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之农家小娘子的发家路(101)

作者:一枝春茶 阅读记录

杜蘅的位置就在学政眼皮子底下,考试期间,巡考官也是频繁走动到考生身旁巡视,有时候一站就是一两刻钟。

这样的行为给大多数考生都造成了不小的干扰,有的考生一听到巡考官的脚步声就紧张得手脚冒汗,看着试卷上密密麻麻的考题脑中一片空白。

入六月以来天气本就炎热,考场内人人心浮气躁 ,有的考生偷偷脱了鞋袜,更有甚者解了衣袍图一时凉快。

一开始还有人稍作提醒,让他们注意读书人的形象。

随着日头越升越高,考试的时间越来越长,学政和巡考官们也有些受不了了,也顾不了那么多,索性脱了官帽、松了衣襟,手里拿着扇子不住地摇。

杜蘅擦了擦额上的汗,摸出一颗圆圆的糖块放入口中,唇齿间一股凉意蔓延开来,顿觉神清气爽,心底的燥热也被压下去几分。

这是他们出门前,宋宁自己在家做的薄荷糖,她做的时候他就守在边上替她烧火,她的手很巧,似乎总能做出一些稀奇古怪的东西。

他素来不喜甜,却没有办法拒绝她的好意,却未曾料到这小小的糖块竟有如此妙用。

几场考下来,几家欢喜几家愁。

考院门前一头是抱头痛哭的白发童生,另一头是神采奕奕、志得意满的青年人。

“听说那位刘老爷都考了十多次了,这次再考不上只怕是要抱憾终生了。”

“十多次?大半辈子都搭进去了,可怜呐。师兄,你考得如何?”

“勉勉强强,但求不辜负恩师家人的期望。”

江澄依旧是三人中出考场的,考棚内又闷又热还充斥着各种各样的味道,他感觉自己再多待一刻就要被人抬着出来的。

四喜在一旁卖力地为他打着扇,等到杜蘅从里面出来,不多时柳七也出来了,只不过他是被人扶出来的。

柳七脸色着实有些不太好,江澄、杜蘅扶他在大榕树下坐了一会儿,才见他缓过神儿来要水喝。

江澄皱着眉看他咕咚咕咚地仰头喝完一大壶水,忍不住好奇道:“怎么这么渴?”

柳七挠挠头,有些赧然道:“说来实在有些不走运,我那位置正对着日头晒了一下午,在考棚内我又不敢多喝水,方才出来的时候起猛了,就有些头晕。”

杜蘅扶他缓缓站起来,“要不要找个大夫瞧一瞧?”

柳七摇头,“我没事了,只是心里热得慌,咱们回客栈吧。”

这几日暑热难耐,一家人都起得格外早。

孟氏一早起来端着水瓢在院子里喂鸡,乐娘赶了鸭子去河滩上放。

宋宁挎着篮子去地里摘了些豆角、茄子,又乘着凉快去高粱地和稻田边上转悠了一圈。

今年雨水少,光照充足,她家地里的高粱长势很好,还不到七月就挂上了沉甸甸的棕红色穗子。

稻田里的情况也很不错,她站在田坎上一眼望过去尽是黄澄澄的一片,不出意外的话今年村里指定有个好收成。

谁知一阵大风刮过来,方才还晴朗的天空立刻阴沉下来,树上枝叶哗哗作响,空中蜻蜓、地上虫蚁乱哄哄网作一团。

宋宁抬头看了眼天边滚滚而来的黑云,挎着篮子疾步往河滩的方向跑过去。

“乐娘,要下雨了,快回去了!”

杜乐娘回头朝她挥了挥手,急忙赶着鸭子往回走。

姑嫂两个前脚刚进门,豆大的雨点就落了下来,两人匆匆将鸡鸭都赶回笼子里,又帮着孟氏一块将晾在外头的干菜收回屋。

下雨天出不了门,妇人们拿出针线筐坐在屋檐底下一边缝缝补补,一边儿说着闲话。

左邻右舍的孩子都凑在一块儿玩儿,起先还只是蹲在地上玩石子儿,后来不知是谁带了头脱了鞋袜,赤着脚往雨里跑,最后就变成了一群孩子嘻嘻哈哈地在外面踩水坑。

曹氏一转眼瞧见儿子铁蛋儿不见了,急匆匆地跑出去找,却不想撞见小崽子正喜滋滋地跟着几个大孩子在外头踩水,浑身上下浇得跟落汤鸡似的。

曹氏气了个倒仰,骂骂咧咧将趴在地上不肯走的儿子拎小鸡崽儿似的拎了回去。

妇人们闻言纷纷出去揪了自家孩子回去换洗,一时间左邻右舍鸡飞狗跳,妇人们的骂声和孩童的啼哭声混做一团。

到了中午,这雨竟是越下越大,孟氏娘三个正在屋里吃饭,忽听得一阵急促的拍门声传来。

雨势太大,雨声嘈杂,孟氏以为是自己听错了,又依稀听见有人在外面唤她。

孟氏放下碗筷,诧异道:“这大中午的,又这么大的雨,还有谁这时候上门来了?”

“娘,我出去看看。”

宋宁匆匆起身出去开门,就看见杜蘅正戴着斗笠、披着蓑衣一身湿答答地站在门外。

同类小说推荐: