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重生知青的乡下娇妻(91)

作者:果小苹 阅读记录

谢小强:“我不读书了,我干活,一年不行两年,你们不信的话,我可以先打欠条。”

沈兰看得有些心酸。

嚣张的谢婶也静下来,耷拉个脑袋。

原本坚持追责的,有人默默地改成了同意放过。

眼看就算没改的,也有所松动,沈兰挑眉,走到台上,说了一句:“以德报怨,何以报德,不是我心硬,但我觉得坏人应该得到应有的惩罚。我坚持我的选择,不同意。”

看沈兰这么一说,原本犹豫的人,也坚持不改了。

谢婶看向沈兰的眼睛,充满了怨恨,不过沈兰不怕她,毫不示弱地瞪回去,反正就算她不站出来,谢婶也一直不喜欢她。

谢小强看向沈兰的眼神,满是不敢置信,“沈兰姨,你……你不是一向最温和的么?”

沈兰:“我自认我对谢婶已经够温和了,可是她一次又一次……我忍无可忍了。”

沈兰说罢,就离开了打谷场。

因为她出手,最终只有十五票同意不报案。胡大队长听从大多数人的意思,报案。

证据确凿,警察很快把谢婶带走。

沈兰与谢家梁子正式结下了,她与谢小强,也成了陌生人。路上遇到,谢小强都是当没看到她。这孩子,是把她恨上了。

罢了,没看到就没看到,她正忙着呢!

而在她忙得脚不沾地的时候,谢玲请假,说不舒服。

沈兰第一反应是,谢玲是因为谢婶的事,对她抗议,跟她闹意见。

闹意见就闹意见,反正沈兰不可能改变投票。谢玲的手艺一直勉强,她比雪梅和胡艳都学得久,却远远比不上她俩,少一个谢玲也没啥。

杜若歌来信了,收到信的时候,沈兰简直不敢相信。

她的回信前一天才寄出去,杜若歌不可能这么快就收到并回信。可是除了杜若歌,还会有谁给她写信?

沈兰:“邮递员师傅,你是不是送错了?确定是送给我的?”

邮递员看了看信封:“女同志,你是不是叫沈兰,这里是不是大福大队?”

沈兰点点头,“没错。我是沈兰,这里也是大福大队。”

沈兰想,难道是顾叔叔、顾阿姨?是不是他们好奇顾景俞的对象,没收到她的信,忍不住给她写信了。

邮递员:“那就没错了,收件人就是大福大队沈兰。”

邮递员把信递给沈兰,沈兰看到上面确实是自己的名字,寄件人一栏,赫然是杜若歌。

这是有什么事,在上一封信忘了说了。

沈兰拆开信,发现里面啥都没写。或者应该说,信纸写了四五页,都是些废话,他今天吃了什么菜,他爷爷在催沈兰回京市了,店子生意挺好,欠李老的八百元还清了……

这些,除了他吃什么菜,都是之前写信的时候提过的。所以杜若歌想干嘛?

更让沈兰崩溃的是,隔天,邮递员又来了。

邮递员:“沈兰,你的信!”

沈兰:“又是我的?”

邮递员:“没错,大福大队沈兰收,邮编:口口口口口口。没错,就是你。”

沈兰打开信一看,仍是比上一封信差不多,这一次,字迹更清楚,仿佛字贴一般。

沈兰把信拿给顾景俞看:“顾表哥,你帮我看看,杜若歌这不会是遇到危险了,写了什么暗号吧?”

顾景俞接过信,认真地看完,还给沈兰。

沈兰着急地问他,“有没有事?”

顾景俞:“只看到满篇狗粮!”

沈兰:……

顾景俞:“走走走,没看到我正忙着收拾行李么?”

沈兰后知后觉地发现:“顾表歌,你要回京市啦?”

顾景俞翻了个白眼,“你就顾着跟杜若歌撒狗粮,哪管得上别人。”

沈兰很冤,她最近是忙,不是是忙缝纫铺子。

看到顾景俞要回去,她回了趟家,把之前说好的大红薯给顾景俞带上,还有李娥帮她做的红薯片,还有她自己晒的一些菜干,然后还有两块腊肉,都让顾景俞带上。

顾景俞问她还要不要自己带布鞋,沈兰想想算了,反正要发货的,不在乎多几角钱运费,她已经被上次自己回来带四个袋子整出阴影了。

顾景俞走的那天早上,沈兰煮了个白水蛋,让他路上吃。成德光载着他和雪梅,送到镇上,他自己坐上镇上去县里的车走了。

他与雪梅约定:明年京市见。

沈兰送完顾景俞,回到自家院子,邮递员准时出现。

邮递员:“沈兰,你的信。”

沈兰:“这次你肯定弄错了。”

邮递员:“没错,是你的,还是那个叫杜若歌寄过来的。看他的信是军区寄来的,部队寄信不要钱,这不是浪费么。”

沈兰脸红红,“谢谢你,辛苦了。”

每天一封信,雷打不动,沈兰渐渐淡定。她最近忙得连看书的时间都没有,杜若歌的信,有时候放一两天才有空看。

沈兰淡定了,雪梅和李娥也淡定了,只要看到邮差出现在院门口,就知道,又是杜若歌给沈兰寄信来了。

直到某一天,邮递员没有准时出现。

中午吃饭的时候,李娥就提了一句,“今天邮递员没来?难道杜若歌终于改变主意了?”

雪梅:“不能吧。可能路上耽误了。一封信路上半个月或者更久,哪能每次卡好一天送一封!”

李娥觉得有道理,索性不再管,吃了饭她还得做试卷呢,就听到院子外,一个年轻的声音喊:“请问这是沈兰家吗?我是邮差!”

李娥放下饭碗,蹭蹭地跑出去,“今天怎么这么晚,呃,换人了?”

雪梅就笑了,“你看她,比你还积极!”

就听到外面邮差问:“还有陈雪梅也是住这里吗?有她的挂号信!”

肯定是顾景俞寄的,雪梅立即也坐不住了,“他应该才到家吧?怎么这么快就寄信来了?”

沈兰也猜不到。

邮差说他今天代班,地不熟,前面送到天福大队去了,所以才这么晚。

沈兰和雪梅拿了各自的信件。

雪梅的信件明显更厚实,拆开看,是一套油印的试卷,季城一中学生的模拟考考试卷,并且已经写过的,老师评过分的。顾景俞在信中附了一张纸条,说是他在季城逛书店偶然遇到季城一中的学生,从他那里要过来的。还说一中在季城是最好的高中,模拟卷有一定的参考性。

雪梅拿着试卷,分了两套给李娥,又分了套给范建中,约定几个人轮着抄。

沈兰看着,暗想,如果有个复印机就好了。

复印机不可能的,但是沈兰不知道,杜若歌正在制造某某机,准备给她一个惊喜。

好几天没来的谢玲出现了,原来她怀孕了,因为反应大,就休息了几天。

缝纫铺除了谢玲和沈兰,都是未婚的,得知谢玲怀孕的,一个个都跟她道恭喜。

沈兰很大方的让谢玲有空的时候,从碎布里挑拣些适合做小孩子衣裤或者尿片的布料,如果她想给小孩子做套儿童被子也行,碎布让她随便选。

然后沈兰就见识到了厚厚地加棉尿布,用碎布拼成长六十公分,宽五十公分的两块布,里面塞上棉花,为了防止棉花乱跑,又在缝纫机上踩了一排排线。

加棉尿布是晚上垫床上,防止小孩子漏尿用的。

除了加棉尿布,谢玲还做了“抱巾”,沈兰觉得像半截式的围裙,这是冬天围在小孩子身上的,可以防风。

沈兰啧啧称奇,算是长见识了,同时也开了思路,安排学员也做了点棉尿布和抱巾,作为福利,用极低的价格卖给大福大队和附近大队的人。

沈兰连续收了杜若歌一个月的信之后,某天杜若歌的信只有一句话:“给你寄了个好东西,应该快到了,使用方法在下一封信。”

什么好东西呀?是吃的,还是京市的时新玩意儿?

沈兰不禁好奇。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