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当先,男主靠边[快穿](158)

作者:木樨春 阅读记录

这里没有农药,但是天然界一样有虫子不喜欢的植物,就是需要时间去找,去研究怎么弄出农药那样的效果。

原身学医,所有的学识都在记忆里,给了她很大的方便。

“我要等着看能不能活。”曲如云没多大信心。

都没怎么下田就能把田给种完,这也太不可思议了。

“行。”元锦被她逗笑。

木头做的秧盘不怎么好清洗,厚度也高,优点是能用很多年。如果能推广开,再增加土地的肥力、驱虫,就算品种一般产量应该也能提升不少。

杂交水稻她是不搞了,不懂这方面的技术,没有基本的知识储备。

水田种完,元锦带着自己的豆子播种机,现场给曲如云他们演示了下,大家纷纷上手。

“阿姐,这个东西太好用了。”曲如云推着播种机,眉飞色舞,“还不累人。”

一次五行,一个人就能很轻松的播种盖土。

“我准备让木工师父做这些农具卖。”元锦回头往缙国的方向看,“缙国的土地大多松软,用这样的工具很合适。”

这个结构很简单,控制豆子数量的出口,人力扳动,从竹筒内落下来的豆子,每次两到四粒不会太多。

“阿姐生财有道。”曲如云笑着打趣,“织布坊到下月建完,纺出来的布也能卖银子。”

元锦笑着点头。

登城一切走向正轨,百姓对新的律法接受良好,城内经过改建面貌一新。

进入八月,请木工做的风力水车送到,安装好之后大大解决了水田缺水,粮食减产的问题。

元锦让工匠按照水渠和溪流的大小,又定制了一批,准备送到下面的村镇。

登城守备的营房建设完成,将士们住进营房,训练的热情明显提升。

这边诸事慢慢往自己想要的方向发展,元锦开始将重心放到兴城。

两城之间通商后,登城的一切都被兴城百姓羡慕。

元锦进入兴城后,将之前分完以开荒耕种后剩下的土地,进行再分配,并划定林地的区域。

现在社会哪怕交通和资讯高速发展,新闻不报道,普通老百姓也未必知晓省内都有那些区、县,发生了什么。

古代交通和通讯都极为落后,县与县之间的讯息传递,但凡有心就能控制住。

且这个时代的百姓,大多不识字,有饭吃有地种就不会多想别的。

兴城完成人口登记、户籍登记后,原先没分到土地的百姓终于分到土地,拿到府衙给的地契,元锦的名声随之传开。

人人都知晓登城城主是对百姓极好。

未免赵英武那边暗中积蓄力量给自己插刀,元锦花几天时间,自制了一支‘钢笔’。用简体字参照社会主义下的官员体系、民生体系、律法体系,用一个月写了一本《新国策》,做旧后带去驻军大营见赵英武。

“这是你在来兴城的路上捡到的?”赵英武翻开手中的《新国策》,一边称奇一边琢磨里头自己不认识的字,思绪复杂。

女儿在登城和兴城做的一切他略有耳闻,难道这就是天命所授?

这本奇书当中所讲的政策、律法、民生,他见所未见闻所未闻。男女同工同酬、都可读书做官、做学问,各种水渠的布置、取水装置的安装,各种新式农具。

军队的分编也有涉及,各式营房的训练重点,军务管理,条条都说到他心坎上。

若真照着这本《新国策》为百姓谋福祉,何愁不成明君。

赵英武越看越爱不释手,“爹爹年纪大了,当不了一国之君,但我们家阿锦可以。你想做什么便去做,爹爹帮你守住棱谷关,守住登城。”

女儿已管好登城,兴城虽比登城大一些,只需多费些力气也能管好。

“女儿谢过爹爹。”元锦扬起笑脸给他倒茶,“这书上的许多字我都不认识,也还未参详明白,一切得慢慢来。”

她在书上写明,非第一个捡到书的人,若有抢功之心会遭到反噬,家破人亡。

没办法,赵英武手中有兵权,朝廷拨过来的新兵虽不足六万,但也有四万人。打仗她不怕,但没必要打,能利用这个时代固有的想法,减少自己的敌人最好不过。

赵英武因曾收过原身身故的消息,对上京的家人颇有怨言,断了书信往来。

家破人亡死的也不过是他和女儿,他不会乱来。

“不急,北地十一城你如今才拿下两城,边学边做。”赵英武一脸欣慰,“需要爹爹帮忙你只管开口。”

“女儿晓得。”元锦安下心,脸上的笑容灿烂了几分。

离开大营回兴城,元锦当日便下令禁了青楼,在城内增加治安所,清理收拾城内的地痞、恶霸,颁布新的律法。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