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重生知青的乡下娇妻(61)

作者:果小苹 阅读记录

他指的是结婚当天,迎亲的方式。

沈兰无语了。

陈雪梅则表示,“我本来不敢吃的,看你们吃得香……,没想到还挺好吃,就是太辣了。”

陈雪梅的边上,摆着她的搪瓷杯,已经是第三杯水了。

沈兰拿他们没办法,只好抓紧时间吃,能多吃一个就多吃一个。

很快,香辣小龙虾吃光了,他们又开始吃加了辣的卤水虾。等到把加辣的卤水虾干完,不加辣的卤水虾,速度就慢了很多。

沈兰看他们吃得太敷衍,问他们需不需要加辣椒。

李娥:“要要要!”

她已经很久没吃辣椒吃得这么爽了。

一顿龙虾吃到天黑,点起蜡烛继续吃,把大家吃撑了。往常八点睡觉的,李娥和陈雪梅都说吃撑了,睡不着。

睡不着,沈兰呵呵,把剩下的最后一袋碎布也拿出来,“你们反正睡不着,别点着煤油灯浪费了,顺便整理碎布吧。”

李娥:“沈兰你是周扒皮呀!”

雪梅:“也行,闲着也是闲着。”

沈兰自己也没闲着,看起书来。至于杜若歌,他忙着帮沈兰抄试卷呢。

晚上,杜若歌拿出卖鱼的钱给沈兰。

沈兰:“怎么这么多?”

比她预想的,要多了十多元。

杜若歌:“今天价好,有个熟客,还想要鲈鱼,交了十元定金。”

沈兰收好钱,在小本子上记上账,杜若歌笑她是守财奴,沈兰呵呵,丝毫不觉得当宝财奴不好。

麻纺厂家属区第一批的被套做完之后,杜若歌单独跑了一次,把做好的送去,麻烦林奶奶送到各家,又把林奶奶提前接好的订单拿回来,除此之外,杜若歌还用票换回了一袋碎布。

为了感谢林奶奶的帮忙,沈兰还给林奶奶做了一双布鞋,鞋底是请林婶帮她做的。

林奶奶也很尽心,这一次杜若歌又带回来大小三十床被套。回来的时候,杜若歌还去镇上邮局,把顾团长寄给沈兰的学习资料给拿回来了。

不得不说,顾团长用心了。一大袋子的书,几本一摞,用牛皮纸细心地包过了。

沈兰拆出来,大部分是高中的教材,有新的也有旧的,还有一些试卷和参考书,有些试卷是别人做过的。其中有些书的扉页上写着顾景俞的名字,试卷也有几张是顾景俞的。

顾景俞看得直摇头:“沈兰,我爸妈,这是把我的书全拿来给你的了!果然你才是他们亲生的。”

杜若歌拍他头:“说什么呢,别乱说话。话说,我是不是应该让我爸妈也帮我把书寄过来。”

顾团长寄书过来前,他们是五个人共用一套书,一人看一科。现在又有了一套书,就不用那么紧张,每次要等别人看完才能看。

对于新来的三十套被套,沈兰已经熟能生巧。对此,沈兰不慌不忙,每天照样做半天事,看半天书。

她到缝纫铺,第一件事,就是发钱。

沈兰:“大家集中一下,发钱了发钱了!”

“陈雪梅,六元。”

“李娥,四块五。”

“胡艳:四元。”

“谢玲:三块二。”

“李英:三元。”

剩下的几个,都是三元。

沈兰拿出一张纸,每个人每天完成的情况,和对应的工钱,一目了然。

沈兰说:“大家多努力,以后会更多。”

没想到学缝纫还真有钱。那一张张一块的、五角的、两毛的、一毛的,发到她们的手上,是真正的钱!虽然沈兰一再说到时会发钱,她们却不敢当真。很多学徒弟的,都是两年或三年没工钱,有些师傅出名的,徒弟还要交学费。

像沈兰这样,她们还只会做手帕,就给她们发工钱的,真的是良心师傅。

这一下,剩下的六个没有缝纫机的学员,已经在商量着,要不要凑钱买个缝纫机。

她们问沈兰的意见。

沈兰说:“我可以保证至少让你们把缝纫机赚回来。”

像陈雪梅,其实赚的还不止六元,而是十块八毛,沈兰担心别人排斥雪梅,才特意少说了四块八,剩下的私下补给雪梅。这还是雪梅没学多久裁缝的情况下,以后会更多。

谢玲一看,提出可以用她的缝纫机。现在她的缝纫机自己用上午,胡英用下午。她提出可以把上午的时间再租一半出去,只要五斤红薯。

沈兰摇头,谢玲就是太过看中眼前的利益,只要学会了缝纫,五斤红薯又算什么。

果然,李英一听,当即表示要租用她的缝纫机。

李英最终也没租成。

因为她家里,不愿意出五斤红薯一个月。

沈兰:“那你拿到的三块钱呢?三块钱够买很多红薯了。”

李英低头:“交给我妈了,她说我哥马上要相亲,得用钱。”

这是什么人家,用女儿补贴儿子。

可是,这毕竟是人家的家务事,沈兰不便多管。

眼看李英不租,另一个女孩子就租下了黎玲的缝纫机半个上午使用权。

李英黯然伤神,剩下的四个女孩子也暂时没买成缝纫机。原本有六个人,一人二十多,现在变成四个人,一人就得四十,对于她们来说,太难了。

只是,她们与李英不同,沈兰发的工钱,她们都自己留着,想着多攒几个月,就能买缝纫机了。

而沈兰,她却没空关注这些了。

三十个被套,其中八套是小孩子的,她分给陈雪梅做,剩下的她自己每天做两套,还能余下不少时间做手帕,时间比较充裕,一闲下来,她又开始搞事了。

她准备做个床品四件套,除了被套之外,再加上两个枕头和床单。

用同样的布料、同样的花色,做出来的被套、枕头、床单,会显得更加高档。

李娥又急上了,“沈兰,你接了这么多订单不做,又整什么呢?”

沈兰却让她放心。

李娥直叹气,可又拿沈兰没办法,认真说起来,沈兰还是她师傅呢!

第49章 王老实做小工

供销社是有床品的, 但是一般人,要攒很久的票,才能买上一套。

对于麻纺厂的人来说, 他们手上有布, 只缺一个“魔法师”,帮他们把布变成床品,沈兰就是那个魔法师。

沈兰就是针对这部分客户, 在她看来,被套和床单容易, 特别是床单, 布裁好,锁个边,就可以了。

就是枕巾和枕头是难题, 枕巾的布要毛巾料, 上面还得印花, 枕头的布可以用棉花, 但是要绣花,沈兰很为难,她并没有绣花的相关的设备。

沈兰发愁。

杜若歌提醒她,就用棉布做枕头,然后用碎布绣上字, 剪下后缝上去。

绣花有专门的的绷子, 但是沈兰没有, 供销社是没有的, 杜若歌说, 包在他身上, 他找大队上的篾匠帮沈兰做了两套。

看到沈兰带来的圆形竹圈圈, 谢玲就问了,“沈师傅,你这是给哪个娃准备的玩具?”

沈兰噗嗤笑,“不,这不是玩具。”

学员们都好奇地问是什么,她们都没见过。

沈兰:“用来绣花的绷子。”

她用浅色的布写上空心字,比如“为人民服务”、双喜字之类的,用缝纫机在里面填上线,再剪下来,贴在用来做枕头布上。

除此之外,她又直接用缝纫机在棉布上车出橄榄枝、荷话之类的的图案,浅色的布顿时变得好看起来。

大家都觉得很神奇。

其中胡玲对这个绣花特别感兴趣,聚精会神地看着沈兰绣。沈兰问她想不想学,胡玲很惊喜,“我可以学吗?”

“可以啊,正好以后我也缺会绣花的帮手。我们绣的都是简音的字或者图案,其实并不难。”

沈兰问其它人有没有想学的,都表示想先学好基础的,用缝纫机绣字、还是绣花,都太难了。

沈兰其实也是第一次用缝纫机绣,感觉还不错。她拿了些碎布,让胡艳用她的方法,自己练习。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