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重生知青的乡下娇妻(126)

作者:果小苹 阅读记录

“我运气好,第一天就提了一块八毛钱,加上底薪,一共拿了两块八。我听说,服装铺的待遇是一样的,卖得多的时候,比杂货铺提成还高。你说沈兰贪你工钱,我是不信的。”

米彩花跺脚:“可能是看我长得好,针对我?”

沈兰:忍无可忍,无需再忍!

“米彩花,你不会真的忘了,我开除你,仅仅是因为你偷店里的东西吧?”

第98章 找到新的赚钱门路

沈兰:“我不知道你第一天上班有没有偷, 我们发现,从第二次上班,你就开始偷手帕, 第三次是文化衫, 第四次是布鞋!”

“因为当时米彩花的布鞋卖光了,还没来得及补货,你偷的是一双男同学的布鞋。”

“后面几次, 就不用我一一说了吧?”

“最后一次,开除你的那天, 你把一条男同学的围巾收到衣服里面, 人赃俱获!”

米彩花的脸皮很厚,就算是这样,还不认账。

看她不到黄河心不死, 沈兰摆证据:“服装铺的店员陈杏花可以作证。”

米彩花却说:“他们靠你发工资, 不帮着你, 你肯定得开除他们。”

说罢, 米彩花大哭,指着沈兰泣不成声:“你就是资本家……”

米彩花演得很投入,还真有人同情她。

沈兰呵呵:“那不说人证,我们说物证吧。”

沈兰转头看向班长,“班长, 你能不能派几个米彩花, 去她寝室找找, 她偷的那些东西, 应该就在寝室吧。”

“特别是文化衫, 是我才想出来的, 其它地方都没有卖的……”

米彩花意识到没法再狡辩, 一屁股坐在地上,呆愣片刻,一把抱住沈兰大腿:“沈兰同学,我错了,求你放过我。我家里还三个弟妹,我家真没钱。”

沈兰漠然地拔出了自己的腿。

有人在鼓掌。

沈兰望去,居然是李老,后面跟着一脸尴尬的系主任。

李老:“啧啧,真是精彩,沈兰同学,你还需要人证吗?我也是可以作证的,那天我可是全程目睹。”

李老转身向系主任:“杨主任,这样的人才,留在贵校英语系,实在是委屈了,又是偷,又是污蔑同学,退回原籍吧,没得让她带坏了其它同学!”

米彩花看到系主任出现已经慌了神。

听到李老说要作证,她记起来,那天确实看到对方出现在服装店,她觉得对方是沈兰的帮手。

米彩花:“你是谁?你有什么资格?我记得你,你那天就在沈兰店子里,你肯定跟沈兰是一伙的!”

“米彩花同学!”

系主任大吼,“这一位是……”

沈兰只知道李老有职位,且不是很低,却没想到职位这么高。

他说了开除,就算是校长来了,也没办法改变。

米彩花的前程算是毁了。

不过对于米彩花,她是半点不同情。

她走到米彩花面前:“米彩花,你家里穷,不能成为你偷东西的理由。而且,你家里穷,凭什么就要污蔑我。你至少还有家人,我爸牺牲了,我妈没了,我做孤儿好多年,可是我自认没拿过别人的一针一线。人可以穷,但是志不能知。”

边上的同学纷纷鼓掌。

这是沈兰第一次提到自己的身世。

班长很愧疚,为了自己相信米彩花向她道歉。

刘迅过来挽住她的手,“沈兰,你别生气了,为这种人不值得。你要是不介意,以后我就是你的姐妹!”

祝晴也一脸担心地看着沈兰:“沈兰,你没事吧?”

沈兰莞尔一笑,摇头。

她看向米彩花,对方连跟她直视的勇气都没有了。

没想到,当天晚饭时分,宿管阿姨突然在下面喊:“402的沈兰,下面有人找你!”

穿着便服的杜若歌突然出现。

“李爷爷说,你在学校受了委屈,我来看看,免得你偷偷哭鼻子的。”

沈兰鼻子一酸,也不知道怎么回事,眼泪突然就像掉线的珍珠。

杜若歌被她弄得六神无主,边上人来人往的,他想抱抱沈兰都没办法,只能小心翼翼:“沈兰,你别哭,我们去那边走走?”

那里是一片小树林,但是很少有人去,大家都攒着劲学习拿奖学金。

沈兰跟着杜若歌走到小树林。

眼看没有人了,杜若歌才一把抱住沈兰,“沈兰,不怕,有我在,我会保护你。那个什么同学,需要我出手吗?我这里没有不打女人的信条,敢欺负我老婆,我要揍得她满地找牙。”

沈兰知道,虽然杜若歌是故意这么说,想让自己心情好点,但是如果自己真的有危险,他也会奋不顾身的。沈兰破涕为笑,“别了,李爷爷已经让她退学了。你怎么也是人民子弟兵,下次别这么说了!”

杜若歌不情不愿:“嗯,好吧。”

他们坐在椅子上,杜若歌从口袋里掏出来一个饼,还是热的,“来,咱妈做的,我们一起吃吧。”

沈兰呵呵,“你在家没吃吗?妈肯定是让你带给我的,不准你抢。”

因为米彩花的事,沈兰确实心情不大好,晚饭吃得少。她想不通,明明她是做了好人,给对方提供了工作机会,待遇上也可以说相当丰厚,怎么对方反而反过来要一再害她。

沈兰边吃着婆婆做的爱心饼,边把自己的困惑说给杜若歌听。

杜若歌摸着沈兰的头,“你就是太善良了。”

善良的沈兰睡了一晚上起来,又是一条好汉。她把米彩花抛到脑后。前一天因为米彩花闹事,害得她缺了一节服装设计课,不得不一大早起来,去找隔壁403的同学借笔记。

刘迅找上沈兰,“沈兰,你那里还要不要人,我也想去。”

沈兰看着她,“怎么,你也缺钱?”

刘迅淡笑,“不是,我就是觉得,去那里能提高一下自己。我不想死读书,读死书。”

既然如此,沈兰也就没有拒绝,虽然她并不觉得,去给她打工,对学英语有什么帮助。

沈兰照样让她选择,去服装店,还是去缝纫铺。

刘迅选择服装店,她说上次给外宾翻译,她临时怯场,所以要多跟人接触。

好吧,似乎很有道理,沈兰把她安排进服装店。

对于沈兰又带来一位同学,陈杏花欲言又止,可能是想到毕竟沈兰才是老板,最终什么都没有说。

沈兰拍她的肩:“你放心,刘迅同学的人品我可以保证。”

让沈兰惊喜的是,刘迅居然很适合做这一行。

她服务很耐心,而且品味好,很会搭配衣服,经过她的手的顾客,很多都是一套套的买。

而且,因为她在,还引来了她一批熟人。

当天给她日结工钱,刘迅也直接摆手,“先别结了,月底再发吧,当我攒钱了。 ”

杜若歌给沈兰做好了印花机。

比起绣花,印花机显然更省事。

她印上一些符合时代的图案,又安排下去做了一批新的文化衫。

因为更省事,这批文化衫比上一批还优惠两毛,再度成为店铺的爆款。就连刘迅,她自己也买了一件穿。

沈兰好笑:“你是来赚钱的,不是来花钱的。”

刘迅却挥挥手,“没事,花了再赚回来就行。”

她穿着文化衫在校园里招摇,甚至有同学请她帮忙带。

沈兰不得不佩服。

当然,刘迅带给同学的,沈兰也给她算了提成。

刘迅很乐呵,“沈兰,你看,我现在兼职,不仅仅限于周末了,多好。说了花了的钱,我会再赚回来。”

过了两周,刘迅找沈兰,“沈兰,我表哥表嫂想定制两件文化衫,可以吗?”

沈兰愣了,“文化衫的款式都差不多,没必要定制吧?”

刘迅说:“因为某些原因,我表哥表嫂结婚没办洒,看到你做的文化衫,他们就想定两件衣服,纪念一下。”

既然是做纪念产,印花的文化衫显然不太适合,一来能保存的时间短,二来,每印一个版,要耗费的成本太高。实在是很没有必要。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