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重生知青的乡下娇妻(70)

作者:果小苹 阅读记录

沈兰说不过她,只好由着杜若歌送。杜若歌让她坐三轮车,他载着沈兰,带着沈兰要用的布料,送沈兰去缝纫铺。

到了缝纫铺,沈兰不免又被学员笑话了一番。

学员们开着玩笑,谢玲就问:“沈兰,你与知青们熟,不知道还有谁,像杜知青一样能干又疼对象的,给姑娘们介绍介绍。”

沈兰笑了,“顾知青!不过已经晚了,人家已经名草有主了。”

陈雪梅瞪了沈兰了眼,李娥捂嘴笑。

至于另外几位知青,李谨北是个有干劲的,至于疼不疼老婆,沈兰就不清林了。

范建中最近也上进,不过沈兰觉得他并不想在大福大队娶妻,他现在更想离开大福大队。

从男知青又想到了杜若歌。想起刚见面时,杜若歌因为身体不好,跟她一起坐牛车。

那个时候,大福大队都担心杜若歌那天出了意外,大队要担责。

现在杜若歌变成了健健康康的杜若歌,沈兰却在纠结,要不要放他离开。

因为静不下心,沈兰上午并没做事,而是把缝纫机让给学员,自己只是在边上指点。

等到快吃饭的时候,杜若歌又来接她了。

沈兰叫陈雪梅和李娥一起坐车,两人却说坐太久了,想走走。

下午杜若歌走后,顾景俞来了,“呼呼,沈兰,想跟你谈谈,真不容易,老杜又是送又是接的。你们昨天谈得怎么样了?”

沈兰斜了他一眼,“他的态度不是很明显么,怎么,揍你的力度还不够大?”

顾景俞默了一下,“我想知道你的想法。他的想法不重要,关键是你想要留下他,还是放他走。”

沈兰呵呵哒,“看来杜若歌揍轻了。你要劝他回城,就直接找他吧,干嘛老找我!”

书中的沈兰老是缠着顾景俞,顾景俞见到他绕道。换成了她,她见到顾景俞绕道,顾景俞却又来找她。

顾景俞苦笑:“不是我不想,他根本不想跟我交流。我一说,他就让我闭嘴。甚至还不准我跟你说。”

沈兰抬头看他,“你很想回去?”

顾景俞很激动:“是,我是想回去,更想让他回去。部队才是他该呆的地方,而不是这个南方的农村。沈兰,你能帮我说服他吗?”

沈兰:……

她自己还想要有人来说服,沈兰:“那你先说服我吧,我为什么要劝他离开?你来劝我,顾叔叔和阿姨知道么?”

顾景俞摸了摸鼻子,后知后觉地想起,他爸妈让他照顾沈兰。这件事上,他却并没有站在沈兰的角度考虑问题。

顾景俞反思了一下,“那你自己考虑吧,我也不劝你们了。”

顾景俞走后,沈兰发现自己看书也看不进去。她干脆出门,开着小三轮去给姑姑送鞋底,又顺便把姑姑家做好的鞋子拉回来。

看到沈兰过来,沈安莲有些吃惊:“沈兰,你怎么过来啦!鞋底让你姑父带回来就行。我听你姑父说,你天天下午忙着看书,多读点书是好事,别像你姑姑我,大字不识一箩筐。”

沈兰一把抱住姑姑,“姑姑,我不知道,要不要让杜若歌离开。”

沈兰莲活也不干了,回抱住小侄女,“沈兰,发生了什么?杜若歌要回城了吗?他怎么安排你。”

沈兰把顾景俞的话说了一遍,又说了杜若歌的态度,“杜若歌他愿意为我留下来,可是我怕他以后会后悔。”

沈安莲拍了拍侄女的背,“沈兰,你其实已经决定让他离开了吧。那你想过没,要是他离开了,再也不回来呢?”

沈兰擦去泪水,“他不回来,我到时考大学去他的城市。”

沈安莲:“若是他变心了呢?或者是他家里人不同意了?嫌弃你的出身,嫌弃你没文化。”

沈兰哼哼,“他若无意我便休!至于他家里人,若是好相处,我自然愿意好好相处,若是瞧不起我,那我也只能敬而远之。”

沈安莲摸着她的头,“不管怎么样,姑姑都支持你。男人若是真心对你好,就算是隔着千山万水,心思也在你身上,若是有异心,就算是绑在你身边,也没有用。”

沈兰回到自家时,还没到做饭时间,杜若歌却已经回来了。

看到沈兰回来,杜若歌松了一口气,“你去姑姑家了呀?今天怎么想起去姑姑家。”

沈兰跟姑姑聊过,心情好了不少,“嘻嘻,我们聊聊女人间的话题,也要跟你汇报吗?”

沈兰从系统里拿了虾出来,说是晚上吃,又煮上了白米饭,杜若歌给她烧火打下手,“今天什么日子呀,又是吃虾,又是吃白米饭。”

沈兰嘻嘻笑,“我心情好,不行么?”

“行行行!”

杜若歌很有眼色清洗虾子,去虾须等。

于是,等到李娥回来做饭,发现沈兰已经在做了,她要接手,沈兰让她去忙。李娥就借了沈兰的缝纫机,继续做手帕。

等到大家都上桌,看到一桌子好菜,都问有什么好事。

沈兰笑而不答,杜若歌说是沈兰心情好。

饭后,沈兰没有做试题,她让杜若歌别组装三轮车了,她想跟他谈谈。

杜若歌却并不积极,“晚点再谈可以吗?这台三轮车再有半小时就完成了。”

沈兰:“好吧,那你先组完。”

半个小时,她也做不完一套试卷,只拿了白纸抄起了试卷。之前杜若歌帮她抄的试卷,已经做得差不多了。杜若歌最近没空,没有再帮她抄。

若是杜若歌离开,以后就只能她自己抄试卷了,想到此,沈兰的鼻子有些发酸。

她的试卷抄到一半的时候,杜若歌把三轮车推到堂屋,又洗好了手回来,“三轮车组好了,沈兰你有什么要跟我谈的,说吧。”

第56章 伤离别

沈兰开门见山:“我想让你回城!”

杜若歌其实早就有感觉, 也没有很意外,他没有试图说服沈兰,而是说, “要是我走了, 三轮车谁来组?你的试卷谁来抄?还有,我说要让你做万元户的,要靠部队的工资做万元户, 不知道要多少年呢!”

沈兰被他说哭了,捶着他的肩, “你别说这些, 等下我更加舍不得了。”

她捧着杜若歌的脸,闭上眼亲了上去。

什么都不用说了,一切尽在不言中。那一夜, 外面的天格外黑, 房间里烛影摇曳, 格外地暖。

隔日一大早, 杜若歌问沈兰自己怎么打算的。

沈兰摸摸鼻子,“我还是按原计划呗。”

杜若歌又问,“那你想好考哪里的大学吗?”

沈兰:“应该是京市吧,你欢迎吗?”

杜若歌摸着她的头,“那行, 等你考上了, 到时我来接你。”

就这样, 一锤定音, 只是说要回去, 并不是那么快的。杜若歌给家里打了电话, 告诉家里答应回去, 让家里动用关系把他调回去。

因为不满顾景俞背被他找沈兰,杜若歌使了个坏心眼,并没有告诉顾景俞。

等到顾景俞两天后得知杜若歌要回去,气得饭也没吃,借了李娥的单车去了趟镇上,他急着给家里打电话。

得知顾景俞要回去,梁婉急了,她也吃不下饭。她人还没追到呢,顾景俞能回去,她却回不去。

当时她来大福大队,就跟家里约法三章,要么不过来,过来就得干满三年,现在才几个月呢。

梁婉开始使坏心眼,她重金送礼给大队长、支书,让他们扣着顾景俞的档案。只要胡大队长和谢支书不同意,顾景俞就回不去。

谢支书已经被边缘化,很久没人找他办事了,更何况是送这么重的礼:一条香烟,两斤红糖,还有若干斤粮食,以及几张票,都是好东西。

不过谢支书也没把话说死,“梁知青,我是没有意见,关键看老胡,我看老胡和沈兰、顾知青、杜知青他们的关系都挺好的,你要把顾知青留下,他同不同意?”

果然,梁婉找到胡大队长,胡大队长并没有同意:“梁知青,顾知青是个好同志,而且现在我也并没有收到通知,说让顾知青回去,这个忙,我恐怕帮不上。”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