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重生知青的乡下娇妻(140)

作者:果小苹 阅读记录

沈兰想起后世日新月异的房价,眨了眨眼,“这么小?你手上应该不止一千元吧?”

沈兰当然不会直接说,现在一千元买下,以后可能会变成一千万。

而是说,最好买个院子,有门面的那种,或者是有空地,自己可以建门面的那种。

沈兰给她算了一笔账,房子买下后,门面可以出租,院子也能租,就算每间房一个月收个三五块,十来个房间再加上门面,一个月下来也有不少。

李娥被她画的饼惊到了。当即表示,“买!必须买!”

李娥说了买,范建中自然不能拖后腿。

他说了,买新房子的钱,他至少要出一半。虽然他手上并没有多少流行资金,但是他的店里,还有不少电动三轮车,卖出去都是钱。

原本李娥正愁钱不够呢,两年的时间,她也就累积了两三千。

现在有了范建中一起努力,速度快了一半。

在李娥的影响下,雪梅也坐不住了,计划买房。

她订婚婆家给了一千红包,顾景俞虽然没有外水,但是他每个月工资都是一份不落的交给雪梅,再由雪梅给他零花钱,一年下来,也有几百块。

再加上雪梅有系统,通过系统弄来的布,可以直接拿到缝纫铺抵钱。

雪梅手上的钱比李娥多了不少,她说她有六七千,沈兰估计实际上不止。

就算是六七千,运气好,也可以买个四合院。

沈兰表示:“我会帮你们留意。”

说完房子,李娥又提出:“你们有没有想法开第二家服装店?现在改革开放啦,咱们要不要趁这鼓春风,多赚点?”

沈兰和雪梅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的眼中看到闪亮的星光。

其实现在,很多人也蠢蠢欲动,却又怕开放只是暂时的。但是她和雪梅,是知道的,现在机会有多么的难得。

确实,是时侯腾飞了。

沈兰眨了眨睛,“要我说,再开店,咱们也别低调了,直接弄两个门面,不,三个门面。”

雪梅也点头:“行,等京市的稳定下来,我们再去冀北省的省会再开一个。反正李娥要在那里读书四年,有她打理。”

沈兰和李娥都觉得主意很好。

接下来,他们又围坐在一起,烤着火,商量具体细节。

听说沈兰要看房子,李老说他的房子要卖掉。

沈兰劝他留着。

他说,他现在有房住。他就一个人,没必要住那么大的房子。

沈兰:“可是,再过三四十年,房价就得翻倍。”

李老看了她一眼:“你觉得我像是还能活三四十年的人吗?我没了妻子,没了孩子。我那些亲戚,都是害死我妻女的刽子手。我也不想把房子留着给他们。”

沈兰也不好劝说,转而问李老想要开什么价。

沈兰了解过,比起两年前,京市的房价已经在悄然上涨,李老说的小房子,市场价大概是一万左右。

李老:“如果你要的话,就六千,如果是别人要,得九千。然后,我有个要求……”

沈兰问是什么要求。

李老开出条件:“等我老了,要是没地方去,你得租一间房给我住。你放心,我不会很麻烦你的。”

沈兰:“没问题。”

正好杜若歌有价,他们跟着李老去看了他的房子。

李老说是小房子,其实也有十个房间。相比于沈兰手上那套四合院,只是靠外墙那一边并没有建房间。

沈兰问杜若歌:“我要是想建三个门面,会不会很麻烦?”

杜若歌先在院子里转了一圈,又去院子外看了。

杜若歌:“问题不大,我可以我帮你办好手续。”

李老开的价不高,沈兰去取了钱,买下来。

沈兰又买房了,消息传回四合院,大家都惊呆了。

李娥很羡慕:“你速度太快了!”

沈兰:“呵呵,是熟人,就是我现在四合院的屋主。是杜若歌的长辈,他有个附加条件,以后他没地方住了,要租一间房给他。因此价格比较实惠。对了,你们要买吗?杜若歌的爷爷帮你们找到一个房子,对方想出国,房子便宜出。”

杜爷爷找到的房子,大小与沈兰后买的差不多,但是人家靠外已经建好了三间,只是之前是作为房间用,租给别人的,只需稍微改造,在靠外面这边重新开张门。

李娥和雪梅拉上沈兰一起去看了,对于到房子,他们非常满意,除了院子里被以前的租户破坏了,要重新修复一下,并没有其它问题。

李娥:“我钱不够,雪梅你先买吧。”

雪梅正好对房子很满意,特意是院子里那株古树,她很喜欢。

“那谢谢,我可不客气了。”

沈兰和雪梅跟人讨价还价,最终8900元拿下。原本对方最低9000元,低一分不肯出了,但是雪梅说她凑不到这么多,硬是再砍了一百。

砍完价,雪梅给了一千元订金,对方给她七天时间凑钱。

回到四合院,她俩咕咚喝了好多水。

雪梅说她钱不够,还差将近两千万,“李娥,沈兰,你们看方不方便借我点?我争取一年内还给你们。沈兰,我知道你最近才买了房,要是也不方便的话,就当我没说。”

李娥白天受了雪梅要买房的刺激,下午拉着范建中去摆摊,中间饭都不回来吃,就为了多赚点钱,早点买房。

她闻言就说,“行,你看要多少。”

沈兰也说:“你看要多少。”

雪梅给他们一人派了八百的任务,两人都说没问题。

结果隔天雪梅说公婆得知她要买房,给送了五百过来,沈兰和李娥一人只需借给她五百就行,她争取半年内还,压力也小点。

沈兰提出来:“雪梅,其实你不一定要借钱。”

她看雪格和李娥都看着她,她继续说:“其实我觉得,你新买的那个院子,位置挺好的,你先把外面三间改一改,我们拿来开新店。”

这么一来,雪梅就可以用租金来付了。只是,她们需要提前几天,先把租金付给雪梅而已。

雪梅和李娥都觉得很好。

经过第一天的针锋相对,沈兰与那些老学究几天相处中逐渐融洽,沈兰更是与他们处成了忘年交。

他们大都没有什么心机,醉心学术,而沈兰因为来自后世,有些时随口说出来的话,却能让他们醍醐灌顶。

等到要开学了,老学究们对沈兰依依不舍,催促着周清给沈兰发“工钱”,又送沈兰临别礼物。

他们的礼物,有些是保留的很好的名著,有些是自己珍藏的笔记。

这些都是有钱也买不到的东西,沈兰珍而重之地收下。

隔天是开学报到,下午沈兰特意去了一趟出版社。

她拎了一袋子布袋,给每位老师送了一双。

第110章 要不先来一个亿

开学了。

开学第三天, 导员当着全班同学的面,给沈兰送来了迟来的奖品。

“恭喜沈兰同学,带着系里的英语竞赛小组, 获得了七校联盟竞赛第一名。”

奖品是三十斤粮票。

同学们都很羡慕, 现在是一票难求的年代,很多同学的家人还处于吃不饱的状态。他们来读书,不仅家人没法给他们寄来钱票, 他们还得省吃俭用,给家里寄。

相比之下, 沈兰显然早就解决了温饱。

偏偏还收到了三十斤粮票的奖励。

当即有同学来问, 沈兰钱票要不要处理?

沈兰婉拒了,她自己是不会饿着了,可是缝纫铺还包吃包住养着将近二十号人, 这些人吃的粮食, 主要靠她和雪梅想办法。她哪里还有粮票卖出去。

除了这三十斤粮票, 因为给学校带来荣誉, 学校也有奖励。

学校的奖励简单直接:奖钱。

参与比赛的同学按成绩有奖金,从十块到一块不等。沈兰拿到十块,林漠拿到九块。

些时竞赛,给沈兰带来的,不仅仅是三十斤粮票和十块钱, 更是因为这一战, 沈兰算是在英语系出了名。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