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军病弱之后(49)

作者:澈似练 阅读记录

“我率军出发那日,她还曾出城相送,身体康健,怎会三个月不到就身染重病而死?”苏策固执追问道。

王昉慢慢将目光移到苏策的脸上,注视着他那双倔强的眼眸,解释道:“她早在你们出城之前就已然重病,安澜,她知道你经常吃的那种药物。”

苏策瞳孔一缩,手中茶盏放到桌案上发出了清脆声响,难以置信道:“所以她去找了即将告老还乡的窦太医,她服用了,那日她是支撑病体出城相送……”

王昉缓缓点了点头,苏策颓然地向后仰靠到椅背上,轻声问道:“玉儿,是如何知道的?”

这句话使王昉沉默了半晌,他看向面容病态苍白的苏策,因缺少药物维持的假象,苏策的清瘦虚弱肉眼可见,水蓝色的厚重外袍罩在他身上也能清晰地看到凸出的骨骼。

他作为少有的知情者之一,原本极为不赞同他用这种方法摧残自己的身体,但那时的苏策憋着一股狠劲,所思所想均是燕国的未来,他无暇顾及自己的身体,甚至干脆破罐破摔。

药物用多了,总有暂时失效的时候,窦太医都不知道已将他的配方换了多少次,一次又一次地劝告他要保重身体,苏策却充耳不闻。

梁玉十二岁那一年继位不久,为防燕国朝局动荡,苏策常常忙到深夜在皇宫睡下,王昉一个健康人尚且吃不消,更何况身患重病的苏策。

少女皇帝年纪虽小,但也明白肩负的重担,许是因为她的父皇、母后和兄长均是殒命于此,她看似文静乖巧,实则内心趋于成熟,甚至有一些叛逆。

她虽不曾在人前表露,平时面对老师的教导也潜心学习,任谁都会夸赞她是一个好学生。

她明知一身才学将来都是为了更好的治理国家,却又对此不屑一顾。

燕国、广阳、皇位……这些有什么好的?

值得那么多人争抢丧命,哪怕读再多的书,明白再多的道理,梁玉仍在内心武断地认定——

这不值得!

一日深夜,她站在宫殿门口看向被烛火映照勾勒在窗纸上的身影时,梁玉踌躇了,小时候常抱着她举高高的苏策哥哥,在她坐上这个位子后越来越忙碌,无论她赐予再多的赏赐或是多么配合他和王丞相的决策,都很少能看到他休息。

梁玉的城府比之同龄人不知深上几许,但也只是一个十二岁的小女孩,她想过去提醒苏策早些安寝,却又别扭地不敢开口。

无奈之下,她调动内力遮掩自己的气息,运用轻功闪过巡逻的士兵后,躲在窗棂边偷偷用手指将窗纸戳了一个小洞。

正是今日这突发奇想的举动,让她见到了一副永生难忘的画面。

室内,她所熟悉的神采奕奕的苏策哥哥,此时一只手撑在书案上,另一只手痛苦地遮掩口鼻,压抑着断断续续的咳嗽声,腰已经弯到了书案之下。在烛火的余晖下,她看清了苏策手中的遮掩之物。

——是一滩殷红的鲜血。

她竟从不知曾经那个策马游街,意气风华的苏策将军,笑容温柔的哥哥,何时患了如此重病。

梁玉几乎要推门而入,冲他破口大骂。但最终,她克制住了这股冲动,在被苏策发现之前,她施展轻功回到了寝宫。

将衾被蒙在头顶后,她才压抑地默默流泪。燕国、广阳、皇位……

她其实都懂,懂得父皇的遗嘱,懂得苏策和王昉的坚持,甚至懂得……

他们的努力是为了有朝一日实现圣贤书中描述的海晏河清。

——是为了天下百姓安居乐业,惟愿有生之年见到太平盛世。

为此,甘愿化为灯烛,不惜己身,哪怕粉身碎骨,也要守护这片山河。

梁玉忽然明白为何每次苏策从边疆回京,百姓都会夹道相迎,是了,他们比她更明白,有苏策在,他们的生活才能安稳。

苏策好比燕国的定海神针,有苏策在,逐鹿天下,尚有一战之力。

人生的成长不需要岁月历练,长大也不过是在一瞬之间。

梁玉试探了窦太医,得知了苏策的全部病情,又让他保守秘密,却偏偏也是无能为力。

然而好景不长,命运很快逼迫她做出了选择。自她的身体每况愈下后,她也同苏策一样日日服用药物,于此刻体会了苏策的心境,她不能倒下,有她在,象征燕国的皇权便存在。

那日站在城楼上目送苏策率军出城,梁玉的目光恬静温柔,她已将心底的话都说了出来,在宫殿门口,她将所有能想到的保重之词都告诉了苏策,预祝他马到功成,让他不必担心。

可她还是失算了,她的身体没能撑到苏策得胜归来的那一天。

王昉回忆起那一日,仍是满目遗憾。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