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门之士[科举]+番外(73)

柳贺夜里没睡好,虽在场外候考的时候闭目养了会神,可精力还是不如县试时充足,但考卷到手的那一刻,柳贺却不自觉地眨了眨眼睛。

府试第一场的第一道四书义,他在家温书时恰好写过。

这题倒不是柳贺买的程文集上的,只是他将程文集练完后,闲着无事便从书中抽题做,随意翻四书上的一句,再依此写文章。

只是他此次考运着实爆棚,竟然和唐知府想到了一处!

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

这一句出自《论语·颜渊》,是孔子弟子樊迟与孔子的对话,樊迟问孔子何为仁,孔子答曰爱人,问何为知,答曰知人,樊迟仍不明白,孔子说,有知人之明,就是提拔正直的人,弃置邪枉的人,这样能让邪枉的人改邪归正。

《为政》中也有“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一句。

柳贺回忆了片刻他写过的内容,得益于出色的记忆,默下一篇文章对他而言并不难。

“书知人之知,成爱人之仁,此圣人告贤者也,盖举直错枉……”

数百字在稿纸上一蹴而就,这篇默完,天色更亮了一些,柳贺身上也热了一些,精力与未写题时已截然不同了。

一篇默完,柳贺检查了一下错字,确定无误后便往考卷上誊抄,因文章已被他背熟了,刚刚又抄了一遍增强记忆,此刻柳贺下笔更是顺畅,字迹比默写时又好了几分。

柳贺抄完这篇,待墨迹吹干,又去看下一道题。

因为第一题节省了大量的时间,他可以不慌不忙地去琢磨五经题。

不得不说,县试五场让柳贺积累了丰富的考试经验,尤其在考试时间的分配上,他比县试时更从容了。

考场中此刻安静无比,一众考生皆是投入。

柳贺一看到五经题,顿时

感觉压力有些大。

通常来说,乡试及会试考四道五经题,题目通常有长有短,而府试这一场,不知是否为了区分难度筛选考生,题目出得……巨长。

长得有点过分了。

这道题目为——“有渰萋萋,兴雨祈祈。雨我公田,遂及我私。彼有不获稚,此有不敛穧,彼有遗秉,此有滞穗,伊寡妇之利。”

这句出自《小雅》,是周王祭祀田祖的诗篇,意思是祈求下雨,盼雨落在公田与私田,那儿有未割的嫩谷,这儿有未收的几株在田间,那儿落了一束禾,这儿掉落几颗穗,正可让寡妇检回家。

《诗》中诸篇,《大田》、《甫田》等祭祀篇章向来符合考官出题的偏好,尽管讲的是周朝的祭祀,却与当下也有关联,如嘉靖二十四年,江南便发生了一场大旱灾,太湖甚至因此干涸了。

柳贺思忖片刻,这一句中向天祈雨,祈的是公田以及私田,破题之语中,必然要祈求天泽,但又要有与农事相关之句。

柳贺一直觉得长题难破,毕竟破题考的是归纳总结的本事,破十几个字和破四十个字难度能一样吗?

看到题目之后,他眉头一直皱着。

堂中诸生此刻也与柳贺表情一致,倒是公堂上的唐知府见了众人情态,端起茶来喝了一口。

今科会试与殿试已张了榜,镇江府中了二人,镇江卫中了一人,皆为三甲,且镇江卫中式士子曹慎之父曹仿也为进士,父子进士之名也让镇江府扬了一回名,唐之府身上的担子立时轻了不少。

若是这一科再无人上榜,下一回提学御史来巡查各府,他在诸位同僚面前更是抬不起头来。

为国求贤也是他职责所在,唐知府是真希望府内出一两位贤才,若是府中士子能有人黄榜提名入了中枢的,他身为座师也能沾一沾光。

这也是自科举创设以来,乡试考官及提学官的权柄一再被分散的原因,一省之中,巡抚有推荐乡试考官的职责,提学官的权力则被县试府试考官所分割,正是因为“座师”二字诱惑人心。

第38章 奇哉怪哉

唐知府自认出的考题不难,若是诸生被这两道经义题难住,他这一关便很难过了。

唐知府也在心中细想,考生如何作答才符合他的要求。

唐知府考中进士的时间要比黎知县更早一些,他是嘉靖二十六年的进士,与当今礼部尚书李春芳乃是同年,只是虽为同科,二人境遇却截然不同,李春芳是当年的状元,初入官场便是翰林,今年四月更是晋升为武英殿大学士,而他是三甲出身,第一任官职便是外放到地方,兜兜转转才任了镇江知府。

唐知府与李春芳不熟悉,不过毕竟是同年,他进京叙职时也曾走通李春芳的关系,等知府任期满了,他便能更进一步。

因而在这最后一任,他着实想做出一些成绩。

远上天山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