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重生知青的乡下娇妻(133)

作者:果小苹 阅读记录

所以沈兰一时成为香饽饽,都想找她进行口语对话,请她帮忙纠正口语中不准确的地方。

相比之下,周老师都没有她受欢迎。

周老师呵呵,开玩笑地说:“你们这样,我觉得我可以退出了。”

沈兰也趁机道:“你们放着周老师这么专业的人不找,干嘛都找我。还有林漠学长的英语,我觉得也跟我差不多。”

正准备找沈兰对话林漠立即被三位女同学围住了,只好放弃找沈兰的想法。

另外也有两名机灵的同学,找上周老师对话。

放学后,沈兰去了四合院,发现四合院的人正在着急。

李娥连夜坐火车赶来了京市,上火车前还给范建中打了电话。

可是范建中去的时候,三轮车不小心碰倒了别人的煤堆。

等他帮别人恢复好,赶到火车站,李娥坐的火车已经到站。

他在火车站到处找不到李娥,以为李娥等不到他,自己先回来了,只好先回来。

结果回来也没见到李娥,他耐着性子又等了一个小时,眼看天将黑,李娥还是没回来。

范建中坐不住了。

正要带着人出去找。

沈兰也担心,虽然她觉得,李娥那么大一个人,不至于会丢。

她也正要出去找,就见雪梅指着远处的黑影,“那是不是李娥?”

黑影明显是一个人。

对方的背后还扛着一个巨大的袋子。

范建中跑上前去,果然是李娥。

李娥连夜坐火车赶来了京市,下了火车,没看到范建中没来接她。

她就自己出了火车站,本来是准备先回四合院的,她又想起她们合伙开的服装店。

在信中,大家都说服装店的生意不错。她一直想亲自去看看。

于是,她没来得及放下行李,先去了服装店,那是她的事业呀,能不上心吗。

服装店里,陈杏花已经升为店长,除了陈杏花,还有一个员工。

两人都不认识李娥,看到李娥进店,问她有什么需要。

把李娥给逗乐了,“我有什么需要?我是你们老板!”

员工一头雾水,不知道李娥什么意思。

陈杏花却是反应过来,“是李老板回京市来了?您请进。”

正好有顾客上门,陈杏花就让员工去接待顾客。

李娥问了下陈杏花店子的情况,又问了哪些款式卖得好,此时又进来两拨顾客,李娥就让陈杏花去忙,自己也接待了其中一拨顾客。

她是摆摊的好手,顾客只要进来了,经过她的接待,就总会多少买点东西。

陈杏花和店员惊呆了,纷纷向她请教。

于是李娥现场教学,一边招待顾客,一边给两人上课。

店里的生意很好,她教起来也用心。一没注意,就到了下班时间。

还是陈杏花委婉地提醒她,得关门了,她才想起,四合院的人还不知道她来了店子里,不知道会不会担心。

李娥这才拎着行李一路狂奔回来。

看到范建中时,她已经累得气喘吁吁。

看到李娥回来了,大家都松了一口气。

祝晴找到沈兰,跟沈兰说一件事。

原来是她们的两个室友,家里条件不好,又离京市远,为了省路费,就没有回家,想看看能不能在京市找个兼职什么的。

她们出去找了一天,并没有找到。

就请祝晴帮她们问问,沈兰这边还要不要人。

这是小事,沈兰当即说:“我这边还缺人。你今天还要回宿舍吗?要回去的话,跟她们说,明天中午我去找她们,跟她们谈具体事宜。正好,我还要去宿舍拿东西。”

祝晴说她会通知到。

沈兰回到家,杜若歌已经回来,谢家祖孙俩却不在家。

沈兰问起谢小强的情况。

杜若歌告诉她,谢小强已经住院了,是胃方面的病,应该是慢性胃炎,至于是不是胃溃疡,还要观察。那孩子读书的时候,为了给家里省钱,总是舍不得吃,就闹了这么个毛病。

沈兰松了一口气,京市的医院应该能治好吧。

第104章 被举报

沈兰赶早去了医院。

赶到时, 谢婶子手里端了一碗粥,正要跟谢小强分着吃。

这怎么能吃饱。

沈兰装作从背包里拿东西的样子,从系统里拿出四个馒头。

“谢婶子、小强, 我给你们带了早餐来。”

谢婶子拘谨接过, “沈兰,让你破费了,本来就麻烦你很多, 还要你买早餐。”

沈兰装作这才看到他们的粥的样子,“谢婶子, 你们早餐就吃这个?你可不能太省了, 小强这个病,就是省出来的。”

谢婶子尴尬,“这不是全国粮票不好换, 我们出来得急……”

沈兰懂了, 农村里一般大队可以凭工分换粮食, 谁会没事拿粮食去换成粮票, 一般要换,也就换一点,给家里孩子读书用。

谢家手上的粮票不多,再加上大福大队那边的粮票,在京市用不了, 得换成全国粮票, 但是全国粮票的数量少, 谢婶子手上肯定没什么可以用的粮票。

沈问谢婶子还有多少粮票, 她帮他换成京市的粮票。正好, 她寒假要去大福大队。

换完了, 沈兰又拿了十斤粮票给谢婶子。

谢婶子感动得再次要给她下跪。

沈兰说:“婶子, 粮票我是看在谢小强的份上给的。”

她不是圣母,如果是谢婶子生病,她才不会帮忙,或许心里还会暗乐。

但是谢小强对她不错,身为谢家的一员却又能保持一颗友善的心。

上午照样是英语特训,周老师让他们下午休息,养足好精神,明天应战。

中午的时候,沈兰去了寝室,两位同学在在喝粥。

沈兰有些无语,不知道今天怎么回事,老是让她遇到别人喝粥。

但凡有个方便面,也能改善一下口味。

看到沈兰来,两个同学匆匆几口喝完。

沈兰等她们吃完,才说:“听祝晴说,你们正好找工作,我那里也缺人,看你们是想去缝纫铺做衣服,还是卖衣服?”

两个同学都有些茫然:“有什么区别吗?”

沈兰解释:“祝晴是去的缝纫铺,刘迅去的服装店。论辛苦,肯定是缝纫铺更辛苦,但是缝纫铺能学到技术,看你们以后发展。收入的话,要看个人适不哪个,祝晴去了缝纫铺,发现自己对绣花感兴趣,她每周只去四天,也能赚到八元左右。刘迅很会销售,同样只有周日去,有时侯比祝晴还高。”

“然后,寒假的时候,我朋友会去摆摊,你们有兴趣也可以跟着她学。摆摊比去服装店辛苦,但是提成也更高。”

最终,两位同学,一个选了摆摊,先给李娥当助手,另一个学缝纫。

两位同学问了:“我听说,你那里可以包吃包住?”

沈兰点头,“看你们是准备住学校还是住缝纫铺那边。”

缝纫铺那边是有床位的。

四合院除了正房四间还留着,西厢全部租给缝纫铺,东西给范建中和李谨北,门面是一间杂货铺,一间缝纫铺,一间机械铺。

两位室友表示要搬过去。

沈兰:“行,我把地址给你们,你们自己过去?需要我带你们去吗?”

两位室友表示不用了,她们跟祝晴去过一次,知道地方。

沈兰看她们要清东西,就拿了自己的东西出来。

一出来,她就跟系统商量:“系统,什么时候能上架一批方便面?好久没吃,甚是想念!”

系统对于沈兰的无厘头很无语。

“方便面,没有!”

沈兰呵呵:“知道你没有,你可以找其它系统换。”

系统:“我得问问。有了给你消息吧。”

“好吧。”沈兰也知道不能急。

转眼间,英语决赛开始了。

决赛照样是在燕京大学举行,进入决赛的只有五个大学。

与上一次来,学校里满是学生不同,这一次,因为已经放了寒假,虽然仍有留在学校的同学,明显冷清了很多。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