罪臣长子科举入仕记(320)

作者:乌鞘 阅读记录

孔宵明浑浑噩噩正欲走,却似当头棒喝般立住,掉转头朝卓思衡一拜,轻声道:“下官替霞永县百姓谢过卓大人救苦救难之恩。”

……

三日后,伊津郡各处都下了场瓢泼大雨,将溽热暑气给淋了个透,连乡野田边都是潮凉清新之气息,黍苗笔挺油亮,在湿润的微风中摇摆着刚抽出的胚芽。

沈崇崖却是满头大汗快马奔来,半点悠闲的夏日偷凉都没享受到,下马落地时额间鬓角已是汗湿欲滴,听闻卓思衡在此,他身负公务不敢怠慢,从帝京返回伊津城后便立即换快马来此,谁知却见卓大人身着官袍,正和一群行商打扮的人不知在说笑什么,还有好些个百姓也围绕一处,地上摆满了筐和笸箩,几只驮满货物的驴子在田间穿行。

“沈大人。”

声音来自一旁的芦棚阴凉下,顺着望去,只见是之前的孔县丞也在,他自水缸里舀出瓢水,递给沈崇崖道:“大人来阴凉处先喝一口,那边还在忙,一时半会儿腾不出空来。”

沈崇崖热极渴极,接过来连饮两瓢,只觉甘甜宜人心脾沁凉,转瞬暑意尽消,通体舒畅。

“多谢孔大人。”

孔宵明连忙道:“前些次我数度无礼,大人不计较是宽怀,我感激大人还来不及,此等小事实在无需言谢。”

沈崇崖除了应对卓思衡,与其他同僚往来都是十分得体且自如的。

未免二人苦等尴尬,孔宵明顺势问道:“不知大人是哪榜进士?”

“我是贞元十二年进士。”

“大人原来是我前辈,我是贞元十五年进士。”

“其实我还略记得你。”沈崇崖笑道,“你中榜时我正任礼部郎官,引着殿试各甲进士谢恩,当时你便是生得最黑,却叫一个明字,故而我印象深刻。”

孔宵明听罢大笑道:“原来是这样记住得我,可我记性差,却忘了大人当日引我面圣的缘分,前几日还当大人作奸犯科,实在该死。”

二人一个和润,一个质朴,说起话来便不再顾忌官阶,提起旧日取试颇有无话不谈之意,更是交换表字相称。

“元峻兄,你能自礼部去到吏部任职,当真得力。”孔宵明好奇道,“不知你最初列入吏部时便在卓大人手下做事吗?”

提到卓大人三个字,沈崇崖立即如芒在背,明明离得好远,却还忍不住去确认卓思衡几步无法过来才开口道:“我是在吏部整肃后才来任职,彼时卓大人仍在国子监……但他威名却已使得吏部振聋发聩。”

其实何止是振聋发聩,沈崇崖想,简直是让当时吏部的人哭爹喊娘。

孔宵明一时语塞,他只在外任微末处为官,哪知中枢变动,可再去看卓思衡,怎么都想不到这样个狡诈危险之人竟也能为人师表,不知他教出来的学生都是何许模样?但至少卓大人一心为民却是真的……那他所教或许也是圣贤正道?

见孔宵明沉默困顿的样子,沈崇崖低声问道:“怀光贤弟,在郡望上,卓大人对你……可有责备?”

“我也不知算不算责备……”孔宵明苦笑,“他倒是说过几句……颇为嫌弃的话语,后来便未曾单独召见,直至今日携我来此地,路上却不发一言。”

“遭了!”沈崇崖抚掌道,“他这人,说话也就罢了,不说话只笑才是最可怕的!”

这句话孔宵明倒是很有共鸣,那日在茶舍,卓思衡由始至终温润含笑,可所言话语却似霜刀冰刃,字字句句寒凉刺心。

二人达成一致,相视一眼,皆惴惴不安起来,忽觉得似有寒流途径脊背,一个激灵,二人再抬头看去,却见不知何时远处的卓大人正朝他们所在芦棚看过来。

两人瞬时噤若寒蝉,矗立僵直,只看卓思衡同他人告辞后,背手走近。

“看你们聊得开心,不会是在讲上峰的坏话吧?”卓思衡掀起一片垂落的葫芦藤蔓,踏入垂荫当中。

孔宵明哪有沈崇崖反应快,他还在发愣,沈崇崖就已连连摆手道:“大人别开玩笑,我们哪敢……我们在说公事呢!”

“公事?是被我欺压被迫串通构陷杨敷怀的公事么?”卓思衡说这话时表情都不变一变,“也对,该聊聊这件事,事情怎么样了?”这话是冲着沈崇崖说的。

沈崇崖自帝京来此也是带来好些公文,他赶忙解下,递给卓思衡道:“大人,刑部给杨敷怀定了贿公枉法与藐圣欺君的罪,圣上已朱批秋后问斩,只是圣上生了大气,令刑部和大理寺一道严查京中是否还有人与杨敷怀多有往来,要一并株连,眼下帝京人心惶惶,好些只在集雅斋买过一两幅赏玩字画的人都抢先告罪,生怕连累己身。不过……”

让沈崇崖欲言又止,想必是他察觉了一丝不知该不该说的异动,卓思衡看了眼眨着大眼睛有些纯质不知道两人究竟在说什么的孔宵明,心道也是无妨,还有什么事是不能听的?枉法的事都做了,反正无非是牵扯到了哪个权势之家高位之臣,其实但凡细想,杨敷怀在丰州如此靠近中京府的地方为非作歹多年安然无恙,想来背后是有靠山的,这也不算什么禁忌之事。

“说吧。”他轻描淡写道。

沈崇崖得了令,棚下也不过他们三人,周遭往来一目了然,并无人靠近打扰,倒不必多小心禀告,可他还是不自觉屏住呼吸,低声说道:“刑部搜出的集雅斋账簿上……还有越王殿下的签押。”

第206章

越王?

事情极少见的超出了自己的预料,卓思衡听罢也极为震惊,当即制止道:“好了,我知道了。”

这确实就是官场上“少儿不宜”的话题了,看着两个颇显“稚嫩”的晚辈都迷茫不安看向自己,卓思衡心中忧愁不已。

想来牵扯到越王头上,此案又一阵风波席卷,怕是最后皇帝为遮掩皇室丑闻只得不了了之,最终也就止于杨敷怀了。可越王一个皇子结交外臣,所为何事却是众人所心知肚明的。

眼看朝局随着皇帝身体的不济与皇子们的成长逐渐进入到晦暗不明却分外紧张的境地,卓思衡再看眼前的二位瞪大眼睛望着自己的仁兄,顿时倍觉心力交瘁。他们俩卷入大案当做历练倒是无妨,原本自己也存了这个打算,可如今案子无限扩大化牵扯皇家成员,对他们来说还是火候不够恐有危虞。

毕竟本次二位的表现综合起来是四个字:还是欠骂。

可看着不明所以睁大眼睛眨啊眨的孔宵明,和风尘仆仆满头汗渍官袍都因跑马而乱了领子袖口的沈崇崖,卓思衡又有些心软。他下意识抬手去给沈崇崖抚正袍领,谁知看他手臂作扬起朝自己伸来之态,沈崇崖吓得竟朝后跳两步出去。

这一动作给近前的孔宵明也吓了一跳。

“你干什么?”卓思衡顿时气不打一处来,“你给我回来!”

沈崇崖也知自己反应过度,尴尬恐惧,一小步一小步挪了回来。

“怎么?我打过你不成?”卓思衡气道。

沈崇崖赶紧摇头。

卓思衡看他和孔宵明对自己因迷惑而惧怕的模样,便知不能像从前骂陆恢和悉衡那样教育,只好压下无奈之怒,抚平心境,双手扯过沈崇崖的衣领,凑近后却动作轻柔慢条斯理抚平,又替他抻开已堆叠褶皱的袖口,同时柔声道:

“我们为官之人,同百姓言说勿要端架子摆威风,平实言语即可。但身着官袍在百姓面前一定要注重仪容,不是为了威仪和气势,却要知晓自己所代表的正是秩序和法度,决不能自己先有慌乱作相之态,令人观之不安,那所言所述还谈何服众抚心?”

说罢,卓思衡瞪了沈崇崖一眼,叹气道:“你方才那个是什么样子?要让百姓看见,还以为做官的都是瑟缩胆惊之人。”

沈崇崖还有些晕乎乎的,卓思衡言语似比动作还轻,他一时竟不知是该怕还是该谢,咀嚼此番言语中的道理,忽然觉得卓大人的话中好些玄机其实并不难参透,都是直白且大有裨益的。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