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明时见卿(244)

作者:木秋池 阅读记录

陆明时心里一慌,扯住孟如韫解释道:“我真没招惹过她,当年马球那件事我不止教了她一人,先帝让我教了后宫十几个嫔妃,我当时年少轻狂心眼少,不懂得推辞,谁知修平公主学会后到处张扬,我实对她无意……”

他逮着机会一口气将当年的事解释清楚,生怕孟如韫听不明白,微微抬高了声调。

“我同你开玩笑的,你紧张什么,修平公主的事,陛下几年前就向我解释过,说是她一腔情愿,你从未许过她什么,”孟如韫靠在他肩头笑,“再说了,我也不是那么苛刻计较从前的人,你未计较过我的从前,我又怎会紧抓着你的从前不放,日子这么长,咱们都要往后看。”

陆明时低低“嗯”了一声,“你愿意这样想,是我的荣幸。”

依照孟如韫的意思,即使修平公主在其中搅合,她也打算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一切等尘埃落定,皇上圣心裁决。但陆明时显然不打算咽下这口气,他命那几个人将抄录的口供贴在背上,跪在修平公主府门前,高声陈述修平公主如何给他们钱,如何让他们在茶楼酒肆中诋毁女仕科首魁孟如韫的经过。

修平公主十分愤怒,派人出去将他们抓进来,但陆明时早就派侍卫亲军保护着他们,修平公主奈何不得,只好从后门出府,跑进宫找萧漪澜哭诉求情。

但萧漪澜的态度让她胆战心惊,素日里待她宽容和气的小姑姑竟然要褫夺她的封号,“你平日里骄纵胡闹也就罢了,女仕科是国策,你也敢在其中搅弄,若非知你一向无大志,朕倒要怀疑你背地里是不是与朝臣有所勾结!你这个无事生非的性子,留在临京迟早出事,朕打算送你去西域大兴隆寺,替朕拜会悟生大师,这是朕给你最后的体面,你明白吗?”

修平公主想起了前太子萧道全的下场,不敢再惹她动怒,唯唯诺诺地应下,几天之后就低调从临京出发,前往大兴隆寺去了。

萧漪澜处置了趁机搅浑水的修平公主,让众人感受到了她绝不姑息的态度。霍弋与陆明时也顺藤摸瓜,揪出了许多挑唆试子闹事的黑手。

至于宣称女仕科选出的女子无才无德的诽谤,孟如韫的存在就是萧漪澜釜底抽薪的后手。她当着文武百官与敲登闻鼓的诸位试子的面揭开了孟如韫的身份,她不仅是女仕科的首魁,同时也是进士科的状元“孟岚光”。

她借用了兄长的名讳参加科举,听起来也不是不可能。

萧漪澜训诫这群闹事的落第试子:“尔等曾争相传诵的《论太湖西堤重修糜费书》,曾相引相和的宝津楼丽词《柳别春》,朕曾憾然慨之的《大周通纪》,皆出自此人手笔。尔等见之在匣则视之为珠,见之在水则视为鱼目,殊不知鱼目混珠非男女之别、皮相之别,实内里之别也。诸位不识明珠,乃己非明珠之故,落榜实属正常,何以不躬身省己而怨天尤人?”

理直气壮地前来敲登闻鼓的这群落第试子们闻讯愕然,看向孟如韫的目光先是震惊,继而羞惭。

这群关心朝政的读书人,哪个没抄阅过《论太湖西堤重修糜费书》,没手痒为宝津楼名曲和新词、想要与之一较高下?他们不仅没想到这些找不到作者的名篇是一人所作,更想不到此人竟是位年轻女子,真是令天下读书人为之汗颜。

没有了别有用心的朝臣在背后做推手,又未寻出女仕科逊色于科举、女仕科魁首徇私舞弊的证据,他们再没脸闹下去,相顾相视,最终灰溜溜地收回了请命书,回去静待朝廷的处置。

此事告一段落,孟如韫终于可以清闲几天,江灵也来同她报喜,她堪堪挂在了女仕科最后一名,也算是得偿所愿。

第80章 卿心

宫中设凤仕阁, 仿照翰林院设修撰、编修等职,所有考中女仕科的姑娘都要先在凤仕阁中见习半年,学习朝政事务, 观察品性德行。

萧漪澜将凤仕阁交给了孟如韫,如今孟如韫既是女仕科首魁,又是这些姑娘们的师傅和上司。萧漪澜这样做也是为了给孟如韫培养门生, 为她之后入阁减轻阻碍,培养声望。

十月, 萧漪澜与霍弋举行了大婚,天子下诏大赦天下,免除贫困之家一年的赋税, 朝野欢欣, 足以见天子对这位皇夫的重视。

朝堂上有人担心霍弋会借着皇夫的身份弄权,然而霍弋并没有因此荣宠加身, 担任朝堂中枢要职, 反而去了国子监出任祭酒, 这是一个极有清望的官职,却也是个一无权柄二无油水可捞的地方。

这官职是霍弋自己同萧漪澜求的, 萧漪澜让他不必为了避嫌而自贬, 霍弋却道:“臣选国子监非为避嫌之故, 而是夙愿已久。一来, 臣欲承先父之志,整理其文集,以治学明教为余生所求;二来,臣曾腿脚有疾, 身体比常人弱一些, 余生想多花时间相伴陛下左右, 而不愿为俗务所羁绊。陛下在外有阿韫辅国政,在内有汝青掌宫事,许臣偷些懒也并无大碍。”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