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商(大清药丸)+番外(776)

作者:南方赤火 阅读记录

机床是指制造机器的机器,亦称工作母机。林玉婵还是头一次见到实物。反正这些机器尚且处于沉睡状态,她像个小仓鼠,上下左右围观了半天,每一眼都发现新细节。

不远处的空地上,摆了一排小板凳。新招募的满汉工人正在进行上岗培训。林玉婵打听了工匠薪资,比外面卖力气的力夫高出五六倍,可见是花大价钱招募的洋务人才。

林玉婵忽然问:“容先生,这个厂子运作起来,需要进口钢铁橡胶五金件什么的吗?博雅本身有类似的渠道,而且……”

而且去年上京,慈禧亲口夸她懂洋务,以后新机器厂的零件保养什么的,可以让她掺和一脚。

虽说有后来那个“私通外国”的诬陷,但她冤情已昭,太后金口玉言,应该还当真吧?

容闳惊讶:“中国确实还无法自行炼钢,需要进口钢材……不过,你能行?”

林玉婵坚定地点点头:“从外国进口轮船大炮都可以,进口钢铁材料,总不会更难吧?也没几个人做过,总得有人试试嘛。”

在大清做买卖,只做土货出口虽然能赚钱,但多少被外资压制,经济政策风险都大,而且……

林玉婵不是生意场上的新手了。她心气儿逐渐高,有余力思考些赚钱之外的事。

就算出口再多的茶叶丝绸棉花,赚再多差价,也不能改变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性质,也不能阻止列强侵略的野心,不能点燃什么变革的火种。

她不想把它当成一生中的至高追求。

参与洋务运动,参与历史的进程,为那艰难前行的文明的车轮,哪怕贡献一点点推力,日后回首起来,也算不枉此生。

而且,她心中还有个隐秘的执念。这个厂子可以说是义兴的转世。若有任何机会,她想和它建立一点点联系,参与它的成长。

容闳一拍手:“工厂初建,还真需要大规模采购。虽有采买部门,但那里的负责人我见过,是科举考上来的,初涉洋务,无法独立担责,多半还得找民间商人。”

他看到林玉婵脸上的喜色,赶紧补充道:“不过我说了不算,哈哈,我去帮你问问。”

江南制造局虽然名为机械厂,但由于是“国营”,整体氛围还是大清衙门那一套。林玉婵见到,原先的洋人办公楼被重建装修了一番,成为一个美轮美奂的中式大院,里面有假山,有池塘,挂着一圈各个部门的牌子,什么公务厅、方案处、报销处、支应处、议价处、考工处……

经过之时,有些办公室房门半开,里面的职员穿着官服,抽着水烟,不知在闲聊什么。

相比之下,容闳一个小小“督办”,权力仅限于指挥哪个机器放在哪儿,其余各事,都要请示。

容闳苦笑,悄声告诉林玉婵:“江南制造局是朝廷重点扶持的厂子,一开门就塞进来不少关系户,都是等着补缺的候补官员,白拿一份薪水——倒也不会瞎指挥。咱不用管他们。”

容闳摸进一间办公室,先跟里头的主管寒暄行礼,然后又被招呼喝茶,聊了半天,林玉婵等得腿都酸了,容闳才出来,笑着摇头叹气,塞给她一份文书。

“钢锭钢管的采购计划。三个月后,面向全上海华商,择能人而授权采买。细节都写在这里。林姑娘,看你的了,我可不管啦——老赵和保罗都在?我晚上要跟他们吃饭。”

林玉婵仔细读了一遍,盘算片刻,信心满满地说:

“博雅可以胜任。”

话音未落,忽然有人慌慌张张跑过来,叫着“林老板”。

回头一看,是个博雅新雇的小伙计。

“老板,您得去看看,那个徐汇茶号出事了!”

---------------------

林玉婵匆匆跳下马车。容闳追在她后面。

“林姑娘,别走那么快,我也可以帮忙……”

刚回到上海,容闳看谁都像家人,急不可耐地学雷锋。

林玉婵看到,徐汇茶号门口围了一群人,有男有女,看样子都是亲戚,半数都在抹眼泪。其中几位略微眼熟,一分辨,原来是毛掌柜的徒弟、亲家公亲家母。还有一位丫头搀着的中年妇女,林玉婵没见过。

“儿啊……你别想不开啊……谁来帮帮我们啊……呜呜呜,没法活了……”

林玉婵心头一凛,从这乱七八糟的画面中看不出到底什么变故。

随后,院子里蹬蹬蹬脚步声,一个魁梧的丫头冲了出来。

“莫慌!”她朝外面人喊了一声,“人我看着呢!不会再让她干傻事!”

林玉婵冲上去,直接问:“毛顺娘呢?你家小姐呢?”

丫头是毛家的粗使丫头,本来就不懂什么礼数。见个不认识的女流上来搅事,张口就是她家小姐,脸色一沉,喝道:“你是谁?走开,这儿是家务事,不用别人管。”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