嫁纨绔扶摇录(76)

作者:茉上霜 阅读记录

“放下!”

然后拖着大氅出来,踮起脚试图把大氅给他穿上,却终究身高悬殊,便抱在了他手臂上。

“你还没好!耍什么大刀!”

她分明恼了,他心头却因为她的关心松快了些,笑了笑,回头看过去,想要问什么,但张了张嘴,却没说出口,只轻轻把她推在一边:

“没事,许久没动,骨头都快锈了,你看着,你看着就好。”

又练了起来。

姜瓷看不懂,但她总觉着他似乎心头不痛快。董泠儿的事分明了了,他为什么不痛快呢?忽然心一颤,因为廖家姑娘么?终究错过,是一生遗憾。

她就这么看着,看他大汗淋漓,看他气息紊乱,看的心头纷乱。

他们各怀心事,却都心力交瘁。

第三十六章

卫戍觉得, 他的心意已经表示的足够明白,但姜瓷总却淡然的推拒在外。

是他不够好,不足以让她踏实, 让她安心。

大汗淋漓出了一场汗, 姜瓷怕他受凉,仔仔细细看着他擦了汗, 催促他换衣裳。卫戍看她为自己忙前忙后添碳烧茶, 显然对他极为关怀,那股郁气才算消散一半。

心里有些矛盾,姜瓷看见康虎是真高兴,她从小到大怕是连个说心里话的人都没有, 如今在盛京除了他也再没别人。他希望姜瓷高兴,却又不愿她和康虎多说,挣扎许久还是放弃。算了, 自私一把,他想起姜瓷对康虎的笑心里就别扭难受。

卫戍心里有愧,觉得姜瓷的疲累都因他而起,晚上隔着墙小意温存的逗她开心, 听她说着话慢慢睡去, 心里才算舒坦些。第二天是十五元宵节, 姜瓷早早包了元宵, 都是卫戍爱吃的馅儿,才洗了手从厨房回去, 就见贺旻往夙风居去。她走回去, 听见他们在小厅说话。

“你去了,老九见了定高兴。”

“嗯,廖大人却未必高兴。”

姜瓷陡然僵住, 卫戍声音淡然,似乎带着些意难平的萧索。卫戍更衣,再出来时看见她站在外头,拉住她发凉的手诧异:

“站在这里做什么?才要叫吴嬷嬷告诉你,我同贺旻出去拜会老师。”

姜瓷笑:

“今天是元宵节呢。”

“对,所以我早些回来,带你出去看花灯。”

“好。”

她看着卫戍出去,他披着那件雪白的狐皮大氅,头上玉扣束发,浑身上下润泽如玉,是他最好的模样。

“夫人,外头冷。”

姜瓷愣许久,直到吴嬷嬷来叫。

“嬷嬷,有位……廖大人?”

“您说廖太傅么?那是帝师呢,曾为陛下讲学,如今为皇子殿下讲学。公子做过九殿下五年陪读,廖太傅也算是他的老师。”

“哦。”

姜瓷嘴里苦涩,原来是这样的廖家。帝师之尊,清贵至极。

“我听说,廖家姑娘极为出色?”

“是呢,廖太傅膝下两子,只长子有个女儿,聪慧秀美,性情和顺,乃我朝有名的才女。太傅当做孙儿教养,连名字也取了永清二字。太上皇极为喜爱,早同陛下定了皇子正妃之位,只是不知到底是与哪位殿下了,与之年岁相仿的有六殿下七殿下和九殿下三位呢。”

姜瓷点头,也合该这样的姑娘才能配得起卫戍了。

“说起来,公子同这位廖姑娘也有些渊源,想来您该听说过,公子十二岁时……曾遇险,恰被廖姑娘遇见,便指使人往将军府送信,这事不少人知道。”

吴嬷嬷扶姜瓷进屋,姜瓷双手捏在一起。

原来是这样?原来是这样啊……

那时的卫戍,孤苦可怜,又是那样的紧要关头,廖永清待他的恩情,想必他牢记在心。这样的姑娘,那样的卫戍,他自然该喜欢她的。

“嗯,这位姑娘,倒真是不俗。嬷嬷,我有些乏了,略歇歇。”

她笑容有些空,闷着头进到暖阁,一头扎下,昏昏沉沉。

廖永清,廖永清。

姜瓷浑浑噩噩,天色渐沉,她等着等着,却总不见卫戍回来。他说要带她出去看花灯,许是忘记了吧。姜瓷也不点灯,吴嬷嬷以为她睡着,直到戌时,阿肆忽然在院子里叫嚷。吴嬷嬷忙接出去,姜瓷起身,便见他扶着卫戍摇摇晃晃进来,卫戍似乎高兴,又似乎并不是,有些醺醺的,姜瓷上前接一把,他忽然离开阿肆,整个人靠在她身上。

“怎么喝酒了?”

她诧异,因伤势而久不饮酒,今日却喝这么多。

“贺旻那狗东西算计我!老师跟前不敢造次……”

卫戍呵呵笑着,与姜瓷踉跄几步,却不肯回自己屋里,执意要往暖阁去。好容易躺下去,姜瓷为他解了大氅,里头衣衫似乎染酒,湿了一片,这样天最容易受冷,姜瓷忙解他衣衫要给他换一换,才解开,他却忽然按住她手。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