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重生知青的乡下娇妻(72)

作者:果小苹 阅读记录

关于六个红薯怎么吃, 李娥说煮粥吃, 一个红薯可以抵好几斤粮食, 最实惠。

顾景俞说烤着吃, 更香, 只是红薯太大,明显烤不熟。

陈雪梅却说,难得的红薯,味道一定好,她知道一个精细的吃法,可以烤成红薯小馒头。

几个人纷纷表示,不用那么麻烦。

杜若歌提出来,“我想留一个带回去……”

等回到了京市,他可以种起来,虽然不一定还能种出红薯,那也能吃到红薯藤,算是有个念想。

顾景俞咬咬牙,“那我的那个也留着吧。”

原本兴致勃勃的几人,顿时没了心情,于是一人分了一个,正好六个人。

梁婉已经两天没过来了,连吃饭她也没过来,杜若歌亲自把红薯送过去。

两天时间,梁婉也反应过来,自己确实做得不对。

杜若歌再帮她一分析,她更是被说哭了,“表哥,我错了,你帮我跟顾知青道歉吧。”

杜若歌扬了扬眉,却没有答应。

“道歉的话,还是本人去说,更我诚意吧。”

李娥的红薯,她拿出来煮了粥,比起一般的红薯,沈兰种出来的红薯明显更甜,更糯。

隔天梁婉买了十斤面米,与红薯一起,做成了精致的小馒头。吃起来软软的,十分香甜。

第三天,沈兰的红薯,她切成块,放在灶膛里烤着吃。烤起来流出香甜的红薯蜜,让沈兰想起蜜薯。

等到他们的红薯吃完,林婶却送了自己家的红薯过来。

原来林婶回去后,想起自家的红薯,就是用的沈兰家的种苗,就试着挖出了一窝。

让她惊喜的是,她家的红薯虽然比不上沈兰家,但也有一斤左右一个。

她感激沈兰送的种苗,就挑了十来个比较大,送来给沈兰。

就这边几天的时间,沈兰家的红薯藤又长出来了。沈兰把空地都栽上,顺手又剪了一把给林婶送去。

林婶很为难,她家没有其它空地,现有的红薯地,若是全拔了,又有些可惜。最后是二丫出主意,让林婶把红薯藤栽到她家屋后树林里。

等到姑父来拿鞋底的时候,沈兰又给姑父剪了一反,让他不够再来。

除此之外,剩下的红薯藤,都是谁想要谁自己来剪。

谢家也惊奇的发现,同一块地,当初被沈兰强塞给谢有宁的红薯苗,红薯已经有一斤左右,而另一边,自家的红薯种,红薯却只有小指大小。

谢小强被自己奶奶派来要红薯藤,在这之前,趁着大家都换红薯的时候,谢家也来换了一个大红薯回去。

沈兰:……

如果不是小强来,她还真不想给。

谢小强也很尴尬,手抓着裤子,不敢看沈兰。

沈兰叹了一口气,拿了剪子给他,“小强,你看要多少,自己剪吧。”

谢小强剪完红薯藤,却没有急着走,他磨磨蹭蹭,最后问沈兰:“沈兰姨,听说杜叔叔要走了,你会不会走。”

没想到这孩子会想这么多,沈兰很温和地告诉他,“只有你杜叔叔离开,我不会走。”

谢小强这才展颜,又掏出一个手帕抱着桃酥,要给沈兰吃。

沈兰这次没接,“桃酥你留着自己吃吧,我家里还有。”

上次两个桃子是卒不及防,老是要孩子吃的算怎么回事,特别是若是让谢婶知道,又得上门闹了。

谢小强失落离开,离开的时候还一步三回头。

杜若歌的三轮车组装完成了。杜若歌让顾景俞给林厂长带了口信。

林厂长很为难,说没有这么大的车来拉。

杜若歌没有再等,直接骑了一台三轮车,又用绳子接了两台,组成个三台三轮车的车队,独自送去了麻纺厂。

第一次开三台,第二次他直接开四台,顾景俞同他一起去了,开了三台,林厂长直夸:“还是杜老弟有办法。杜老弟,我跟你说,你还能做多少台电动三轮车?不仅我们厂子要,还有兄弟企业也想要。”

杜若歌很抱歉,“不好意思,林大哥,我过段时间可能要离开大福大队了?”

林厂长:“离开大福大队,是回城吗?”

杜若歌点头:“应该是。”

林厂长当即道:“那这样吧,林老弟你回去前,看能组几辆,我都要。至于兄弟单位,这下我也管不了了。”

杜若歌:“行吧。”

他们也没空着手回去,一人拎了两袋碎布,等他们下了公交车,就看到沈兰,沈兰骑了自家的三轮车等着了。因为怕错过,已经来了大半小时,不过她也没浪费时间,带了个小抄本看着。

杜若歌先去了次废品收购站,找找看有没有合适的配件。杜若歌说了,最少应该还能组三台三辆台,林厂长又预付了一千。

他们一次送走十台电动三轮车,大福大队的人都注意着,消息已经传遍了。

等他们到家,范建中又来了,还是要买图纸,并且要带电机的。

杜若歌挑眉,“带电机的,可不便宜,要五百块。”

范建中有备而来,他掏出厚厚一摞大团结,都是崭新的。

既然钱到位,杜若歌也没废话,“那我这两天抽空把图纸画出来。”

范建中于是付了钱,“行,我等着。”

范建中要走,杜若歌叫住了他,“范知青,你等一下。我离开前,还会组几台电动三轮车,你看要不要给我打个下手。”

范建中立即狗腿地跑过来,“要要要!怎么打下手,听你安排。”

虽然表面上是范建中给杜若歌帮忙,但是他跟着杜若歌买零件、安装,实际上是杜若歌免费教他。有师傅带着,肯定比他自己按照图纸摸索要强得多。

范建中深深鞠了一躬,“谢谢杜哥给我机会!”

他也不叫杜知青了,改叫杜歌,显得更亲近。

当天范建中跟着杜若歌组三轮车,十分地勤快。因为他帮了忙,杜若歌留他吃饭,吃完饭还想留下来,与他一样想法的,还有李娥。

李娥纯粹觉得沈兰家蜡烛太浪费,想留下来蹭灯光。

顾景俞拉着范建中走人:“人家小夫雪马上要分别了,你就给人点私人空间吧。”

沈兰哼了哼,要分离,还不是托他顾景俞的关系。

顾景俞眼看沈兰眼色不善,赶紧走人。

杜若歌拿着钢笔画三轮车的图纸,因为范建中给钱痛快,杜若歌也没想着糊弄。他特意拿了沈兰做衣服用的尺雨,以求画出的图纸更准确。

画了半个小时,一个没注意,错了,杜若歌只好重新画。

沈兰替他可惜,出主意:“你就不能用铅笔?”

杜若歌:“铅笔保存的时间短,不知道范建中的资质怎么样,万一他还没悟出来,图纸就消失了,他可是花了大价钱,到时不是找你麻烦,就是找去京城!”

沈兰:“好吧,那你还是钢笔吧。”

看杜若歌认认真真地画图纸,沈兰也拿了张纸,随意地画着。

杜若歌把蜡烛移了个位置,让沈兰能看得更清楚,“你这是画什么呢?奇形怪状的。”

沈兰她想做个背包,到时杜若歌可以背着回去,“背包,背囊的简易版,到时给你路上装东西用。”

杜若歌:不用这么麻烦,到时我弄两蛇皮袋子过来。

沈兰抖了抖,想起杜若歌穿件东北大棉袄,拎两蛇皮袋,整个人跟某某哥的形象一样,再配上点胡子就更像了。

沈兰:“不行,我就要让你背背包。蛇皮袋装红薯之类的就行,衣服和钱财还是用背包吧,更省力,也方便随身带着。”

杜若歌拍着她的头,这种小事,他没必要惹沈兰不高兴,“好好好,只要你不觉得辛苦,你做了,我肯定背。”

隔天一大早,大家都还没起,范建中去镇上买了条肉拎过来,足足有一斤半左右。

杜若歌照样留他吃午饭。

在沈兰印象中,范建中是很能吃的,她特意多做了些菜。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