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重生知青的乡下娇妻(83)

作者:果小苹 阅读记录

顾团长更尴尬了,“那,小沈兰,你帮我带一句话吧。让那小子好好照顾你,别急着回来。”

沈兰噗嗤一笑,“顾叔叔,您就别逗顾景俞了,他现在就盼着回来,盼着进部队!我要是这样传话,他不得跟我急?”

一句话,把大家逗乐了。

顾团长夫妻非要送她去火车站,顾团长是开了车过来的,他们一起坐上了吉普车,到火车站的时候,却看到杜清宴和郑艳红已经在等着了。

杜清宴塞给沈兰一个铁罐子,说是给沈兰的见面礼。

又是铁罐子,这次不用问杜若歌,沈兰也能猜到里面是什么。她也没推迟,礼貌道谢后收下。

郑艳红红着眼,“小沈,虽然我不想承认你是我媳妇,不过毕竟你已经嫁给了我家小歌,一路上小心。这一小包,是给你路上吃的,其余的,给你回去用的。”

沈兰接过,只觉得手一沉。

杜清宴立即瞪自己儿子,“若歌,没看到小沈提不动,还不帮忙提着。”

已经拎了四个大袋子的杜若歌……

儿媳妇是自家的,儿子是捡的吧!

好在杜若歌现在身体健康了,他从沈兰手上抢过编织袋,感受到沉甸甸的重量,不由低低跟沈兰道:“沈兰,你看出来了吧,我妈就是刀子嘴,豆腐心。当初我下乡,可没有这待遇。”

沈兰是见过杜若歌下乡时的行李的,除了被子,没带多少东西,她深有同感地点了点头,朝郑艳红道,“谢谢您,妈!”

对于沈兰不讲武德,突然叫妈,郑艳红傻眼了,糯动着嘴唇却说不出话来。

一旁顾团长的妻子却是羡慕坏了,“老郑?你这是高兴傻了?你儿媳妇叫你呢!也不知道我家那傻小子,什么时候能找到对象。”

沈兰挑眉,决定出卖顾景俞,“阿姨,顾景俞没跟你说么,他已经在跟人处对象了,是个俊俏又能干的女同志。”

顾团长的妻子还想详问,顾团长却已经提醒她,“火车要来了,快进站吧。”

顾团长的妻子只好说:“沈兰,等到了家,记得给阿姨写信,顺便跟阿姨讲讲顾景俞的对象!”

虽然男孩子糙养,但是儿子谈了对象,他们还是很关心的。

沈兰答应。

“到站了,季城市站到了,带好各自的行李。”

沈兰到季城市是上午,幸好下午有去县城的车。

沈兰先去了楚师傅的店子,楚师傅要的绣片,沈兰已经忙里偷闲,帮他绣完了,并且因为京市的线颜色更多,绣出来的成品比之前的更艳丽。

楚师傅对这个弟子更是满意,问沈兰要不要留在市里,方便他亲自指导。

沈兰苦笑,“师父,我当初离开大福大队,并没有想到会离开这么久,队上的缝纫铺交给我打理,我就这样不声不响走了半个月,现在再不回去,社员们会对我有意见的。”

楚师傅也是个负责的人,闻言不再提让她留下。

沈兰安慰对方,“师父,等我空了,就来市里找您,非得多呆几天让我不耐烦为止。”

楚师傅被她逗笑了。沈兰又拿出了给楚师傅带的特产,还有一条烟,“师父,您尝尝这个烟,从京市买的,说是好烟。抽好一点的烟,对身体好!”

高档的包装,一看就不便宜,而且季城市这边根本买不到。新认的徒弟这么有孝心,楚师傅笑吟吟地接过烟,楚师傅的烟瘾并不大,裁缝铺也不可能抽烟,他只是每天饭后,抽一根而已。

看到沈兰回来,雪梅大大地松了一口气。

虽然她的水平,已经是学徒中最好的,但是跟沈兰比起来,还是有差距的,但是很多四件套又不能等,沈兰在京市开的铺子,也需要货,她只好自己上。

“沈兰你终于回来了,四件套还是交给你了,我还是继续做儿童被套吧。”

沈兰:“你再坚持两天,让我好好睡一觉。”

火车上不是人呆的,特别是这次杜若歌没跟她一起,就算是晚上睡觉,她也不敢睡踏实,怕东西被人顺走了。

她一觉直接睡到了第二天下午,期间陈雪娥、李娥等人轮流叫她吃饭,都没能把她叫醒。

看到沈兰醒来,李娥咧着嘴笑,“沈兰,你再不醒来,我们准都准备请赤脚大夫了!”

沈兰愕然。

陈雪梅解释说,“你以前没这么睡过,我们有些担心,怕火车上有人给你吃食里面放了什么东西。”

沈兰哈哈大笑,“没,我只是有点累。”

她不由佩服起陈雪梅他们,他们当初来大福大队,可是第二天就开始上工了。

得知沈兰醒来,林婶很快找上门。

她之前已经来过两趟,沈兰一直在睡觉。

林婶吃吃得笑,“沈兰你总算醒了。这都火烧眉毛,你还睡得着。”

沈兰把林婶让进来,“婶子,什么事火烧眉毛,您给我说说。”

林婶找沈安,是为了布鞋的事,眼看京市那边已经运走了两千双布鞋,也不知道有没有卖出去,林婶很不安。

“沈兰,布鞋卖得怎么样了?我们是不是该停了,先等运去的卖完先?万一卖不完,你不得亏惨!你照顾我们,让我们跟着做事,我们可不能坑你!”

原来为这事。

沈兰知道林婶是好意,不过也太小看她了。

沈兰也没瞒着,“婶子,你猜我拉到京市的布鞋,还剩多少双?”

林婶看沈兰心情不错,就大胆的猜:“剩一千八百双?不,没这么快,一千九百双?”

沈兰大笑,“婶子,您可太小看京市人了。我跟您说,我去摆地摊,第一天就差不多卖了一百双,第二天就卖了两百双,我就摆了三天地摊,怕都卖完了,店子就没货卖了。对了,林婶,我在京市开了个店子,我离开前,店里的布鞋还剩五百双不到了。”

林婶为京市人的购买力惊到了,要知道,镇上供销社也是有布鞋卖的,不过一天也就能卖出去几双,一天上百双,那是什么概念?

林婶张大了嘴,继而眉开眼笑起来。

沈兰继续说,“林婶,我正要找您。您看你那里还有多少双鞋底,都拿过来,我明天给送去给我姑姑,得早点做好,京市那边眼看着又要断货了。”

林婶答应着,风风火火要回家去,沈兰又叫住了她,“林婶,还有一件事,以后每个月的鞋底翻倍做,不,四部做,人不够的话,你看看我们大队还有哪些婶子能做的,多叫些人,若还是不够,可以找相邻大队的,或者您娘家那边的。这事我可交您负责了。”

林婶眼睛都亮了,之前是每个月五百双左右,现在每个月做两千双。多出来一千五百双,正好最近很多相熟的人,都来问还有没有活,也想接点活在家做。

送走林婶,沈兰又安排顾景俞帮她去做买点碎布,不能因为缺了碎布,耽误林婶她们的速度。

姑姑沈安莲也上门了,她与林婶有同样的担心,来问沈兰,布鞋要不要暂停。

虽然她做布鞋,能为自己家带来一份不菲的收入,但是她又担心沈兰万一卖不出去。

沈安莲还算了一下账,一双布鞋,买布要钱,鞋底要九毛八,鞋面还要工钱,拉到京市也要钱,一双布鞋就算卖两块,也几乎赚不到钱。

“沈兰,你到底图个啥?”

沈兰告诉姑姑,“姑姑,如果我说,我拉去京市的布鞋卖得差不多了,您信不信?我离开京市的时候,已经只剩不到五百双布鞋了。我把布鞋拉到京市,价格不可能还是两块,买三双以上,才是三块八一双,买一双的,要四块,不还价!”

沈兰说得眉飞色舞,沈安莲的心也放下来,“这么贵?那我就放心了!不行,我得赶紧找林婶子拿鞋底,赶紧回去做鞋子了。对了,沈兰,你这里还有做鞋的黑绒布没,给我拿点。”

沈兰早就准备好了,不止有黑绒布,还有其它颜色的绒布,给小孩子的布鞋用的,同时,还有沈兰从京市带回来的各种颜色的线。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