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明时见卿(145)

作者:木秋池 阅读记录

季汝青神情恭谨又懵懂,“不知陛下问的是哪方面?”

“听说他与昭隆的女官走的很近,你觉得他是不是有意亲近昭隆?”

季汝青想了想,回答道:“长公主殿下玉姿仙容,陆安抚使有敬慕之意也不奇怪。”

“朕说的不是这种亲近,”宣成帝被他逗乐了,“你一个太监,脑子里怎么净是些风流事。”

季汝青神态惶恐,耳朵一片通红,“奴……奴失言。”

“罢了,你与他还没熟到那个份上,他就算心里有想法,也不会让你知道,只是随口一问。”

宣成帝估摸着从他这里问不出什么端倪,对季汝青道,“行了,你退下吧,传陆明时进来。”

“喏。”季汝青应下,躬身趋步出了勤政殿,在宣成帝与马从德俱不可见的回廊处,神情瞬间变得冷淡。

第55章 要钱

陆明时走进勤政殿, 远远就望见了坐在上首的宣成帝,他行至殿中跪拜行礼,宣成帝抬手让他起来, 问道:“朕不是给了你旨意,让你月底之前赶到北郡,怎么又跑回临京来了?”

陆明时回答道:“臣愚钝, 未曾深谙圣意,怕回北郡后行有所失。”

宣成帝微微皱眉, “怎么,朕给你的圣旨中,哪个字你不认得?”

陆明时一拜:“陛下在圣旨中说要整顿北郡兵制, 将北十四郡的十五万募兵全部改成屯兵制, 还要将战马数量减少到两万匹,种种政策, 臣认为不可行。”

募兵制与屯兵制不同, 募兵制从民间征募青壮年成为专门的士兵, 平时训练,战时作战。而屯兵制中兵即是民, 民即是兵, 战时作战, 平时则耕种生产, 自给自足。

陆明时解释道:“戎羌骑兵蛮横,非精锐军队不可当其锋芒,将募兵改为屯兵后铁朔军会战力下降,若戎羌人今年冬天南下抢掠, 恐难以保十四郡无恙。”

宣成帝道:“这件事你不必担心, 今年冬天戎羌人不会再侵扰我大周, 忠义王想用二十年的太平换回他儿子,北郡可以太平一段时间了,说起来,陆爱卿,这也是你的功劳。”

“这是什么时候的事?”陆明时神情微变。

“国书是上个月送来的,朕还在考虑,总之,”宣成帝微微提高了声音,“北郡这几年不会有战事,陆爱卿不必绷太紧,照朕的意思去办就是。”

陆明时仍想争取,“陛下,戎羌非守信之邦,仁帝二十年时,他们曾撕毁和约,如今也不可不防。”

“仁帝是仁帝,朕是朕,仁帝时发生的事,朕绝不允许再次发生!”

宣成帝声音微冷,俯视着跪在殿中的陆明时,“当年北郡有失,不止是因为戎羌毁约,更是因为镇守北郡的昭毅将军陆谏里通外敌,你与他同姓,难道也要学他通敌叛国吗?”

闻言,陆明时落在身侧的手拢紧成拳,牙关几乎咬出了血腥味,许久之后,才颤声回道:“臣不敢。”

宣成帝只当他是害怕,敲打过后,又与他讲道理,“朕削减北郡兵防,也不全是因为戎羌想议和的国书。这几年各地陆续遭灾,国库不丰,户部拿不出这么多钱来继续养兵。大周四境,非止北郡,朕不能顾此失彼。”

说是在考虑,但听宣成帝的话音,已经铁了心要与戎羌讲和,不容任何人忤逆,连“学陆谏通敌叛国”这种话都能随意拿来威慑臣下。

陆明时明智地闭上了嘴,只好恭声应道:“臣明白。”

见他妥协,宣成帝满意地点点头,褒奖了他几句以示安抚。

“你年纪虽轻,却是朕在北郡的肱骨,朕不会薄待了你。待日后北郡太平,朕考虑将你调回京,调到御前来,这是个体面又不辛苦的好差事。朕的修平也等了你不少年了,你莫要负她。”

说到最后,难免又带了几分敲打的意思。

陆明时知道宫廷里头无私语,适才太子在勤政殿外的一番话必然已经传进了宣成帝的耳朵,说不定太子故意提公主府女官,本就是说给宣成帝听的。

陆明时心中愈沉,然而被人捏住了软肋,却只能低声应是。

孟如韫回到公主府后,先去碧游院沐浴更衣,待绞干了头发便前往拂云书阁,才知道长公主入宫觐见尚未回府。她本想在此等待,忽听通传说霍少君到了,回避不及,和他撞了个正面。

“少君安好。”孟如韫站在屏风前屈膝行礼。

霍弋是听说她回来特意赶过来的,打量了她几眼,见她安然无恙,心情不错,点点头道:“不必多礼。”

孟如韫平身道:“既然殿下不在,我少时再过来。”

“不必折腾,再有半个时辰就该回来了,”霍弋说道,“你舟车劳顿,坐下休息会儿吧。”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