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明时见卿(146)

作者:木秋池 阅读记录

孟如韫应了声“是”,却仍在屏风处站着,外面抄手游廊上守着的侍女一眼就能看得见她。

之前萧漪澜与霍弋吵过一次后,霍弋终于意识到了自己对孟如韫的态度不妥之处,见她如此拘谨,明白这是避嫌之举,霍弋心里又好笑又酸涩,想关心她,怕她惶恐多心,思忖了许久,仍没忍住,出声道:“殿下这些日子一直很记挂你,听说苏和州后来还闹出了劫官粮的事,你怎么也搅和进去了?”

孟如韫垂着眼,温声道:“前因后果,我已在信中禀明殿下。”

言外之意就是不愿与你多说。

霍弋被噎了一句,心中叹气,也不再多说,与孟如韫一起望着书阁之外,眼巴巴盼着萧漪澜回来缓和气氛。

萧漪澜一回来便见两人一坐一站地等在拂云书阁里,孟如韫见了她,眼神一亮,快步迎上来见礼,萧漪澜扶她起身,前后端详,微微笑道:“瘦了些,在外面吃了不少苦吧?”

“不苦,”孟如韫十分开心,“是在外面太想殿下,思念瘦的。”

刚入公主府时,孟如韫待萧漪澜是十分敬意,如今去苏和州一趟,对她的十分心意里变成了七分敬三分亲近。只因她这段时间与萧漪澜书信往来,萧漪澜必亲笔回复,除答复与诏令外,更费纸墨叮嘱她添食加衣,生怕她在苏和州饿着、冷着,隔三差五写信询问,中途又派了一队侍卫去保护她。

孟如韫不是不识好歹的人,如果说最初选择长公主是因为她的政见抱负,因为她君临天下的未来,但相处到现在,她能感受到长公主对自己的信任与喜爱。萧漪澜比孟如韫年长,常常像长辈一样照拂着她,孟如韫每每受宠若惊,又忍不住在心里想,若她有个姐姐,也不会比长公主待她更好了吧。

相思消瘦虽是玩笑话,盼着回来见长公主却是真情实感。

萧漪澜心里也牵挂她,一路握着孟如韫的手进了拂云书阁,听闻她尚未吃饭,让人将养在池子里的螃蟹捞出来蒸了,又热了薏仁粳米粥,让厨房做了茭白炒肉、清蒸鲈鱼、桂花糖藕。

公主府里的厨房十二时辰不熄火,不到半个时辰就将菜端了上来,只有螃蟹还在蒸笼里蒸着。

“本宫饿了,你陪着一起吃些,”怕孟如韫在书阁里吃饭觉得拘谨,萧漪澜也拿起了筷子,这才想起自回来后就被她冷落身后的霍弋,“望之要不要一起用膳?”

霍弋一直在她俩身后静静望着她们,闻言温声应道:“臣也有些饿了。”

于是三人先在拂云书阁里吃饭,孟如韫想给萧漪澜盛碗粥,不小心被砂锅烫了一下,霍弋见状将粥勺接过去,温声道:“我来吧。”

他为三人分好粥,螃蟹端上来后,又拿起蟹八件来拆螃蟹,将蟹黄蟹肉剔出,分置在白瓷碗里,先给萧漪澜拆了一只,又给孟如韫拆了一只。

孟如韫盯着面前的蟹肉颇有些为难。吃,会觉得心里别扭,不吃,又怕拂了霍弋的心意。

正左右为难间,萧漪澜将她面前的白瓷碟端走,还给了霍弋,“这只不肥,望之留着自己吃吧,阿韫此次南下辛苦,我给阿韫挑只肥的。”

萧漪澜重新挑了一只螃蟹,也学着霍弋的样子拿起了蟹八件。她爱吃螃蟹,却鲜少自己动手剥,霍弋现场教她如何敲如何剪如何剔,见她险些将蟹黄挑飞,于是握住她的右手,慢慢将蟹黄从蟹肉里分离出来。

他们之间的亲密有种自然而不刻意的姿态,孟如韫望着他们叠握在一起的手,突然想起她父亲的遗稿曾写过一件趣事,说他教夫人吃蟹,“玉手红酥,有穿针引线之巧,舞文弄墨之雅,拈花摘叶之美,一遇螃蟹,僵如傀儡,握之如拗野猪,半晌难撬其壳,竟无染指脍炙之福,甚可惜矣。”这话后来被她母亲知道,还拧了父亲的耳朵,让他剥了十只螃蟹赔礼道歉,结果吃得晚上闹肚子。

望着霍弋与萧漪澜交叠的手指,孟如韫心想,当年父亲教母亲剥蟹时应也是这番模样。倘他们仍在世,说不定也会一起剥螃蟹给她吃。

萧漪澜将剥好的螃蟹放到她面前,笑着道:“快尝尝,本宫亲自挑的。”

蟹黄灿若黄金,蟹肉白若莹玉,孟如韫心头一热,用筷子挑了一点蟹肉,放进嘴里细细品尝,顿觉清香鲜美。

这可是长公主殿下给她剥的螃蟹。

“能得殿下亲手剥的螃蟹,我再跑十趟苏和州也值得。”孟如韫笑盈盈地说道。

用完了饭,萧漪澜又让人沏了消食的麦芽茶,三人围坐在茶案前,一边饮茶一边谈事。

孟如韫又将苏和州秋汛救灾的情况简单说了说,大部分事情在之前往来公主府的信件中已经提及。新巡抚到了苏和州后,赈灾事宜也有条不紊地开展,有薛录这个左都御史盯着,六皇子萧胤双也打起了精神,苏和州不会再出什么问题。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