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重生知青的乡下娇妻(16)

作者:果小苹 阅读记录

好消息是,邱铱誮志强走了。是上面来的命令,说邱志强造谣生事,责令退回原籍。

对于沈兰来说,这确实是件好事儿。她可不想,身边有这么个人,时刻盯着自己。

沈兰真想仰天长笑,而事实上她还装着很淡定:“邱志强怎么走得这么突然?”

不会是顾景俞吧,以他家的背景景,确实有这个实力。

看沈兰看着自己,顾景俞笑出声来,“你不会以为是我吧?你不知道我家顾团长那性子,这种以公谋私的事,他可从来不干,也不允许我们干。”

不是顾景俞,那会是谁。

沈兰:“难道是胡大队长?”

沈兰说完自己就先摇头。

胡大队长虽然肯定是站在她这边,但有也没这么大的能力。而且,胡大队长爱面子,在大福大队发生的不好的事,能自己解决就自己解决,不是太严重的,是不可能往上面报的。

顾景俞呵呵:“你真猜不出是谁?”

沈兰老实摇头,“是谁?”

顾景俞却卖起了关子,“那我也不说了。”

顾景俞带来坏消息,是顾团长来的电报:搬家汇款单已丢。

这下真糟了,没有汇款单,沈文清肯定不认账。

沈兰顿时急了,“顾同志,怎么办?你还有办法没?”

顾景俞安慰她,“沈兰,你别着急,再等等,半个月后一定给你好消息。”

汇款单都丢了,还有什么办法呢?

沈兰苦笑,突然灵机一闪,她记得顾景俞给家里打电话前,杜若歌拉着顾景俞说了什么,当时她没在意,以为只是有什么口信让顾景俞帮他带,现在看来,倒是与汇款单有关。

沈兰也没有说出来,看破不说破。

李娥的衣服还没做完,大队要插田了。

这一次,胡大队长要求沈兰和杜若歌也必须上。沈兰听说,连秦小娟和沈丽也通知到了,也必须去。

毕竟拖一天,禾苗就少长一天。

沈兰果然见到了秦小娟。跟在秦小娟身后,穿着个衬衣的,就是沈丽了。

沈兰看得直想摇头,李娥推了推她,“你说沈丽是来干嘛的?”

沈丽是来插田的,可是却穿着白衬衫,手发上还用手帕扎着个蝴蝶结,估计说她是来相亲的,更有人信。

特别是沈丽还时不时瞄顾景俞一眼。司马昭之心,简直路人皆知。

看到沈兰,沈丽不顾秦小娟的劝阻,扬着下巴走过来,“沈兰,我听说,顾团长发电报过来,说汇款单丢了?真是可惜呀,你的七百元泡汤了。”

沈兰简直要笑死了,面上却装得无比沉痛,仿佛真丢了七百元,“此事就别再提了吧。”

她不让提,沈丽就偏要提,“还不让提,我看是有些人想钱想疯了,讹上我们家。”

顾景俞正好过来,“沈同志这是怀疑我也说谎了?”

看到来人是顾景俞,沈丽立即害羞起来,慌慌张张解释,“不是的,顾同志你误会了,我是说沈兰撒谎,没有说你撒谎。我知道,你肯定是被沈兰蒙骗了。”

沈兰严重怀疑沈丽智商有问题,事情是顾景俞告诉她的,现在在她嘴里,却变成了她忽悠顾景俞。

她哼了哼,“其它先不说,我想请问一下,沈丽,是谁告诉你电报内容?是顾景俞?”

第16章 插田

顾景俞挑了挑眉,显然有异议,“沈兰你瞎猜什么,我见都没见过她!”

沈兰挑眉,“那又是谁?”

沈兰连雪梅和李娥都没说,沈丽不可能是从她这边得到的消息。

沈丽脸色白了白,“不关你的事!”

怎么就不关她的事?沈兰觉得好笑。

看着沈丽气哼哼地走了,沈兰若有所思地看了顾景俞一眼,她大概猜到杜若歌那天拉住顾景俞说了。

如果她没猜错的话,汇款单并没有丢,而是换了一个渠道寄过来,而她,只要等着就好。

这一次,不再是两人一组,而是大家一起上,一块田一块田轮着来,插完一块田,再转战另一块。

大队里比较有经验的老同志负责扯秧苗,用稻绳系成一把一把的。

顾景俞作为比较健壮的小伙之一,被派去担秧苗。秧苗担到地头上,他再分散丢到田里。

插田的人不用上来,直接捞起一把秧,就能插田。

沈兰不仅再次见到了“老朋友”蚂蟥,还好运地看到条受伤的鳝鱼。这条鳝鱼成了她们三个人的晚餐。

沈兰吃得差点流泪,她觉得她好久没吃到这么好吃的东西。

可不么。除了鸡蛋,上一次吃到荤,还是胡大队长带着儿子来帮她们修屋顶那天。

那天虽然准备了一斤腊肉,但因为此时的肉并不会切得薄薄的,总共没多少片,范建中又吃得太多,沈兰又忙着夹给胡队长等人,自己也就吃了小小一片。

这次不同,鳝鱼个头不小,李娥做的时候特意多放了水,一人分到大半碗汤。在沈兰的建议下,她们难得的吃了顿白米饭。

李娥吃得直吧嗒嘴,“太好吃了。我在家的日子都没这么好。”

李娥家里姐妹多,上有大哥二姐,可以自己挣钱,下有弟弟妹妹,还需要照顾,她在最中间就不太好过。

陈雪梅:“真想顿顿白米饭。”

李娥立时不干了,“顿顿白米饭,你这是要上天!”

沈兰捂嘴笑,她上辈子要减肥,晚餐是不吃饭的。要是李娥知道她有饭都不吃,不知道会怎么说她。

罪过,她在心里说。

“要不我们以后每天吃一顿白米饭?”沈兰建议。

李娥立即用筷子敲碗,“每天一顿白米饭?想什么呢!沈兰你知道今天这顿我用了多少米?”

沈兰:“多少?”

李娥:“一斤半!”

沈兰沉默,一斤半米用来煮稀饭,都够吃两天了。

因为李娥说她长高了,饭后,沈兰找到墙上的记号,那是她一个月前划的,一比之下确实高了大概两厘米,这才一个月时间,她不由对自己长高更加有信心。

沈兰高兴坏了。一高兴,又下雨了。

幸好没有刮风,屋顶的茅草还好好的,只有泥砖的裂缝会渗水进来,她们也没办法。

倒是李娥,看到下雨了还挺高兴。

李娥:“沈兰,明天还下雨的话,你记得帮我把衣服给我做好!你们都穿了小半个月了。”

沈兰还以为她真不急,这就开始急了,“行行行,明天就给你做。”

反正陈雪梅和李娥在家,她也没法做杜若歌的裤子。

果真被李娥说中,隔天又是一个雨天,胡大队长通知,有蓑衣的,可以去插田,今天多记一分工。没蓑衣的,就留家里休息。

还别说,真有穿着蓑衣冒着雨去插田的。

她们三人都没有蓑衣,只能被迫休息。陈雪梅和李娥就看着沈兰做衣服。

沈兰看她们很感兴趣,就问她们想不想学。

陈雪梅:“想学,拜师有什么讲究吗?”

时下学缝纫,有些是三年不拿工钱,有些是另外出拜师钱。

李娥也一脸希翼地看着沈兰,显然她也想,但是她并没有多少余钱,不好开口。

沈兰噗嗤笑了,“不用钱,我也不是什么正式的师傅,你们自己买布、买线就行。”

李娥一把抱住沈兰,“沈兰你太好了,你比我姐姐妹妹还好!”

沈兰:“远亲不如近邻嘛。平时家务活也是你们干得比较多,照顾我。”

李娥倒是不居功,“那不是看你年纪小么!”

于是,陈雪梅和李娥正式跟着学缝纫,沈兰做衣服的时候,她们就在边上看着。沈兰休息的时候,她们就轮流用碎布练习踩机子。

让她们出乎意料的是,陈雪梅还挺有天赋的,不过练了半天,就踩得像模像样。而跟她一起开始学的李娥,总是一开始用力过猛把线崩断了。

下午的时候,沈兰把李娥的衣服做好了。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