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明时见卿(226)

作者:木秋池 阅读记录

萧胤双被她的气势所震慑,一时竟无话可说。

祠堂外忽闻一阵急促的马蹄声,巡防兵送来急报,陆明时亲率三万铁朔军精锐骑兵,已突破陈州、衮州两州防线,长驱直逼临京而来。

萧胤双脸色一边,高声喊吴郏进来,“我还没派兵去讨伐他,他竟然敢带兵来临京,吴都督,眼下如何是好?”

吴郏看向萧漪澜,意有所指道:“陆明时此时来临京,想必是得了长公主殿下的授意吧?”

“你说他想拥立小姑姑即位?”萧胤双不可思议地看向萧漪澜。

吴郏拔出佩剑,指向萧漪澜,萧漪澜袖中藏着防身的短匕,她侧身躲到萧胤双身后,刀锋抵在了萧胤双脖子上。

祠堂内刀刃相向,院中府卫与中军亦一触即发。

萧漪澜冷声对吴郏道:“闹到这个地步,吴都督觉得好看吗?你敢对本宫拔剑,先伤的必然是你的少主。”

“小姑姑……”萧胤双被刀尖逼迫着仰起头,苦笑道,“我从未想过你会拿刀指着我。”

萧漪澜道:“我不想伤你,只想让你与我一同去见一见陆明时。”

萧胤双道:“我与叛臣逆贼无话可说。”

“你眼下尚未登基,”萧漪澜轻嗤,“是不是叛臣逆贼,还不是你说了算。”

临京城城门紧闭,三万骑兵兵临城下,只见城下银甲陈列,如鱼鳞交叠蛰伏。

这些就是陆明时为萧漪澜训练的私兵,他们年轻力壮,锐不可当,他们的眼神里只有对主帅的服从,而没有丝毫对临京皇室的敬惧。

萧漪澜望着他们,仿佛看见十五年前陆家的铁朔军又回来了。

陆明时算准了时机,又提前与陈州安抚使通过气,得知陆明时想保长公主登基的底细后,陈州驻兵对他视而不见,做做样子就放他过去了,并且好心帮他安抚下了衮州驻兵。

如今陆明时兵临城下,临京城中只有五千骑兵、一万步兵,何况陆明时的兵以一当十,这一仗不用开打,就已经看到了结局。

陆明时驭马在前,高声冲城楼喊道:“萧胤双,出来见我!”

萧漪澜与萧胤双同上城楼,收到消息的文武百官纷纷开路,神色复杂地看着这对姑侄,孟如韫神色焦急地迎上来,“殿下,您总算来了。”

陆明时既已带兵赶回来,夺位已有了六分胜算,孟如韫只怕萧胤双与吴郏狗急跳墙,对长公主不利,眼下见她赶过来,孟如韫心中松了口气。

萧漪澜收了匕首,对萧胤双道:“上前看看吧,小六,看看我大周铁朔军的样子。”

萧胤双走到墙垛之间,俯视着这三万气势汹汹的骑兵,为首的陆明时头戴银兜鍪、身披月白披风,意气风发地立在马上。

陆明时抬头望着城楼高声道:“听闻六殿下想登基,我北郡铁朔军特地赶回恭贺您,可惜来得仓促,没有带什么贺礼,唯有戎羌王后的手书一封,想念给六殿下听听。”

“陆明时!你既已叛出大周,为何又要掺和临京的事!”萧胤双怒声道,“你可知乱臣贼子,人人得而诛之?!”

“乱臣贼子?”陆明时冷嗤,“六殿下先听完,才明白到底谁是乱臣贼子。”

他从怀中取出加盖了戎羌王后印的手书,递给身旁副将,“念!”

副将接过手书,声如洪钟地念给城楼上的人听。

手书中详细记载了十五年前呼邪山一战的真相,宣成帝为了从明德太后手里夺回皇位,不惜与戎羌勾结,在明德太后的药里加入了冥石粉。明德太后死后,宣成帝先后派马从德、何钵等人去北郡,与戎羌勾结,出卖军机,导致昭毅将军陆谏带兵穿行呼邪山峡谷时,几乎被全歼。而后何钵以陆谏通敌叛国为名,将其斩首于军前,陆家满门,尽皆戮没。

这封手书不过千字,读来字字惊心。

城楼上惊起一片窃窃私语,有人唏嘘,有人惊惧,萧胤双越听脸色越白,挥拳狠狠砸在墙垛上,“简直一派胡言!父皇本就是太子,对皇祖母敬爱有加,怎会作出弑母之事!陆明时,你不仅背叛朝廷,如今又污蔑先皇圣名,简直其心可诛!”

陆明时冷笑,“看来六殿下是不打算认了。”

萧胤双气极,高声道:“父皇没做过的事,我为何要认!当年本就是昭毅将军陆谏通敌叛国,勾结戎羌,陷我大周,如今他儿子又与戎羌王后勾结,要毁谤先皇!我为何要认!”

城楼之上归于寂静,然各人神色皆不同,心中各有不同的打算。

“六殿下。”

一道清透的女声在他身后响起,萧胤双回头,看见站在萧漪澜身后的孟如韫走上前来。

她望着萧胤双,神色认真地问道:“殿下可曾听说过国子监祭酒孟午?”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