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终她成为魔尊(163)

作者:谢意 阅读记录

看门的理也不理他。

又等候了片刻,吴石头等来了姚珍珠请别人代笔,托鸟儿送来的一纸休书:“……今日姚珍珠决定将吴石头休弃,从此二人各奔前程,不再是夫妻……”

不识字的吴石头掏钱请看门的念休书,登时暴跳如雷:“臭婆娘敢休我!她一个女人有什么能耐休弃我!只有我这个爷们才能休她!”

他要闯进学堂教训姚珍珠。

看门的拿着棍子出来,腰圆膀粗一女子,凶神恶煞地盯他:“你想闯学堂?”

“我……我没想闯,你别误会!”吴石头立刻缩了,“我只是想见我婆娘一面!”

“她不来就是不想见你,滚!”看门的说。

吴石头张了张嘴,说不出反驳的话,灰溜溜地拿着休书滚了。

心里气不过,吴石头碰到人就哭诉婆娘翻了天。

“你婆娘翻天,我婆娘难道没有?”镇上卖猪肉的贩子说,“她进了破烂学堂里,男人不要了,孩子不顾了,我去找她,她还有脸跟我哭,说进到学堂就出不来,学堂是监牢……”

“老婆跑了可不行,咱们去衙门告学堂!”吴石头来学堂是为了喊姚珍珠回去忙春耕,他兄弟可不会帮他耕田种地。

两人商量,把不满老婆女儿跑去学堂的别人喊上,一块去县城请老爷做主。

县令还是去年那一位,听了他们诉说,说:

“那学堂给你们老婆女儿白吃白喝,你们这不是占大便宜了吗?

“再说,学堂说得非常清楚,入学即接受封闭式教育,不能随便出来。

“耐心地等吧,学堂不会把你们老婆孩子关一辈子,她们迟早出来。

“不说你们,本官的女儿也在学堂读书。

“本官没盼望女儿做将军,只盼着她明事理,省得以后嫁了人被婆家人欺负……”

吴石头等人被逐出衙门,灰心丧气地散了,各自回家。

官老爷都奈何不了启明女子学堂,还有谁奈何得了?

不知休书引起波折的姚珍珠心中安稳,把吴石头忘到脑后,一心一意地读书习武吃饭,想在月考取得一个好成绩。

教室里,她专心致志,对未来怀着美好的希冀。

无需嫁人生子,无需依靠谁,她自己就能昂首挺胸地活在这个世界上。

窗外静静旁观的羲和与梁稚玉离开,把一层楼的所有班级一一看过,有的班级全是成年人,有的全是小孩。

梁稚玉只陪同不说话。

羲和走出教室外的长走廊,沉思了很久,看着梁稚玉说:“江山易改,风俗难移。扭转这尊卑有序、阶级森严的世道,更难于掀翻天庭和地府。”

梁稚玉说:“我修建学堂时心里想,做得多少是多少,反正我闲着,得找点事情做。”

“再加一个我吧。”羲和说,“世人无需我维护,唯独女孩什么都不懂,我不忍心看着她们糊里糊涂地过完一生,连天地是什么模样都不知。”

第127章 对照

燕子南迁时, 北方冰消雪融,间或掀起寒潮,逼迫人们裹得严严实实。

客栈里暖意弥漫, 灯光柔和温馨。老板在腿上盖了一条花被子,端着一碗冒凉气的雪糕, 吃得正香。

“当!当……”

墙上的挂钟敲了五下。

受雇来此照顾动物的女人纷纷停下活计, 收拾自己的东西,跟老板道别:“我要回家吃饭了, 明天见……”

老板笑呵呵地摇手, 和蔼可亲:“好, 我们明天见。”

外面天空昏暗,冷风冻人。

铺子大多关门了, 家家户户不是已经入睡,就是关门关窗点灯吃饭。食物的诱人香气穿过房屋缝隙, 乘着风扩散, 勾动路人的馋虫。

女人想念温暖舒适的家,快步穿过了几条街道,回到熟悉的巷子。

邻居瞧见她,笑着说:“赵娘子又忙到这么晚才回来?”

女人勉强笑笑:“娘家非要留我吃饭,我也没办法早点回来。”

“是吗?”邻居瞧她的肚子,半信半疑,“你天天回娘家,怎么不带吃的回来, 让家里的男人孩子尝点新鲜的?”

“天气冷, 饭菜冷得快, 重新加热也能吃, 却不够新鲜。我的男人孩子要吃新鲜, 不能吃得差。”女人如是跟邻居解释,推开自家院门,反手关上。

和平时一样,家里没有热饭热菜,只有冷锅冷灶。

丈夫懒得连灯都不点,在摇椅上躺着,身上盖了卧室里拿出来的被子,在打鼾。

两个儿子见了她就埋怨:“娘,你怎么天天这么迟才回家?我们快饿死了!你赶紧做饭给我们吃!”

平时女人能忍,今天她忍不下去了,气呼呼道:“缸里有米,厨房有菜,你们断了两只手,什么事都做不了?”

儿子道:“我们是男人!男人!不做饭!”

女人更气,心里话脱口而出:“男人了不起?男人是女人生的!不做饭就不做,我也不做了,看看你们是自己做饭还是饿死!”

小儿子哇的一声哭了,跑去找爹:“娘骂我们!娘学坏了!”

大儿子冷笑:“今天你吃了炮仗?这么神气!休得意,我让爹休了你,娶隔壁的有钱寡妇,你不得哭死。”

“砰!”

女人摔了桌上的花瓶,饿着肚子砰的一声关上卧室门,把父子仨挡在外面。

很快外面响起男人的责怪、大儿子的哭声、小儿子的哇哇乱叫,吵得能掀翻屋顶。

女人掉着眼泪,把柜子里的被子搬出来,铺在床上,脱了鞋和外衣钻进被窝,泪水沾湿了枕巾。

外面的哄闹她不愿意听,她打开学习论坛自救版,一下子看到一条公告跳出来:“恭喜赵女士铺子开张,奖励赵女士一份神秘礼物。”

赵女士发言:“我是林州人,大家来林州别忘了光顾我的铺子。我卖吃食,从摆摊叫卖开始攒钱,现在终于凑够开铺子的钱了。今天开业,客似云来,我赚了不少……”

王如是:“另一位赵女士出来走两步?你的老公儿子厉害,你厉害到什么程度了?”

自救版允许重名,成员们熟悉的赵女士有两位,一位在林州生活,另一位仿佛是青州官太太。

瞧着挑衅的王如是,女人恨恨地骂道:“这姓王的也太记仇了。”

吸了吸鼻子,女人有意说话,被论坛提醒:“积分不足,无法发言。”

“啪!”

女人一拳打在枕头上,气得不行,眼泪啪嗒啪嗒地往下掉。

良久,她闻到饭菜香气。

她丈夫花钱请邻居来做饭,没有叫她出去吃。

心酸委屈,女人呜呜地哭。

哭了不知多久,她又打开论坛。

刚好一条公告出现,大意是恭喜某女士守住房子,奖励一份礼物。

某女士说,她年轻时丈夫身边女人不断,她忍了又忍,想着把儿子培养成才。奈何儿子生性顽劣,不向着她,反而说她生活中诸多哀怨,怪不得爹远离她……

后来丈夫做生意失败,没法好吃好喝,连宅子都卖掉了,开始念着她的好。她有个小院子,跟他好了一段时间,他又开始和别的女人不清不楚。

她心灰意冷,把重心放在儿子身上,盼到儿子中举,哪知儿子转眼给丈夫送了个小妾。

今年儿子上京赶考,让她卖了小院子给他凑盘缠。丈夫来劝她,婆家娘家也派人来劝她对儿子好点:“他考了进士,你就是进士的亲娘,能不风光?”

加入学习论坛前,某女士或许会听劝。

她是一个缺乏主见的人,性格软,逆来顺受,从来没想过为什么她要忍。

可是她加入学习论坛,见到了别人的人生,听到别人的哭诉,忽然产生了疑惑:“儿子当了进士,是他爹更风光还是我更风光?他中举了,他爹有小妾,我有的只是几句羡慕。房子和羡慕,孰轻孰重?”

没必要衡量了,她已有抉择。

某女士:“我这一生的前半辈子死要面子活受罪。为了‘贤良大度好媳妇’,我忍得脑子生病;为了‘好娘亲’,我不知付出了多少。到头来我除了虚名什么也没有,对儿子再好他都不跟我姓,不跟我贴心,我就像养了个白眼狼……”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