那时候我也说了,亲是真的,卫夫人也是真的,只要你愿意。”

姜瓷抿了抿嘴唇,不知道再说什么,也怕说多漏嘴。那些事挑开了说明了,难堪的是两个人。她怕心意大白,他负担更重,又怕他瞧不起她,轻而易举又变心,未免是个轻浮的姑娘。

“嗳,我就是白问一句,没什么。”

她知道终究还是露了破绽,卫戍的警觉不简单,忙打点精神,逃避似的往厨房去了。

一路上走的太快,冷风刮着脸,生疼的叫人想哭。她盼着能留在他身边,又怕留在他身边。日日对着一个心里装着别人的心上人,小心掩饰自己的知情,掩饰自己的真心,竟然是这样的煎熬。

她觉着自己真是得寸进尺痴心妄想了,当初和顾铜时就盼着他好,他要娶她了,明知他心里惦记王玉瑶,可她还是高兴。但如今怎么就不行了?她怎么就这么在乎卫戍心里那个人?怎么就那么发疯的想要他喜欢自己?她要是不知道多好?踏踏实实留在他身边,高高兴兴做卫夫人,许哪一日,小女儿娇羞的同他圆房。

分明不到午饭的时候,姜瓷蒸了几块点心带回去,才进屋,外头阿肆扬声大喊:

“公子!孔府遣人来送年礼!”

卫戍掸了掸长袍出去,小厅里接待,姜瓷在外稍间又拿起针线,听外头低低说话,卫戍的声音沉稳低醇,没多久来人告辞,阿肆送他出门,卫戍转进外稍间,那人走到院子回头一眼,便顺着窗口看见里头坐着绣花的小娘子,娟秀娇媚,端是一股好颜色,凭白有几分眼熟,他又辨了辨,陡然看见她颈子下头挂着的一个老旧的小锦袋,顿时惊喜。

“阿瓷!”

卫戍的脚步倏然顿住。

姜瓷抬头望,隐约见院子里有个人,却瞧不真切,那人在外又叫一声,她起来推开窗,便看见了外头俊朗的青年,高头大马,她仔细辨认一番,倏然惊喜:

“康虎哥?”

卫戍看过去,姜瓷便在窗子探出半个身子。

“你怎在这里?”

“哎,那年离家,没地方可去便从军了,我现在……一言难尽呢!你呢?你怎么在这里?我都认不出你来了!你可真是……脱胎换骨啊!”

康虎兴奋的不行,毫不吝惜的夸赞。姜瓷有些难为情,那模样在卫戍看来仿佛羞涩。她竟理了理耳边碎发:

“我,我也来盛京了。”

“你在这府做什么?主人待你可好?”

康虎误会姜瓷在此为婢,姜瓷张了张嘴,却终究没有解释:

“好,很好呢。”

卫戍的心往下沉,康虎指了指她颈子下头的锦袋,笑容深了许多:

“你还戴着呢。”

“嗯。”

姜瓷垂眼,攥住锦袋。

卫戍的心仿佛被重重一击,那头发,是康虎的?他在外头看不见的角度,重新打量康虎。不觉中攥起拳,眼神锐利如刀。

两人说笑几句,姜瓷似乎才想起卫戍,回头歉然看他一眼,压低声音对康虎道:

“回头再说吧。”

康虎笑:

“好!等我得空来寻你!”

姜瓷点头,目送康虎离去。她脸上笑容比这一日对他时诚挚的多,甚至因乍然得见旧相识高兴的双颊泛红,也做不得假。卫戍强忍着问:

“你们认识?”

“是呢,他是苍术县康婆婆的孙子,就是……”

她想了想,高兴道:

“咱们大闹顾县丞家那一天,走时叹气的那个婆婆!”

康婆婆那日叹息,这苦命的丫头,总算时来运转……

卫戍自然没记起来,他只见姜瓷高兴的说话。

“从小到大,若说有人肯对我和善些,便是康婆婆。康虎是她长子长孙,但康虎爹娘意外早亡,康虎投靠叔父,那时候有人欺负我,他会替我打回去。不过没多久康家二婶嫌养他累赘,把他赶走了,没想多年后竟然还能再见。”

她高兴的时候,老许也下意识攥住了锦袋,卫戍手里捏着的书已然褶皱,面目全非,姜瓷却浑然不觉,绣着松针,嘴角始终浅淡的微笑。

她很高兴!

卫戍艰难移开眼神,放下书,心里憋着股郁气,霍然起身出去,一路到书房取下挂在墙上的长刀,甩下外裳,只一身单薄劲服便在院子里练起武来。

长刀虎虎生风,每一刀都带着凌厉。姜瓷听见声响,又趴在窗子上看,顿时变色:

“卫戍!”

卫戍长刀一晃,扭头看来,她气急败坏: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