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门之士[科举]+番外(434)

高启愚案在明史上也是赫赫有名的,柳贺曾在书中看到过,似乎是高启愚命题出了状况,事情同样牵涉到张居正。

柳贺为此据理力争过:“二百年间,中允于官场上胜讲读一筹,唯独两京乡试及修史序列,讲读当在前,二百年故事一朝便改,日后再命两京主考该何如?”

柳贺是礼部右侍郎,姚弘谟注定要走已不太管事,柳贺的想法在一定程度上能代表礼部。

可内阁已是决定了。

申时行毕竟是三辅,于张居正而言,着实不必为一个他看不中的罗万化而驳了申时行的面子。

何况申时行也要培养自己人。

罗万化倒是十分平静:“泽远,你的心意我已知,副主考也是不错。”

“一甫兄。”柳贺道,“我知你是有德君子,你不在意,可我心中替你不值。”

高启愚虽是嘉靖四十四年进士,比罗万化早一科,然而罗万化毕竟是状元,他入翰林院时官位已高过高启愚了,到今日主考应天,他却被高启愚压过一头。

且若非高启愚刻意谄媚,他的考题未必会出错。

柳贺道:“一甫兄,我不喜高启愚为人是一,二则我为礼臣,纠导礼制之过也为份内之事。”

“申吴县与泽远你相处不错,既在官场之上,泽远你也不可处处守树敌。”

柳贺再三争取,却依旧没有改变内阁的决定。

他只能提醒罗万化,若高启愚出题有错处,罗万化作为副主考,应及时告知礼部。

万化点头应下。

柳贺与申时行未因此事结下梁子,不过柳贺此举着实令申时行没有面子,但柳贺举着规矩的大旗,申时行也不能拿他如何。

罗万化性子一向刚烈,他在官场上常常碰壁,这一回柳贺替他争取,他之所以不争,也是不希望柳贺得罪人太过。

待姚弘谟致仕,柳贺接了礼部左侍郎之位,下一步或许就能入阁了。

罗万化自知前程不如柳贺,因而他不想阻了柳贺的前程。

……

到了八月,礼部最重要的任务便是两京十三布政司的乡试,各地乡试的考卷都要送回礼部复核,若有失误,考官也要担责。

待罗万化改完卷回京,礼部这边也将收到各地的乡试考卷,果然,今科乡试之卷……难以形容。

罗万化道:“泽远,我拦过敏甫兄,可惜未成。”

柳贺轻轻叹气:“你为副主考,高敏甫为主考,二人权责不同,你自然拦不住他。”

主考和副主考在乡试中的地位完全不同,此事原本就对罗万化不公,高启愚想必也知晓,因而他若是命题有误,必然会觉得罗万化是刻意对他指指点点。

人性一向是如此。

这一科乡试,各地都有吹捧张居正的考题。

应天乡试,高启愚出的题为“舜亦以命禹”,此题若是被曲解,舜便是当今天子,禹便是张居正,说的是天子应该由有才能的人担任。

而山东、贵州乡试则出了同一道题“敬大臣则不眩”,浙江乡试则出了“贤者在位”一题,足以见官员们对张居正的吹捧。

常言道,居安思危,若满朝文武只吹捧张居正一人,便说明张居正这首辅当得已十分危险了。

柳贺不清楚张居正是否知此事,他给唐鹤征带了口信,待高启愚回京后,六科便有御史弹劾此次乡试考题媚上者甚。

柳贺不好找光懋,毕竟光懋是申时行力荐,他和唐鹤征出手也不合适,稍不注意便会演变成刘台弹劾张居正的往事。

罗万化也在此时上疏给天子,道高启愚出题不当。

张居正随即上疏,称自己是臣,天子是君,他事君忠心,并无犯上之意。

天子口中自然称自己信赖张居正,并未作他想。

柳贺的目的并不是让高启愚身败名裂,也并不是叫天子真信赖张居正,只是要将此事定调,待日后,天子就不必让此事再翻篇。

不能说张居正任首辅时人人对他歌功颂德,待他死后,又是这些人将他说得连狗屎都不如。

不仅朝中官员如此,其实天子也是如此。

天子对张居正的恩宠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可到了该下手的时候,他也从未对张居正心软过。

因高启愚一事,张居正将柳贺叫去:“我已提醒过你,莫要树敌太多。”

“若非你是我的门生,我真以为你是刻意与我对着干。”张居正道,“申汝默前日来我府上告罪,你已将他得罪透彻了。”

柳贺一本正经道:“恩师,弟子常赞恩师,恩师却视而不见,乡试考题赞颂恩师,恩师莫非就会高兴?”

站在读书人的角度,若是自己在考卷上只能吹捧张居正,读书人恐怕会很反感。

远上天山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